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這座現代風格的包浩斯式建築物,已成為中環地區的「地標」。 大會堂紀念花園內的神龕,載有二次大戰時香港苦難的記憶,至於與大會堂同年啟用的婚姻登記處,則見證著數以十萬計本地家庭的成立。

  2. 政府於1950年代重建皇后像廣場,加建了噴水池、涼亭及園林綠化設施,包浩斯的建築風格。 廣場北面的干諾道中行人隧道於1959年4月2日啟用,是香港首條行人隧道,連接愛丁堡廣場碼頭及香港大會堂。

  3. 告東尼11歲便開始習騎,13歲開始和兄長告達理一同在九龍騎術學校習騎。14歲時(1970年),馬會辦第一屆見習騎師訓練班,告魯士便攜同兩位兒子投考,隨即獲馬會取錄。畢業後隸屬練馬師賓士門下,1973-74年度馬季開始上陣,首次出賽為1974年3月23日,策賓士馬房的「保健」落第。

  4. 有一定年紀的讀者,對中華巴士(中巴)應該不會陌生。其藍白色車身,是很多港人的集體回憶。今天,中巴雖已淡出巴士服務,但從前中巴與城巴士之間的龍爭虎鬥,仍極戲劇性,值得在此舊事重提一番。中巴在1924年由顏成坤創立,最初在九龍半島和新界經營巴士服務。

  5. 高貴的打扮讓薛家燕更 星味。 人稱「家燕姐」、「家燕媽媽」的薛家燕,原名薛家彥,早在八歲已參與電影《七兒八女九狀詞》的演出,開始其演藝生涯。從影以來,家燕姐參演電影逾百部,少女時代的代表作就有《雪花神劍》、《六指琴魔》等。在 ...

  6. 甄楚倩(Yolinda Yan,1969年4月17日-),原名俞瑞兒,曾改名夏漫淇,曾經是香港當紅的女歌手。她在1987年亞視的《未來偶像爭霸戰》中奪得「最潛質獎」和「未來偶像大獎」而晉身樂壇,而「甄楚倩」這個藝名,是取自其時當紅的甄妮、鍾楚紅及葉倩文。

  7. 香港華仁書院位於香港灣仔之名校,1987年出產了全港第一個香港中學會考十優狀元盧佳,期後亦出產不少十優狀元,香港華仁書院及九龍華仁書院的學生又俗稱為「華仁仔」。華仁書院在1919年12月16日由徐仁壽成立,是香港第一所由華人管理的英文中學。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