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李蘭娟 (1947年9月13日 — ),女, 浙江 紹興 人,中國 傳染病學 專家,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 , 浙江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教授、主任醫師、 博士生導師 。 現任 傳染病 診治 國家重點實驗室 主任、國家傳染病學重點學科、 211 建設學科學術帶頭人、 浙江省傳染病重點實驗室 主任。 她和團隊研發了 李氏人工肝 系統,廣泛用於維持 急性肝衰竭 患者的生命,並且因在抗擊 SARS 、 H1N1 、 H7N9 等流行病中發揮的作用而獲得多個國家獎項。 其夫為另一中國工程院院士 鄭樹森 [1] 。 生平 [ 編輯] 早年經歷 [ 編輯] 李蘭娟原籍 蕭山區 進化鎮 下畈底村 [2] 。 1947年,李蘭娟出生於 紹興縣 夏履鎮 夏履橋村 。

  2. 李兰娟 (1947年9月13日 — ),女, 浙江 绍兴 人,中国 传染病学 专家,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 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教授、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 现任 传染病 诊治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主任、国家传染病学重点学科、 211 建设学科学术带头人、 浙江省传染病重点实验室 主任。 她和团队研发了 李氏人工肝 系统,广泛用于维持 急性肝衰竭 患者的生命,并且因在抗击 SARS 、 H1N1 、 H7N9 等流行病中发挥的作用而获得多个国家奖项。 其夫为另一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树森 [1] 。 生平. 早年经历. 李兰娟原籍 萧山区 进化镇 下畈底村 [2] 。 1947年,李兰娟出生于 绍兴县 夏履镇 夏履桥村 。

  3. 中文名. 李蘭娟.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浙江省紹興市. 出生日期. 1947年09月13日. 畢業院校. 浙江醫科大學(現浙江大學醫學院) 職 業. 教學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 傳染病學 》《 感染病學 》《人感染H7N9禽流感》 主要成就. 200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三八紅旗手. 丈 夫. 鄭樹森 [6] 性 別. 女.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目錄. 1 早期經歷. 2 工作履歷. 3 主要成就.

  4. 2020年4月20日 · 李蘭娟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的身份去武漢調查不明原因肺炎是1月18日武漢新增確診病例終於歸零是3月18日整整兩個月李蘭娟的生活重心全是武漢這原本並不是一座浙江人熟悉的城市這原本也不會是一位73歲院士的日常但跨過了生死門的武漢會記住李蘭娟的名字停擺已久的武漢終於在4月8日解封」,大多數外地馳援的醫務工作者陸續返回家鄉但李蘭娟仍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 她從2月2日就進駐這家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每天去會診。 3月25日這天,湖北省衛健委公佈的疫情數據顯示,全省現有重症1050宗、危重症318宗,均在定點醫療機構接受隔離治療。 在李蘭娟看來,當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總數降到1000宗以下時,武漢本地的醫院就有能力全部接手了,那時她才能回杭州。

  5. 李兰娟.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浙江省绍兴市. 出生日期. 1947年09月13日. 毕业院校. 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 职 业. 教学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 传染病学 》《 感染病学 》《人感染H7N9禽流感》 主要成就. 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 丈 夫. 郑树森 [6] 性 别. 女.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目录. 1 早期经历.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20年2月28日 · 1993年李蘭娟擔任浙江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之職隨後而來的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一院教授衛生部傳染病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浙江省衛生廳廳長黨組書記……越來越多的名譽附加到了她的身上但是至始至終她想要的都只是成為一名治病救人的醫生」。 此次出征武漢她說:「這場戰役不成功,我們就不撤兵! 」為此年逾古稀的她拼到一天只睡3個小時,其餘時間她都在用自己渾身的腦力和體力與疫情爭分奪秒。 被記者採訪時她還語調輕鬆地說道「沒問題睡得好,你放心好了」、「其實我身體還是蠻好的」。 可是任誰在每天高強度的工作下,還只休息3個小時都會吃不消,所有人都在關心她的身體時,她最關心的是病人以及該如何戰勝疫情。 【相關圖輯】首批馳援湖北的神奇醫療隊 30天零感染 珍貴影像曝光(點圖放大瀏覽)↓↓↓.

  8. 2020年11月8日 · 2020-11-08.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丁春麗 濟南報道7日第四屆世界生命科技大會暨第七屆樹蘭醫學獎頒獎大會在山東濟南舉行近30位院士千餘名國內外醫學界科技界精英人士齊聚泉城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在報告中建議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5G互聯網等新科技應用支撐疫情防控她認為中國一定不會再發生新冠疫情大流行。 AI大數據技術助監測篩查. 李蘭娟院士說,AI+大數據+5G+互聯網全流程助力支撐抗擊疫情,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監測、分析、病毒溯源等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支撐作用,同時在支撐科技防疫、預警防控方面也大有作為。 人工智能在抗病毒藥物的篩選中就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李蘭娟研究團隊採用人工智能算法,從151個上市藥物中篩選出5個老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