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若未能尋獲具足圓滿相師長的時候,應該怎麼做。. 《妙臂請問經》云:「如其僅有一輪車,具馬於道亦不行,如是若無修行伴,有情不能獲成就。. 若有具慧、形貌正、潔淨、姓尊、趣注法、大辯、勇悍、根調伏,和言、能施、有悲愍、堪忍餓渴及苦惱、不供 ...

  2. 里斯多德(Aristotle)分性靈為理性與非理性兩大部分:理性又分純粹理性(發展為智 德)與非純粹理性(發展為行德),非理性又分為植物性(發展為體德)與動物性(發展 為行德)。三德(智德、行德、體德)調和為圓滿幸福的人生。

  3. 2018年10月28日 · 一般所謂「三德」,即智德、斷德、恩德,以及《大般涅槃經》提到的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 「四無礙解」則包括:善能契入正理的「法無礙解」、善能詮釋法義的「義無礙解」、精通各種地方語言而無礙自在的「詞無礙解」、隨順正理而巧說無礙的「辯 ...

  4. 4、宿戲三昧:宿就是星宿之——月亮。. 用權巧方便的智慧來照眾生的機,不用實來照理。. 權好像月亮,應圓就圓,應虧就虧,這是很巧妙的,所以用巧妙的智慧來做這種事情。. 興之所至做戲,有演員,有觀眾;所以叫做宿戲三昧。. 234-1. 5 ...

  5. 2021年2月18日 · “ 虛空非大,心王為大;金剛非堅,願力最堅。” 心王大故福德等虛空;願力堅故,福德恒增長。因此,寂天菩薩在《入行論》中說: “ 佛於多劫深思惟,見此覺心最饒益。”

  6. 2020年2月18日 · 《三摩地經》:我正在告訴你,你現在應當要領悟的是什麼?你平常如果多去思惟觀察的話,自然而然心就會安住在所觀察的對象上,跟著這個對象修持,所以,若懷憶念大師能仁的身相及無量妙,時常串習這種隨念,自心即能專注於此義理。

  7. 註1:善知識挽救的方式--我們貪嗔的心,有如棉絮四處飄蕩,一旦附著在高山洞穴中就不再飄蕩了。 --合註註釋. 合註註釋. 1威儀道:行為、舉止、行儀。 2無利:藏文原文直譯為「損害」。 3三身:佛的法身、報身、化身。 我要檢舉. 台長: deepmind.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廣論消文107 於餘外道教,如如善思惟,如是如是我,心信於依怙。 我們用世間的名言去衡量,能衡量的量叫做名言量. 廣論消文132 自性故者,謂屬身語七支,前前重於後後;屬意三支,後後重於前前。 廣論消文 17 若自行為有諸過失,由聞正法現於法鏡. 人氣 (5,641) | 回應 (0)| 推薦 ( 0 )| 收藏 ( 0 )| 轉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