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夢窗是位深情的詞人,其詞作也以懷人之情詞為大宗,讀夢窗詞令人感受到作者深深地耽溺於往日戀情之美好與情愛已逝之創痛中,一花一木、一景一物,甚至別的歌女的一顰一笑中,皆有「伊人」的影子浮現出來。 如〈風入松〉:「黃蜂頻撲鞦韆索,有當時、纖手香凝」,[5]〈絳都春〉:「秋娘乍識,似人處、最在雙波凝盼」。...

  2. 詞是一種音樂文學,離開音樂不能談詞,詞的最早名稱「曲子詞」、「曲子」,很能說明它結合音樂的特點,這一點,很容易讓人聯想它和「樂府詩」的關係。 中國最早的韻文詩歌《詩經》,原本也是合樂的,孔子曾經收集當時各國詩加以整理,各國宮廷、士大夫也需要學詩,作為與人互動、贈答的工具,甚至是外交上的禮節。 戰國時代南方的楚辭,以六七言詩歌為主,其中至少九歌等篇應該也是可以合樂的。...

  3. 前論. 志怪小說在中國傳統小說裡,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其中又以魏晉南北朝與清為兩大興盛期。 清代寫志怪小說的風氣,正是由《聊齋誌異》所興起,然其價值,並非僅此而已。...

  4. 一、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是一首膾灸人口、老少皆知的唐代邊塞詩人王之渙的五言絕句﹐也可能是唐人五絕中最好的一首。 短短的二十字中﹐表達出登樓所眺望的山河景色之壯麗﹐與抒發了內心所湧現的哲思情懷之深邃。 全詩由兩個對句形式組成﹐巧合天成﹐絲毫沒有任何匠意表現於其中﹐意境渾圓深 遠﹐並且將景色﹐理趣﹐情懷完整地消融統攝於這二十個字字珠璣的五言絕句之中。...

  5. 古直統計淵明詩用事以莊子為最多,共四十九次,可見他對莊子喜愛的程度,他在現實的世寰中找不到知音,於是只有求諸古人,結果他找到了莊子,看「擬古詩」的第八首:「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遊。

  6. 2016年8月25日 · 這時取出仔細推敲,總算明白學生產生困惑的原因。 原來,對於題幹引文「蔡君謨既為余書〈集錄目序〉刻石」一語,三家詳解都存在「解讀有誤」的現象,茲節錄於下: 這裡第一個問題是:蔡君謨不是幫歐陽脩「刻石」,而是幫忙寫字(書丹)。 所謂「書丹」,是工匠在刻碑之前,先由書法家用毛筆蘸著「紅墨汁」,把文章寫在石碑或器物上,這「紅墨水」就是硃砂所製。...

  7. 一、作者寫詩背景.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其為蘇門四學士之首,曾任秘書省校書郎等職,後屢遭貶謫,卒於貶所。 其兼擅詩詞文賦與書法,尤長於詩,與東坡並稱「蘇、黃」,兩人同為奠定宋詩特色與風格的主要代表詩人。 庭堅的創作與理論雖不及東坡,惟影響深廣,蔚為江西詩派。 有《豫章黃先生文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