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15日 · 良知,是是陽明心學的核心理念,在王陽明看來,良知是天生的,是對自己和外界的良好判斷能力,良知即至善,即天理。 王陽明對“良知”的推崇幾乎無以復加,他說:“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為? 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 ”” 他還說,“良知學是千古聖賢相傳的一點真骨血,譬之如行舟得舵,平瀾淺灘無不如意,雖遇巔風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沒溺之患。 ”這些對良知的讚美之詞大有“良知在手,天下我有”的意味,可見良知強大的驅動力,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為善去惡是格物. 理學家認為的“格物”,就是分析現實事物,要認識天理,就要不停的分析現實事物。 後來,王明陽苦思7天7夜,一無所獲。

  2. 81、二十傳,三百載。梁滅之,國乃改。【解釋】唐朝的統治近三百年,總共傳了二十位皇帝。到唐昭宣帝被朱全忠篡位,建立了梁朝,唐朝從此滅亡。為和南北朝時期的梁相區別,歷史上稱為後梁。

  3. 2021年5月25日 · 名為 所有 知法 瑜伽 云何. 簡介 若依《瑜伽》第二十六,與前不同,故彼《論》雲:“云何名為盡所有性. 問云何一一四種義. 《解深密經》 大唐三藏法師 玄奘 奉詔譯 西明寺沙門 圓測 註疏. 分別瑜伽品第六(08)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 修奢摩他、毗缽舍那諸菩薩眾知法、知義。 云何知法? 云何知義? 釋曰:自下第十二,知法、知義差別門。 於中有二:初明知法、知義;後‘慈氏’乃至‘云何除遣諸相’下,辯除遣諸相。 前中有二:初約所知明知法、知義; 後‘慈氏’乃至‘若聞所成慧’下,明能知智,故無性《攝論》第六捲雲:“大乘法義,為聞慧等三種所緣” 又解:初正釋知法、知義;後‘慈氏菩薩’乃至‘云何為見’下,釋知見差別。 雖有兩釋,且依前說。 就知法、知義,文別有二:先問、後答。

  4. 2021年6月28日 · 禪宗作為中國佛教最大的分支,其地位之高可想而知,那麼,禪宗的精髓是什麼?. 六祖解釋的這兩個概念,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佛像. 在《壇經》之中,六祖有一位經常研究《涅槃經》弟子叫行昌,他研讀這本經書很多年,卻不能理解經中所說的”常 ...

  5. 2021年6月28日 · 簡介 義內說,突出踐行道義的主體責任和擔當,強調了人格的價值意義,體現了心性修為之誠和分定,更開出了養吾浩然正氣的內心修為心境. 不為其而思之何德其為敬之. 仁內而義外,是告子的學說。. “仁,內也,非外也。. 義,外也,非內也 ...

  6. 解讀: 好問而明察,好問而且要全面的瞭解、透徹的諮詢,透過對具體事情的具體分析,才能明白事情的真相。 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 所以,對於領導來說,多徵詢下屬的意見,傾聽不同人的聲音——哪怕是批評和怨言,也是十分有益的。 只有兼聽而非偏聽,兼信而非偏信,決策才有可能正確。 領導作為最後的決策者,絕不應該凡事只經過他一個人大腦的思考和過濾,而應經過不同角度的碰撞,這樣得出的結論才更成熟,更經得起考驗。 隱惡揚善是執兩用中在對待具體人和事的原則。 隱惡就是對於惡劣的、邪惡的儘量隱匿、消除它的不良影響,而對於善良的、正直的、高尚的,就要大大宣揚,引導人們走向正道。

  7. “君子不可小,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出自《論語·衛靈公》,意思是君子不可以用小事來察知,卻可以接受重任;小人不可以承擔重任,卻可以用小事來察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