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親密》(Close)渾然天成,錐心動人。男孩間青春年少的懵懂迷惘、敏感纖細,友情愛情 的曖昧不明,柔弱陽剛,陰雨陽光,鏡頭處理極為細膩迷人,凝望、回眸、閃避,鏡頭裡的眼神戲處理簡直絲絲入扣。
    • 《夏日悄悄話》(The Quiet Girl)極為細緻動人,舒適宜人,簡單純粹,用宛如呼吸般的自然步調,闡述在靜謐沉緩的節奏氛圍裡的重重心事。攝影鏡位絕美詩意,綠草微風,夏日光影。
    • 《花月殺手》(Killers of the Flower Moon)用不疾不徐的沈穩筆觸,將貪婪邪惡刻劃的似乎理所當然,是最讓人心驚與不忍卒睹的,導演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還是很厲害,真的是當代電影巨匠。
    • 《這裡沒有熊》(No Bears)自編自導自演的伊朗名導賈法潘納希(Jafar Panahi),雖然受制於官方打壓而拍片困難重重,但是絲毫未減他的創作野心與強韌力道,反而讓他突破傳統電影敘事的思維,變換激發出另一種可能(偽紀錄片 加上劇情片的風格類型)。
  1. 2020年10月29日 · 沒想到短時間內湧進大量留言,也有些朋友好心地寄來幾篇對影片讚不絕口的影評,想知道我有什麼不同想法。 雖然我沒寫過影評,也不是藝術工作者,無法就這部電影的影劇藝術部分做評論。

    • 《美國女孩》從短片《姊姊》到長片《美國女孩》,盡皆取材自創作者私密成長經驗,沒有煽情家族故事慣見的謀財害命情節、沒有血緣認清亂倫或是通姦出軌等重口味的操弄戲碼,講的是稀鬆平常的親情故事。
    • 《綠色牢籠》作為以八重山台灣人為題的「狂山之海」三部曲之二,導演黃胤毓真正在意的究竟是什麼?對我來說應該是死亡,是亡靈,是日治時期那個殖民台灣的威權餘音猶在,是那個即便法理上煙消雲散而有些精神、有些遺憾、有些苦痛依舊不會消失的被殖民陰影。
    • 《削瘦的靈魂》與《波濤最深處》這兩部 文學 紀錄片,從題材到風格截然不同。朱賢哲執導的《削瘦的靈魂》抓到七等生瀰漫在字裡行間的巨大孤獨,以看似自由散漫實則依循電影蒙太奇的邏輯,從文學接到情境影片,再連結到七等生的親友訪談,無論七等生的成長陰影、和家人親關係,還是處世哲學、憤世嫉俗性格,看似破碎的每個影像和影像之間,都是透過孤獨感去穿針引線。
    • 《哭悲》台灣終於誕生一部夠台、夠嗆、夠緊張、夠刺激的喪屍片。它堅定地踏上前一年《逃出立法院》因為太過保守謹慎而沒有去碰觸的那一塊禁地,沒想到這位導演來自加拿大、在台灣已經住了十年的賈宥廷,而他拍攝此片的靈感正是COVID-19。
  2. 2021年1月17日 · 每個人喜歡看的 電影 類型不同,許多人偏愛不須動腦的無腦爽片,但也有另一群人完全相反,就是喜歡看一些需要絞盡腦汁,才有機會看懂的燒腦電影折磨自己。. 這些電影往往劇情上前後鋪陳,不斷翻轉,稍一不注意就會掉出導演縝密佈下的劇情邏輯 ...

