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29日 · 在大眾媒體眼中,中國反壟斷規管的政治色彩濃厚。 今次平台規管的第一滴血可以追溯至去年螞蟻金服上市擱淺,市傳上市被叫停的原因是馬雲在螞蟻上市幾天前曾在公開場合演講批評中國金融體制,成為監管機構眼中釘。 最近美團創辦人王興在社交平台引用一首唐詩《焚書坑》,結果竟然觸發股價急挫,可見市場對於科企領導言論的關注度相當高,憂慮王興言論或會令美團淪為下一個阿里巴巴。 相比之下,騰訊管理層甚少在公開場合點評政策體制,配合監管的主動性較高, 失言觸發市場悲觀情緒的風險相對較低。 事實上,在最新年報中,騰訊亦明確指出「金融科技業務的戰略重點是積極配合監管機構」,而非「追求規模」。 結語.

  2. 2021年9月12日 · 長牛股創科實業(SEHK:669)是全球第二大電動工具品牌,逾九成業務都在北美及歐洲地區,受國內市場監管影響的可能性甚低。 集團毛利率連續 11年攀升,每年有近三分一營收來自新產品,而且有效滲透美國下沉市場,零售網點覆蓋超過80%的美國城市,反映集團的盈利能力、研發實力、銷售網絡等硬實力強勁。 集團業績及估值都有增長空間。 投資者可候回調吸納,或目前先下小注,再於調整期間加注收集。 另外,環保能源是國家長線趨勢。 新奧能源(SEHK:2688)實行「薄利多銷」策略,雖然毛利率在同業中偏低,但隨著國內愈趨良好的基礎設施以及市場化改革,新奧更有效擴張版圖,業績穩定性亦勝過同業。 短期而言,新奧能源亦有望受惠寒冬帶來的能源需求。 其股息相對成長股而言亦算不俗,值得防守型投資者關注,有望財息兼收。

  3. 2020年10月14日 · 買入高增長醫療股Intuitive Surgical的三大原因 - HK MoneyClub. 2020-10-14 Moneyclub Staff. 面對全球人口老化,更佳更精準的醫療服務需求亦殷切,醫療保健股成為波動市中較睿智的投資選項之一。 因為無論經濟及股市如何翻騰,人始終要面對生老病死問題,尤其生病更是無可避免,為醫療保健股帶來穩定的需求基礎。 手術系統開發公司Intuitive Surgical (NASDAQ:ISRG)是手術輔助機械人行業的領跑者,江湖地位不容置疑。 不過一場世紀疫症亦拖累了公司季績表現,今年次季收入按年跌22%,盈利大跌79%。 不過,短線業績受干擾,無礙公司前景被看高一線,因有三大因素支撐未來恢復增長。 1.市場領導地位難被挑戰.

  4. 2020年8月5日 · 服務式公寓物業組合:服務式公寓需求在疫市所受影響較有限,因慣性及長期租賃需求相對穩定,組合中兩個項目所產生的物業收入淨額為4,800萬元,與上年同期持平。 不過,疫情中目標租客群之一的外藉人士前往中國內地限制增加,導致服務式公寓需求增長不振。 可分派收入跌逾8成. 物業收入受挫,基金期內可供分派收入更大減超過8成,主要因素包括遞延稅項調整影響,以及今年生效的中國外商投資法導致可供分派之折舊無法派出。 此外,基金管理人不擬在上半年將銀行貸款的未變現匯兌虧損作出酌情分派,更將分派比率由去年同期的100%調低至分派比率下限的90%。 結語. 綜合以上眾多負面因素,匯賢產業信託的每基金單位分派由去年同期的0.1245元減少逾8成至0.0212元。

  5. 我們專注於美股、港股及退休理財。 梁耀康 (Dave Leung)為HK MoneyClub的聯合創辦之一,並為平台分析師。 梁耀康為前萬里富香港 (The Motley Fool HK)全職員工,負責fool.hk免費網站的營運發展及內容編撰等管理。 對於萬里富 (The Motley Fool)使命:讓世界變得更醒目、更開心、更富有,深感認同。 創立平台希望可繼續實踐理念,幫助投資者決策,做到快樂投資。 梁耀康擁有多年投資分析及評論經驗,於《香港經濟日報》及《蘋果日報》等媒體撰寫財經專欄,並經常接受媒體訪問。 HK MoneyClub聚焦於香港市場,但亦會搜羅世界各地的投資新聞。 此外,更為處於各個投資階段的香港人提供一系列教育資訊。

  6. 2019年1月21日 · 維權投資者 (Activist Investor)是普通投資者的第二道防線,他們透過買入某些公司的股份,要求該公司的管理層整頓營運方式。 長久以來,這些維權投資者都較關注美股,而較少關注亞洲股票。 然而,風向無疑正在改變。 過去幾年,若干維權對沖基金不斷增持亞洲公司的股份,極力爭取股東權益。 儘管存在牟利的動機,但他們往往打著管治問題的旗號出動。 Elliott Management與 東亞銀行 於2015年時爆發的長期紛爭就是一例──前者指責後者管理不善,並促請銀行賣盤。 最終,Elliott於2017年就配股事宜起訴東亞銀行及其董事。 在這些法律訴訟進行之際,Elliott依然持有東亞銀行8%的股份。

  7. 2022年2月9日 · 美股逢七必跌 美股單日反轉只是逃生門? 2022-02-09 江恩小龍劉君明. 小龍在早前發出了美股每七年下跌的文章,逢七必跌。 結果美股大跌,相信讀者應該有避開此一次跌浪,那麼美股近日反彈,反市將會如何? 首先我們先重溫一下什麼是美股逢七必跌。 美股跟據我的統計,每逢七年有一個周期,每一次遇見都會見到下跌。 這周期由1966年開始,而下一次是2022年。 美國股票的經濟週期有一個非常明顯的7年週期。 1966年,美國經歷了一次 “信貸緊縮”。 同年8月,美國國債市場遭遇了嚴重的 “流動性危機”。 7年後的1973年,世界遭遇了 “第一次石油危機”,股市和經濟出現問題,出現了第一次滯脹。 七年後,在1980年,華爾街迫使亨特兄弟停止囤積白銀 ,這幫助一些銀行和證券公司避免了破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