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14日 · 出版: 2021-07-14 19:30 更新:2021-07-15 14:16. 為進一步刺激實體經濟,中央再要求內銀讓利,加上市場擔憂中國債務問題,令一眾內銀已跌至多個月低位,惟四大內銀的股息率已超過7厘。. 目前是否撈底機會呢?. 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 ...

  2. 2023年8月15日 · 經濟. 專題人訪. 領展失守40蚊未止瀉 全城供股齊輸錢 專家料跌至呢個位才喘定. 撰文:顧慧宇. 出版: 2023-08-15 08:00 更新:2024-01-25 01:04. 31. 領展0823上周遭行政總裁王國龍大手減持後股價跌跌不休繼早前已失守供股價44.2元近日更打穿40元大關昨日14日挫逾3%收報38.35元創逾9年收市新低市值少於1000億。 股價下挫,領展股息率已升至大約7厘。 但有專家認為,管理層減持打擊股民信心,料股價短期內繼續尋底,料35元方喘定;也有基金經理預計,領展中、長期仍受累於本港零售消費市道疲弱,內地及海外業務前景未明,反建議其他優質收息股。

    • 陷阱一、仙股可「人為」變成毫子股
    • 陷阱二、股價低 不代表市值平
    • 陷阱三、止蝕成本貴

    首先,所謂「跌無可跌」,其實只是假象,認真便輸了!事關上市公司股價變成仙股後,可以透過合股,名正言順將股價「升呢」。所謂合股,就是把原有股份合併起來。以「2合1」為例,就是將原來1元的票面值的股票,變成2元,由於總發行量也會相應減少,譬如1億股變成5,000萬股,因此理論上總市值沒有改變。 宏高證券投資經理梁杰文坦言,一間上市公司變成「1仙股」,將會有更大誘因進行合股,「『1仙股』對大股東也不利,因為他們同樣面對離場困難的問題,而且當公司有集資需要時,也難以進行配股或供股,因此需要先進行合股,以便減持股權作『向下炒』,又或進行集資。」 遇着「立心不良」的大股東,合股後的財技已足以「玩殘」小股東。哪怕股價跌到只有1仙的底價,大股東也可以輕易把仙股變成毫子股,然後再大比例、大折讓供股,教散戶「供...

    與此同時,梁杰文又提醒,仙股不代表市值細、不代表平!根據《彭博》終端機資料,106隻仙股,市值竟然介乎6,000萬元至95億元,當中又有多少是「貨真價實」? 以大市「焦點」中國集成﹙1027﹚為例,雖然股價位列「底價」,但公司大股東兼主席黃文集「照沽無疑」,上周五及昨日分別以平均作價0.0128元及0.0101元沽出30億及31.67億股股份,大手減持8.23%,前後套現近7,000萬元。 以每股0.01元計,集成市值其實仍有7.5億元,絕非市值最細的港股。翻開公司2016年報,期內只賺612萬元人民幣,換言之市盈率﹙PE﹚超過100倍!資產價值方面,集成的資產淨值為4.3億元人民幣﹙每股資產淨值則為0.00678元﹚。由此可見,即使黃文集以「底價」掟貨,仍然「除笨有精」。 又以仙股「股王」...

    最後,梁杰文補充,有些投資者仍可以經個別證券商,用低於1仙的價格出貨,所以股價可以「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同時,仙股交投始終淡靜,散戶還要當心「止蝕成本」,「舉例集成明日升上0.013元、0.014元,但你可能會發現買入價與賣出價相差好遠,隨時要以低於1成的價格出貨,不同騰訊﹙0700﹚,買賣差價好細。」 以三隻「底價」仙股,集成、中建置地及樂亞國際的今日成交額為例,分別為926萬元、 39.7萬元及80元。

  3. 21 小時前 · 他又指,領展股價走勢美國債息水平有關,「長期嚟講(領展)股價升,債息跌。 」加上市場信心不足,才是股價疲弱的主因,「投資者可能擔心供股、管理層減持等等嘅問題,信心不足,而且有太多選擇,收息可以考慮中移動(0941)或者內銀股。

  4. 2023年7月3日 · 云云內銀股之中,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伍禮賢偏好四大國有銀行,又指中國銀行(3988)「安全性」最高。 一表盡覽7月内銀除淨日子. 按各銀上周五(30日)收市價計算,建行的股息率高達8.3厘。 內銀普遍股息率介乎大約5厘至8厘(見表),其中建行達到8.3厘,為眾內銀之冠。 不過散戶須留意,投資者買H股是需要交10%股息稅,所以實際收到的股息會打9折,有別於報價機或財經網站見到的數值。 例如交行 (3328) 派息0.3730元人民幣(含稅),折合約0.4076港元。 以交行上周五(30日)每股收市人價5.19元計,股息率為7.9厘,可是扣除10%股息稅後,股息率會降至約7厘。 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伍禮賢:中國銀行(3988)值得留意。 伍禮賢:中行「安全性」較高.

  5. 2024年5月20日 · 銀河聯昌董事總經理鄭懷武接受香港01訪問時表示現時本港地產股股價出現大幅折讓很大程度上是反映投資者不認同發展商對旗下投資物業的估值認為是有誇大他指受到新冠疫情及美國聯儲局持續加息拖累2022及2023年的物業交投量大減同時內地經經濟放緩及部分外資縮減在港業務令寫字樓等收租物業收益下跌加上銀行定存利率高不利投資氣氛。 雖然政府已經將為樓市「撤辣」, 但鄭懷武強調,連同貨尾未來兩年有約4萬個單位應市,「當你今年賣到1.7萬伙,都賣兩年幾,發展商(推盤時)好難加價。 在眾多負面消息下,投資者對前景看法與企業不同,「地產商覺得啲資產值1,000億,投資者角度,可能只係值800億。 」因此出現股價與資產淨值更大折讓的情況。 長實於過去一個月回購並注銷了逾1,500萬股股份。

  6. 2023年8月26日 · 24. 港股吹淡風,不少藍籌股表現遜色。 散戶收息股之一的長和(0001)也從今年4月高位52元,一路走低,現價逼近40元大關。 集團最新公布的中期純利,按年下挫四成,教人失望。 股價積弱,長和往績股息率也升至7厘,水平誘人。 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伍禮賢指出,集團業績下滑情有可原,股價觸底徘徊後或有改善,宜部署中長線投資。 長和股價持續下滑,與其業務「走樣」不無關係。 今年上半年,長和收入2,238.67億,溢利112.08億,按年大跌41%;每股盈利2.93元,中期派息每股0.75元,按年跌10%。 消息公布後,長和股價持續走低,由46元水平,瀉至周五﹙25日﹚收報41.05元,剛好約一成跌幅,與派息跌幅「睇齊」。 長和股價持續下滑 ,績後至今累瀉一成。 (資料圖片/梁鵬威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