    • Dailyview網路溫度計
    • 酷異幻化.非關定義單元|《忽男忽女》、《忽男忽女:後篇》
    • 聲社場所:發聲、抵抗、不再恐懼單元|《無所畏懼:黑人的命也是命》
    • 居間游移.飄散世代單元|《以愛為家》
    • 第28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幻形共生impure

    縱使動態影像的發明者至今仍爭論不休,不過,自從動態影像在19世紀末被商業應用以來,這門甫過第一個百年的新興藝術,儼然成為當代最有影響力的媒材之一。而在影像的蒙太奇中,「時間」的特性便被前仆後繼的創作者們一再翻玩。 《愛在三部曲》、《年少時代》的李察林克雷特鑿出了時間與人物的歲月痕跡;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天能》、《星際效應》等片總在時間或夢境中探究虛實,當「時間」作為電影的某種符旨時,便不能忽略它帶來的多重意義。在本屆女性影展放映的兩部紀錄片——《忽男忽女》、《忽男忽女:後篇》,聚焦一群跨性別運動者們,時間跨度20餘年,兩部系列作品相互映照觀看,徐徐展延成了「酷兒」群體的短暫生命史。 千禧年前,世人迎來「速度」的嶄新時代,網際網絡的無國界讓娛樂速食化的概念變本加厲,人們狂歡、躁動卻也對於「自身的...

    「打造一個新的芝加哥。」《無所畏懼:黑人的命也是命》第一顆鏡頭就注視著鏗鏘有力的諾大標語,同時積極宣示本片的主動、激進的進程意味,再從英文片名「Unapologetic」(理直氣壯)來檢視,這是部充斥挑釁、抗爭與政治性宣言的女性紀錄片。 《無所畏懼:黑人的命也是命》聚焦於兩名黑人女性社會運動者,全片從「警察執法過當」的視角切入,而在剝洋蔥式的敘事方法下,後續推演至「酷兒」、「女性主義」的主題探討,鏡中人物則在導演極有脈絡性的組織當中,變得有血有肉,立體鮮明。觀眾透過導演艾許利.歐謝的手持鏡頭,一步步在晃動的特性中,深入人權運動現場,得以聽見非裔女性抗爭的時代聲音。 2020年,因非裔人士佛洛伊德的死亡,讓2013年發起「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的人權運動再度受...

    2020年5月29日,台灣透過大法官釋憲,宣告通姦罪違憲,通姦有罪在台灣這座小島上就此走入歷史,「通姦除罪化」也可視作某種女性主義的解放,更讓台灣往平權之路踏的更加穩健。然而,「通姦」在亞洲某些國家仍舊無法除罪,在伊朗,女性甚至缺乏離婚權利,通姦則會迎來石刑的非人道處置。 仔細觀察紀錄片《以愛為家》,「通姦罪」就是籠罩全片的巨大陰影,更似幽魂般纏繞著從伊朗逃亡至伊斯坦堡的三人家庭,而在政治、國族等複雜的脈絡之中,小人物在巨大機器運轉下的砥礪生活,就成了導演伊娃.木娃德鏡頭中的動人日常。 《以愛為家》率先透過女性蕾拉的視角發聲,觀眾能在蕾拉口中得知,丈夫吸毒、家暴,但伊朗法庭不願讓蕾拉辦理離婚,在此狀況之下,蕾拉遇見沙罕,並生下一子曼尼,雙方為了共同生活,帶著孩子遠離家園,成為難民踏上土耳其。...

    時間|2021.10.15(五)—— 10.24(日) 地點|光點華山電影館(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 單元|一級玩家X異境幻遊、萬物喪屍・末世記事、生而育矩、居間游移・飄散世代、短短迷你群、重探八零年代的自覺之聲:李美彌、酷異幻化・非關定義、焦點影人:塞西莉亞.曼基尼、碎光重影、聲社場所:發聲、抵抗、不再恐懼、台灣競賽 官網|http://www.wmw.org.tw/tw/ ◎ 責任編輯:沈佩臻

  3. 2022年9月24日 · 靈魂最大的煎熬──5部戰爭電影介紹. 在史學已然走到百花齊放、各種研究門類和取徑不斷擴張生成的今日,將軍事行動及其相關的政治紛擾視為 歷史 的主體,看來不免失之保守。. 但不可否認的,綜觀人類發展的起落, 戰爭 仍是推動時局相當關鍵的 ...

  4. 2023年12月15日 · 2023年疫情解封之後,台灣各大影院陸續開放,電影市場持續在復甦中,今年全台電影票房前十名榜單出爐,因為漫威宇宙目前被拍的混亂不堪,超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