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17日 · 「我們很努力活著,只是你們不知道而已。 」——艾莉緹. 圖片來源: 《借物少女艾莉緹》 原來翔內心一直害怕著自己或許會因為心臟手術失敗而死掉而艾莉緹的信心與勇氣激勵了翔讓他逐漸開始對未來懷抱希望與期待。 懷抱同理心,相互理解彼此的想法. 電影中的阿春姨是一個可愛又可恨的角色,豐富的表情跟肢體語言讓人印象深刻。 她在翔的奶奶家幫傭多年,意外發現小人族的存在讓她興奮不已,甚至興起「捕捉小人族」的念頭,艾莉緹的媽媽就不小心被阿春姨抓走,幸虧後來在翔的幫助下順利逃脫。 圖片來源: 《借物少女艾莉緹》 不過阿春姨的想法跟行為,的確很貼切現實生活,當人類遇到從未看過的物種時,腦海裡蹦出的想法常常是「先抓再說」,卻沒有意識到可能會破壞他們生活的平衡。

    • 佛洛伊德學派的隱喻聯想──性別
    • 做夢還是吸毒?──藥物濫用
    • 誰是誰?這裡又是哪裡?──私人典故
    • 喝我!吃我!──食物
    • 夢與現實的模糊界線──夢境

    當故事邀請讀者踏入愛麗絲的腦袋瓜裡的夢時,有些讀者認為可以比擬到寫出她的作者的身上,特別是心理分析學派透過類推的方法替這篇故事增添了許多線索。 例如英國著名文學批評家兼詩人 William Empson 的一段話道出愛麗絲進入仙境的過程中作者使用了多少層次的隱喻:「愛麗絲最初以父親的型式跌入兔子洞裡,墜到洞底回溯成嬰兒的樣貌,唯一能讓她脫離洞穴的方法就是自己成為一位母親,製造羊水讓自己從洞穴中誕生出來(故事中以愛麗絲的眼淚做隱喻,從自己的淚水中游走)(Alice is a father in getting down the hole, a foetus at the bottom, and can only be born by becoming a mother and producin...

    《愛麗絲夢遊仙境中》更著名的論點是愛麗絲的冒險旅程不是一場夢境,而是一連串濫用藥物所導致的幻覺。 1960 年代末期,美國搖滾迷幻樂團 Jefferson Airplane 曾製作一首具爭議性的歌《White Rabbit》便是針對《愛麗絲夢遊仙境》所寫,提及迷幻藥與食用迷幻藥之後的幻境,促使所有讀者去思考愛麗絲的地下冒險其實是吸食迷幻藥後的所導致,而非單純的童話故事。 但沒有任何證據顯示 Carroll 曾經使用聽起來令人擔憂的順勢療法(Homeopathic remedies),例如讓自己吸食砒霜和附子花(按:附子花的根部有劇毒,古時候常用其汁液塗在箭上製成毒箭)來對抗當時難以根治的感冒。但對許多人而言,故事中抽著水煙、吐著煙圈的毛毛蟲和魔幻蘑菇的使用更對比出 1960 年藥物氾濫的時代...

    Carroll 的故事中融合許多自己周遭的特色與人物,知曉背景的讀者會知道度度鳥(Dodo)代表作者自己(因為 Carroll 的口吃聽起來很像 Dodo 這個詞),鴨子(Duck)是朋友 Duckworth,鸚鵡(Lory)是愛麗絲的姐姐 Lorina,小鷹(Eaglet)則是愛麗絲的妹妹 Edith。當第二章末描述它們全身濕透又不舒服地出現在愛麗絲的淚水池塘中,其實是轉化他們原先真實在船上受困於大雷雨中的樣子。 還有其他例子:故事中出現的糖漿(treacle)是真的盛產於牛津旁的 Binsey 村莊,而愛麗絲與紅心女王一起玩的槌球遊戲可能就是在牛津大學基督教堂學院(Christ Church)裡玩的。事實上,很多評論認為整個故事完全架構在牛津中,想當然也就只有牛津人才能領會當中更深奧的隱...

    令讀者最印象深刻的應該是最初寫著「喝我(DRINK ME)」而讓愛麗絲變小的瓶子,還有寫著「吃我(EAT ME)」的蛋糕讓她變成巨人的橋段,可以看出「食物」在 Carroll 的故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許多仙境裡的角色出場都是在吃東西(或擔心被吃),或是隱晦的描述瘋帽子的下午茶就沒有任何的茶在裡面的食物反差。 某些人認為這反映出 Carroll 自身的「厭食症」,另一些人則認為這些巧妙安排是特地紀念給當初一同出來野餐的 Liddell 女孩們。 但最讓所有人認同的是愛麗絲透過吃食物而變大變小的身體反應出一件事實:故事裡的小孩永遠都不會長大,但現實中,不管你願不願意每個人都會長大,妳沒辦法自己停下這個過程。

