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7日 · 《不成功,因為你太快》新書導讀,這一次不談高效率. 作者: Esor Huang 9月 07, 2018. 在幫張永錫老師完成他的第一本著作《早上最重要的3件事》後,我曾經寫下這篇文章:「 為什麼要做一本不輕鬆的時間管理書? 早上最重要的3件事後記 」,那是兩年前的事情了。 從那時候開始,我們就開啟了第二本書的計畫,但這個計畫,似乎也應證了這本書的核心衷旨:「慢慢來,比較快」,磨了兩年,永錫老師與我都經歷了許多變化,書才終於誕生。 新書書名叫做《不成功,因為你太快:練習每日覆盤,不二錯、不瞎忙、年度目標有效達成》,作者是張永錫老師。

  2. 2016年3月27日 · 這是一篇生日心得文。 金庸小說裡有句話說:「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這是獨孤求敗在經歷年輕時戲耍華麗劍法後的中年領悟,同樣邁入中年的我,今天又將老了一歲,想起自己這一兩年來對數位工作也有了類似想法。 我們對數位工作常常有個誤會,覺得這是耍弄新工具,是認識很酷很炫的東西,確實,早期我寫文章也有這樣的追求。 但慢慢的我發現為什麼要雲端工作、行動工作? 無非還是回歸想讓工作更快完成,想讓生活有更多時間,所以數位工作無非是在找一條更快的捷徑。 既然是更快的捷徑,那麼理應直接簡單,至於遇到新工具,那只是升級時自然的汰換過渡,而非為新而新,用久了,就沒有什麼新不新的問題,也不需為了窮盡所有的新而苦惱,只要解決問題即可。

  3. 2017年7月16日 · 萬事起頭都很簡單. 這時候,我都會提示大家:「你們看到的是已經運行了好幾個月的專案筆記結果,但是當專案一開始的時候,其實都是從空白的筆記開始,然後一兩則任務慢慢添加上去,隨著專案進行,更多任務出現,筆記才慢慢變得完整。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要製作這樣的專案筆記就一點都不難,因為並非一開始就製作出複雜的專案計畫,也不是要花什麼特定時間去規劃出複雜的專案, 而是從專案初期開始: 每次花個 不到兩分鐘的時間 ,把新任務排入空白專案中。 日積月累,自然就完成了複雜的計畫結果。 從結果來看,好像很高難度。 但是從過程來看,其實不過是「每次兩分鐘加入新任務」的 「超級簡單」步驟 而已。 2. 思考阻力:那些要想一想才能開始的行動.

  4. 2007年6月6日 · 精巧的 MDIE 讓我想到了另一款同樣由日本人設計的「Pitaschio 2.09:強化Windows視窗功能的綠色軟體」,它們同樣都擁有不怎麼美觀的簡單外表,程式本身也非常小巧,並且充分依附Windows既有的資源與系統。

  5. 2018年11月30日 · Esor Huang. 電腦玩物站長 Esor (異塵行者),在電腦玩物上的文章有別於單純的軟體和服務介紹,而是更強調軟體和服務背後的數位工作思維及方法,並說明實際應用後帶來的生活改變。 著有《電腦玩物站長的筆記思考術》、《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用Evernote打造快狠準系統》、《比別人快一步的Google工作術:從職場到人生的100個聰明改造提案》等暢銷書籍。 Unknown 2018年12月5日 下午3:30. 謝謝您的分享,非常實用的資源。 剛試下載了一些,發現有每月下載量限制,只下載了7個PDF就不能再下載了。 Esor Huang.

    • 鄧小巧1
    • 鄧小巧2
    • 鄧小巧3
    • 鄧小巧4
    • 鄧小巧5
  6. 2017年5月1日 · 1. 目標很全面,但沒有下手處: 例如我前陣子正在撰寫自己的新書《 比別人快一步的 Google 工作術:從職場到人生的100個聰明改造提案 》。 如果我在列待辦清單時這樣列:「寫一本用Google改進工作流程效率的書」,這樣的目標看起來好像沒問題,卻不是一個好的行動。 因為「改進工作效率」太全面,什麼事情都是改進工作效率,到底我要如何寫才能幫大家改進工作效率呢? 所以這樣的行動不是好行動,反而讓我「 不知道怎麼行動 」。 2. 任務很籠統,具體成果不可見: 當我要開始寫書了,我會在待辦清單上列出寫書計畫,但如果我的計畫這樣列:「開始寫《比別人快一步的Google工作術》的「時間Hack」章節」,好像也沒問題,但仍然不是個好行動。 因為「開始寫」很籠統,要寫多久? 要寫多少?

  7. 2017年9月8日 · 「 小畫家 3D 」是 Windows 10 內建的軟體,免費但也有一些強大功能,自動去背就是一個值得好好利用的技巧,下次需要去背時可以試試看。 你或許還會感興趣的文章: 1.檔案整理技巧: 一看就能採取行動的檔案命名技巧:我的兩大檔名規則. 2.去背圖圖庫: Pngimg 免費下載28000張去背圖檔,做簡報免花時間自己去背. 3.強大的修圖 App: 經典修圖 App 的10個選擇,你最少應該擁有其中一款. *感謝您閱讀電腦玩物 Esor 的文章, 電腦玩物 專注人性化的高效率工作方法,您可以追蹤「 電腦玩物 Facebook 」,或是參考 Esor 的改進工作效率相關「 課程 」、「 書籍 」,更歡迎把電腦玩物加入你的 RSS 訂閱清單。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