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宗旨. 社區發展服務鼓勵人們參與解決共同需要,並透過不斷的覺醒、參與、分享和分擔的歷程,致力建立更具人性化的社會,並向群體和社區推動了解、互助、彼此尊重與融合的訊息。 成就. 自六十年代起,明愛率先為基層人士提供社區組織的服務。 每年,社區發展服務組織近 100 個居民小組,協助他們解決共同的需要,並動員超過 109,000 名居民參與社區活動。 而失業人士綜合服務計劃共有 42,100 人次之失業人士參與,並成功為其中 600 多人推薦工作。 明愛亦顧及在港外地勞工的需要,推出外地勞工服務計劃,每年有超過 10,000 名外地勞工參與活動。 隨著社會不斷改變,明愛先後推出不同的服務計劃,服務有特別需要的組群。 這些計劃包括: 於工業區設立職工中心.

  2. 賀詞:亞洲明愛主席 - Dr. Benedict Alo D'Rozario. 6. 序一:天主教香港教區 - 周守仁主教. 8. 序二:香港明愛總裁 - 閻德龍神父. 10. 信念、願景、使命、核心價值. 11. 香港明愛標誌的演變.

  3. 學歷教育的範圍由成人基礎課程、基本教育課程開始,一直延伸至高等教育及專業資格課程。 職業課程包括僱員再培訓局「人才發展計劃」、持續進修基金認可課程、技能提升課程、外展課程及按資歷架構《能力標準說明》設計的「能力為本」課程。 短期博雅課程題材廣泛,培養市民對各類知識的興趣和追求。 支援中學教育課程,包括毅進文憑課程、應用學習課程,在新高中學制下提供的「其他學習經歷」,以及配合中小學教育發展而提供的校本課程及區本課程。 國際課程則為學生提供一系列與海外高等學府合辦的課程。 宗旨. 透過推廣終身學習,授人以漁,幫助社會人士憑藉知識和技能,克服人生路上各種困難及挑戰,從而締造公義、進步、和諧共融的社會。

  4. 明愛紮根香港70年,由一個以救濟為主的福利機構演變成為多元化的志願團體,照顧市民成長過程中各個不同階段的需要,並特別關注社會上最末後無靠、最卑微無助和最失落無救的一群。 明愛服務範圍廣泛,各項服務並非只局限為弱勢社群提供經濟或物質上的支援,而是進一步與有需要的朋友同行成長,面對挑戰,讓服務對象得到自助及互助的機會,活出豐盛的人生。 明愛了解到家庭對每個人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因此致力培養愛家庭的文化,消除人際間的隔膜,建立一個跨代共融、長幼傷健同行的關愛社會。 面對人口老化的現象,明愛積極提供各項安老、護養及教育服務,讓長者能夠老有所依,老有所為。 我們的服務亦致力協助兒童及青年人在愛的環境和氛圍中成長、發揮潛能。

  5. 香港明愛國內服務計劃辦公室於1986成立目的是支持國內社會服務的發展。 我們的國內服務經費,全賴各界善長慷概捐助。 經過多年努力,我們與國內民政機關和不同的合作伙伴,建立了互信的合作關係,我們資助的項目才可以有效地推展,服務水平也持續提升。 服務對象. 國內有心但資源貧乏的民辦社會服務機構. 國內貧困人士及其他弱勢社群. 服務宗旨 國內服務計劃辦公室的宗旨是以明愛的一貫精神為準則即不分種族文化宗教凡有需要援助的人我們都會盡力協助。 透過與當地教會、政府部門和村民合作,資助各類社會服務,提升當地服務人員的能力,協助受助人自食其力,改善生活。 服務範圍. 舉辦各類社會服務培訓活動. 資助各類社會服務,包括: 為貧困家庭的孩子提供中小學及大學的助學金。

  6. 年度重點活動 36 2022 / 2023年度明愛籌款運動 40 2022 年天主教四旬期運動捐獻和撥款

  7. 2022年7月22日 · 真情流露的故事和分享令人深受感動,讓觀眾切實地感受明愛服務如何以生命影響生命、以愛締造希望。 最後由陳美齡獻唱首本名曲《香港香港》作結,將氣氛推至高峰。 《明愛暖萬心》慈善晚會獲得尚乘慈善基金會贊助68條捐款熱線,並得到羅肇唐慈善基金贊助「二對一捐款配對」,各位善長踴躍捐輸,令當晚熱線中心的電話響個不斷。 截至7月25日,晚會已籌得善款接近港幣1,200萬元,成績令人鼓舞。 「二對一捐款配對」將持續至9月底,希望善長繼續慷慨解囊、共襄善舉,讓更多有需要的朋友得到全面貼心的服務。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