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壓轎金的用法. 1、壓轎金拿到後先供奉在家中神桌上,或放置家中清淨處,用紅包袋收起來可祈求平安,若有其他需求要使用時,記得焚香或在心中默念,請媽祖幫忙。 2、當嬰孩受到驚嚇夜啼,或者有些病痛時,為幼兒收驚洗澡用,也可以化掉喝下或放枕頭底下。 3、有事求助時,急需媽祖加持又無法即時到媽祖廟,建議在家中點燃三炷清香,對天或面向大甲方向,請媽祖駕臨到家中,訴說祈求內容並焚燒轎金,有求必應。 4、壓轎金可以貼在家中大門口上,據說有辟邪之用,而且功用很大。 5、蓋房子要上樑時,也可放置使用,能保佑家中一切順利平安。 6、壓轎金可隨身攜帶或放車內、辦公桌上保平安。 7、今年病符方在屋子的北方,可以放置北方祈求全家平安身體健康。

  2. 大年初四習俗和禁忌. 1、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後來演變成接五路財神。 舊時商家春節休假後,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請五路財神,初五開市,以圖吉利。 2、全家一起吃折羅。 全家人要在一起吃折羅。 所謂折羅,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 室內撣塵,屋內掃地,垃圾堆到院中準備「扔窮」。 牛羊肉鋪在這一天要到馬神廟燒香,因為羊王、牛王、馬王均在馬神廟內供奉。 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宴請大小夥計,分發紅包。 北京有句老話:「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初四晚上掌柜的說官話。 」宴會有酒有菜,酒後慣例是吃包子。 掌柜這時舉杯祝賀,向大家道「辛苦」,這就叫「官話」。 官話講完後,包子端上來,掌柜的親自夾包子,包子放誰碗中,誰就被暗示已被解僱,被辭退之人飯後自動收拾行李告辭。

  3. 「掛紙」又稱「壓紙」,即是替祖先修理房子的意思,首先剷除墓上叢生的雜枝野草,再將墓紙兩三張一疊折作波紋狀,用小石塊壓在墓頭、墓碑之上,最後準備簡單的供品來祭墓,並焚燒紙錢。 「培墓」則是較隆重的祭墓儀式,須準備三牲、或五牲及菜碗,備妥各種紙錢、燭炮、以及「子孫燈」,在墓前點燃子孫燈後帶回家,象徵子孫興旺。 在客家習俗中,掃墓祭典完畢後,還要剝蛋瞉撒在墓上,以「脫瞉」象徵新陳代謝和送舊迎新,並分發周遭圍觀的孩子粿類或錢,稱為「印墓粿」,以表示祖先德澤永留人間。 除此之外,清明節時,各地也有許多不同的習俗,如吃蛋、雕畫蛋殼、包春捲、以及放風箏等。 清明節俗-斷鷂放災. 風箏,古稱「紙鳶」,相傳起源於一千五百多年前侯景之亂。

  4. 大年初三. 又稱赤狗日, 與“赤口”同音, 通常不會外出拜年, 傳說這天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 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 因為現在人們難得春節團聚, 對此已經淡化許多。 大年初四. 是祭財神的日子, 過去,老闆想將某人“ 炒魷魚 ”, 這天就不請他來拜神, 對方也就心知肚明, 自個收拾走人。 還有傳說, 灶王爺這天要來查戶口,因此也不宜遠出。 正月初五. 俗稱破五,要“趕五窮”, 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

  5. 2023年7月13日 · 以現代說法來解釋桃花,泛指異性緣佳,易讓人有好感、想親近,好比盛開的花朵人見人愛,蜜蜂、蝴蝶圍繞成群。 狐仙廟怎麼拜 首先須明確願景,事業、感情、學業、身體健康、人緣、財運等方方面面都可以請狐仙賜福,但必須是正當的事情,不能心存邪念。 譬如供奉狐仙能讓人丰神異彩、招異性緣,如有伴侶者可牢牢抓住對方的心,增進雙方感情,斬斷爛桃花以挽回鞏固戀人之心,但切忌做第三者插足他人家庭。 接著是供拜,供品主要有三茶五酒、鮮花、水果、香爐、香、蠟燭、化妝品、香水等,將供品精心擺上,點香一柱,向狐仙娘娘敬告姓名、年齡、住所地址及你的願望即可。 特別提醒:供花、燒香、供燈是必不可少的。 供品準備. 供品數量以「單數為主」,若是盒裝的則以盒子單數為主.

  6. 1.供奉過神明的供品,可再用來祭拜地基主或祖先。 2.拜地基主時,拜的方向是廚房面向客廳或房子後門向屋內祭拜。 3.拜祖先時,要先讓祖先用過餐,子孫才能食用,所以一般都是在吃飯以前就要拜好。 而祭拜時,碗要疊放,有幾個碗就要有幾雙筷子,筷頭朝祖先牌位,筷尾朝向供品方向。 除夕酬神祭祖好運到.

  7. 活動內容. 祭典為農曆7月18~20日。 第一天為「入壇」,廟前架起高達數丈的燈篙,招引孤魂,廟前供鬼王大士爺坐鎮,並舉行祭祀。 第二天於廟前的鳳山溪施放水燈,引領水中孤魂浮上陽間。 7月20日是祭典的最高潮,鄉民們以豬、羊、雞、鴨等牲禮普施,供祭孤魂野鬼. 祭典活動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賽神豬及羊角競長,名列前茅的大豬公及老山羊,皆以華麗的棚架裝飾,所有得獎的牌匾懸掛兩側,每隻神豬均達千斤以上,羅列於廟埕之前,場面十分壯觀;而老山羊則眼戴墨鏡、口啣煙斗,一副老紳士的打扮,十分有趣。 每年農曆七月二十日,是北部地區客家人士所熱烈慶祝的「義民節」。 每年這一天,成千上萬的客籍人士總會懷著朝聖般的心情,不遠千里趕到新竹縣新埔鎮的義民廟,向當年捍衛家鄉而犧牲的義民們表達最誠摯的景仰和懷念。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