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3月1日 · 45歲退休,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詹長文世界華人保險教育訓練機構講師)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19 年 3 月 1 日. 0. 917. 退休,這是我們常聽到的一個詞,也是人生中一件重要的大事。 那麼,我們該怎麼理解退休? 是從原來的工作崗位中退下來,什麼都不做嗎? 我認為,退休不是結束工作如此簡單,而是從原來的工作崗位中退下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或喜歡的工作。 想要45歲退休,有5件事要「趕快」做. 年輕時,我曾認真地思考了退休前以及退休後的生活,且最終定下了一個明確的目標——45歲退休,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這個目標很簡單,也有一點瘋狂,但具體要怎麼去實現呢? 1.趕快學習: 對於訂下的目標,要想實現,必然有時間限制。

  2. 2024年5月1日 · 本期火線話題邀請到東吳大學教務長暨財務工程與精算數學系教授芳書,從4個問題解析現象背後的因素,並點出保險業務員應當把握的契機。 從世界經濟局勢、監理機關、保險公司與業務員、民眾4個角度來分析歸納總保費收入逐年下滑原因。 臺灣保險業總保費收入逐年下滑的趨勢,顯示了產業正面臨一系列複雜的挑戰。 這些挑戰既有全球性的經濟因素,也包括監理政策與市場狀況的變化。 可從以下4個面向來進一步深入探討影響臺灣保險市場的主要因素,包括: 世界經濟局勢. 近年來,全球經濟環境變得極為動盪。 首先,貿易戰對全球貿易流動和投資信心產生了顯著影響,特別是在美中兩大經濟體之間摩擦不斷升級的背景下。 無獨有偶,多處地區政治不穩定,如中東地區的政治緊張以及其他地緣政治事件,都在全球範圍內增加了不確定性。

  3. 2021年10月1日 · 本篇火線話題邀請到東吳大學財務工程與精算數學系主任詹芳書為我們分享他對於目前熱門的投資型保單商機觀察。 1.您認為投資型保單於今年為何熱賣? 我認為主要有4項原因:近0利率環境、投資市場熱絡、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及2020年7月1日的門檻法則上路(儲蓄險的吸引力相較於過去下滑)。 0利率環境: 美國聯準會(Fed)自2020年3月美國爆發第一波新冠疫情以來,為了拯救股市,施行無上限量化寬鬆政策,緊急降息 6 碼,將利率從 1.5~1.75%連續降至 0~0.25%,低利率政策維持至今。 對照物價膨脹的速度,許多高資產客戶傾向將資產轉移至更有吸引力的投資標的。 今年新臺幣一年期的定存利率0.785%、美元定存0.2%。

  4. 2019年11月1日 · 劉育東教授,是一位名建築師,哈佛大學建築博士、麻省理工學院共同博士研究,他把臺灣建築帶進世界舞台,其建築作品在兩岸、東京、米蘭、倫敦、首爾等知名雜誌上刊登,並接受過美聯社、法國M6、NHK、Discovery等媒體專訪。 劉育東教授於一九九九年創立交大建築研究所,受邀擔任哈佛、奧斯陸、智利、以色列理工、羅馬、北大之客座教授;並自同年起,陸續邀請Peter Eisenman、安藤忠雄、伊東豊雄、Zaha Hadid、SOM、Frank Gehry等建築大師到臺灣進行建築計畫。 在2019國際龍獎IDA年會上,劉育東教授以本次IDA大會主題「穩.勁」延伸,與建築之間進行連結。 劉育東教授指出,保險是服務客戶,而建築也是服務客戶(業者),而保險關乎人群,建築也關乎人群,兩者有著共同的基礎。

  5. 2018年7月1日 · 保險業界一直有所謂的新人「黃金90天」,意指新人在進入保險業的九十天內,所被建立與培養的觀念及習慣,會徹底關係到業務人員的塑型及職涯發展狀況。. 「無規矩不能成方圓」,正確價值觀及良好習慣猶如尺規,雖然無尺規依然能畫方畫圓,但是畫出來的 ...

  6. 2019年8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19 年 8 月 1 日. 1152. 0. 自認沒有任何保險從業優勢的李德鴻,如今已是在富邦人壽服展單位成立一個子單位、一個孫單位的高級經理,轄下超過100位夥伴。 他憑藉的就是在面對問題,極力想辦法去解決或是尋求更好方式的態度,以及面對市場變化的高度敏銳度。 李德鴻從一九九三年加入保險業,從業至今二十七年,初入行業是進入國泰人壽擔任主任管理職。 由於李德鴻具有大專學歷,在當時國泰人壽的制度是只要通過考核,公司就會分派業務人員給予其管理。

  7. 2018年5月1日 ·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專任副教授. 本期專欄我認為有一關鍵議題值得討論——「保險業是否該重新認識他的年輕客戶 」這是在數位金融時代,以及進入金融科技時代的當口,保險業者必須要重視的未來關鍵課題。 比較需要擔憂的是,目前金融業的經營者絕大多數都不是年輕人,他們距離年輕已有一段距離,過去他們在養成教育或是成為主管的過程中,面對的都是現在已經很成熟的客戶群體,再隨著成為主管,圍繞在他們身邊的人,也都是跟他們差不多的人。 就好比在職場中,30歲進入公司從基層開始做起、35歲當上了基層主管、40歲坐上了部門經理、45歲可能當上協理或副總經理,到了50歲時掌握了公司很多的決策權,身邊的人基本上都沒有換,共同決策者幾乎都是同一群人,但是面對的客戶卻是一直改變。 決策者看不到下一個世代的樣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