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英語: BOC Hong Kong (Holdings) Limited;港交所:2388、港交所:82388(人民幣結算)、OTCBB:BHKLY),是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一間控股公司,恆生指數成份股之一,全資擁有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及中銀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並擁有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51%股權。

  2. 參考資料. 股价 是指一 公司 若干可出售的 股本 中的 单股 价格。 也可以說是有人愿意为股票支付的最高金额,或是可以买到的最低金额。 股价的特性. 在 经济学 和 金融 理論中,分析師會用 隨機漫步 來建立 資產 价格 的模型,特別是在 股票市场 上的股價。 此分析方式的基礎是假設投資者是沒有偏見的 理性投資者 ,會依未來的期望值來估計資產的 价值 。 在此條件下,所有已有的資訊都已反映在股價上,只有新的資訊出現才會讓股價變。 而依照定義,新資訊會隨機出現,因此對股價的影響也是隨機的。 相關條目. 普通股. 股本. 參考資料. 分类 : . 股市.

  3. 1987年香港股災 是1987年10月期間,由 紐約 華爾街引發的 全球股災 ,導致香港股市下跌的事件, 恆生指數 在這次股災一共跌了四成。. 1984年中英簽署 中英聯合聲明 香港的政治前景轉趨穩定樓市及股市在1985年至1987年中節節上升。. 但1987年10月16日星期五 ...

  4. 5月28日 —— 奧斯曼帝國 與 俄羅斯帝國 簽署《 布加勒斯特條約 》,割讓 比薩拉比亞 , 第七次俄土戰爭 結束。. 6月18日 —— 美國 與 大英帝國 之間 戰爭 爆發,為 1812年戰爭 。. 6月24日 —— 拿破崙 65萬大軍入侵 俄國 , 俄法戰爭 爆發。. 8月17日 —— 斯摩棱 ...

    • 英資華資爭霸戰
    • 爭購土地資源
    • 政治大震盪

    和黃易主自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接管和記洋行並改組為和記黃埔後,匯豐一直物色財團接手,為報答李嘉誠放棄收購九龍倉,匯豐投桃報李順水推舟,於1979年9月25日宣佈以每股$7.10出售22.4%和記黃埔,開始打破英資主宰香港經濟的地位。 九倉爭霸戰1978年初,李嘉誠不動聲色,悄悄收集九龍倉集團股份,到達18%時已超過怡和及置地控制的股權,引起怡和高層注意,遂由匯豐出面,要求李嘉誠退讓。為求與匯豐友好的船王包玉剛促成收購和記黃埔,李嘉誠遂將手上九龍倉股份轉讓予包玉剛。事後包玉剛宣佈持有20%九龍倉,並作長線投資。1979年,怡和高層發現包玉剛持股量上升至接近30%,遂主動邀請包玉剛及二女婿吳光正進入董事局,雙方矛盾日深。 1980年6月20日,置地乘包玉剛離港,宣佈建議增購九倉股份至49%,條件是兩...

    除上述大型收購戰之外,亦有規模較小的收購合併發生,主要是地產公司收購擁有土地的公司,如1979年佳寧收購美漢置業上市、1980年恆隆集團收購淘化大同(即現時的恆隆地產)、1981年新鴻基地產收購九龍巴士,同年爆發鷹君地產主席羅鷹石第三子羅旭瑞以百利保名義狙擊中華巴士等。市面上亦出現炒樓狂潮,據事後計算,當時樓價的供樓負擔比率(即供樓支出佔大學畢業生收入的比重)曾高達180%,換句話說是用近乎收入的一倍才能夠供樓。加上1981年7月17日銀行公會宣佈7月21日儲蓄存款利率由11厘加至12厘,樓市泡沫一戮即破,恆生指數亦由當日開始下跌。

    1980年代初,英國向中國提出分拆香港的「主權」及「治權」的建議,得到不少香港傳統上流社會的政治及商界精英支持。傳統英國資金的商業力量,如匯豐、怡和,亦曾參與遊說工作。1981年,當時的商界年青領袖李鵬飛曾率領當時香港的工商界精英組成「年青才俊團」前往北京提出有關建議,但遭鄧小平否定。鄧認為中國必須整體收回香港。 1982年9月22日,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乘福克蘭戰役大勝阿根廷之威,到北京提出「以主權換治權」,圖延續對香港的管治。結果被中國已故領導人鄧小平斷然拒絕,香港股市亦隨之大跌,到12月2日恆生指數跌至676.30點,由高點計算下跌了62.64%。 地產及金融危機地價亦以插水式下跌,一幅九龍灣的工業地皮,由投標價一億五千萬下跌到剩下一千五百萬,下跌九成。資產下跌導致大量高價搶地的公司陷入...

  5. [3] 中冶在2009年中於上海及香港上市。[4] [5] [6] 香港H股首日上市收報5.61元,比招股價6.35元下跌11.65%。 2015年12月,國資委宣佈中冶集團將整體併入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成為中國五礦全資子公司。[7]

  6. 1812年戰爭(英語: War of 1812 ),又稱第二次獨立戰爭、美英戰爭( American-British War ),是美國方同盟與英國方同盟之間發生於1812至1815年的戰爭。 名義上是美國正式向英國宣戰,然而英國軍隊有50%兵員是 加拿大 的 民兵 ;同時,美洲 原住民部落 由於種種原因也捲入了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