    Carroll 曾告訴劇作家 Tom Taylor 說:「整個故事都是一場夢境,但我想等到故事結尾再告訴讀者這件事。」Carroll 擅長利用與現實界線模糊又生動的夢境場景敘述故事,讓讀者分不清究竟身處在哪個世界當中。 例如一開始兔子跳進兔子洞後消失又出現,便是利用魔術般的手法將夢中的兔子滲透進愛麗絲的現實生活中。而仙境中的話語也和作夢一樣越來越模糊(還記得裂嘴貓曾問:「你是說‘pig’還是‘fig’?」),甚至有沒有發現當愛抽菸的毛毛蟲消失後,裂嘴貓才出現(現實生活中毛毛蟲蛻變成蝴蝶,但在夢中毛毛蟲卻蛻變成貓)。 對作家作品最陳腔濫調的評論就是聲稱將故事情節寫得如幻想般奇想天外,但 Carroll 就是想要把《愛麗絲夢遊仙境》寫成是一場夢境,發揮他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將僵化的現實生活重新拼湊...

  2. 2014年9月12日 · 瑪和別的大象不一樣。 瑪是一隻花格子大象。 瑪的身上有黃色、橘色、紅色、粉紅色、紫色、藍色、黑色,和白色。 瑪的身上沒有大象的顏色。 《大象瑪》,大衛.麥基 書本簡介: 瑪是大家的開心果,但是他不快樂。

  3. 2019年5月29日 · 「華人領袖 100」將是史上首次針對 30 世代的貴人學平台。 30 世代缺乏發展舞台,40 與 50 世代決定站出來經驗分享. 「華人領袖100」成立的宗旨是承擔,也是傳承。 有鑒於近年來台灣市場機會日漸減少、資源分配高齡化等現象,30 世代職場歷練不足,也缺乏發展的舞台,普遍對未來感到茫然。 40 與 50 世代享受過台灣的經濟紅利,因而決定打破產業與職涯上身份的界限,一起站出來,對 30 世代的職涯發展做出承擔,幫助 30 世代得到職場上實質的引導及啟發,並且產生正向的世代傳承。 集結中生代背景多元的導師陣容,讓專業可以跨界交流.

  4. 2018年11月8日 · 心理紓壓. 【韌性=成功力】容易受挫、抗壓性低? 國際精神力專家:3 個鍛鍊「心理韌性」的關鍵. 蔡芷庭 2018-11-08. 圖片來源: unsplash. 「 我們依賴好的體力來採取實際行動,但是強大的精神力才是引導我們成功的關鍵。 」身兼社會工作者、心理治療師以及大學講師、長期投入精神力相關研究,至今是國際公認的精神力專家 Amy Morin 如此認為。 她的著作《13 Things Mentally Strong People Don’t Do》已被翻譯成 30 種語言,暢銷全球。 想保持良好的體力,我們會堅持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不熬夜,這些是多數人都明白的道理。 但是怎麼保持強壯的「精神力」卻是讓許多人困惑的難題。 其實精神力就是所謂的「韌性」。

  5. 2021年11月24日 · 2009年上映的《天外奇蹟》(Up),有著皮克斯動畫一貫的幽默療癒風格,以溫馨的劇情深深打動觀眾的心,不僅逗樂了單純的孩子,也撫慰了受傷大人的心。 這幾天重新在Disney+上看了《天外奇蹟》,發現在這幾年越來越成熟的自己,有了更深刻的體悟。 這次,不僅更能夠理解主角卡爾爺爺為什麼要拼了命守護與艾莉奶奶共同生活的那棟房子,同時也領悟到,其實片名中的「奇蹟」並不是指真正的奇蹟,而是卡爾在前往「仙境瀑布」的旅途中,漸漸學會了告別和放下的過程。 第一次告別:與一生的摯愛說再見. 「艾莉妳別擔心,我會帶著我們的房子一起到仙境瀑布的! “Don’t you worry, Ellie. We’ll get our house over there!” 圖片來源:《天外奇蹟》劇照.

  6. 2019年12月30日 · 1. 深呼吸. 首先找一個地方坐下來,雙腳著地,肩膀放鬆,盡量保證身體是挺直的。 然後做3到5分鐘的深呼吸。 為什麼要做深呼吸,目的是 讓我們的身體的肌肉可以放鬆下來,我們混雜的思緒可以平靜下來 。 有很多時候我們做深呼吸的方法都是不正確的,怎麼可以保證我們是正在做深呼吸,你在呼吸的時候可以把你的手放到你的肚子,就是你的肚臍的下方,如果你在吸氣的時候,你的肚子會像是一個脹氣的氣球,然後你再呼氣的時候,你的肚子會像漏了氣的氣球的話,你做深呼吸就是做對了。 2. 覺察情緒. 接下來你就可以問自己:「我最近關心、煩惱的問題是什麼,我對這個問題的感覺是怎麼樣的,是傷心生氣還是難過。 我們可以慢慢的去感知這個情緒,去感覺它在我身體的哪一個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