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5月21日 · 2004 由四名律師兼立法會議員組成的45 條關注組」,再吸納學者等專業人士組成的公民黨往往被視為代表中產利益的黨派其黨魁梁家傑既是資深大律師亦是立法會議員他對中產的描述是:「有一定收入水平學歷高會關心社會政治

    • 這世界有兩種人:目的論者、過程論者
    • 台灣的教育體制,偏重培養目的論者
    • 每個人都應該培養「創業家精神」:從失敗中學習的能力
    • 你永遠不會走在通往目標的直線,只能順著市場調整方向

    毛前輩說道,他和幾位朋友包括李開復、王石等前輩討論,他們最後得出一個結論,認為這世界上可以分成兩種人,一種是「目的論者」另一種則是「過程論者」。堅信目的論的這群人,他們認為一但付出時間成本,就非得獲得東西,例如:學歷、職位、名聲、成就等,並且得到後絕對不能喪失,不然所追求的一切都是白搭。那麼過程論者的信仰是什麼呢?過程論者堅信生命不惜,他們相信每一次的挑戰都是在追求單位的「人生價值密度」,訂好階段性目標後,不論犧牲的是什麼,過程的學習和實踐才是最寶貴的,所以這種人,做事不會為了達成而達成。 在體制內,大家嘲諷那些名校休學的人腦袋不清楚、取笑那群麥肯錫的高管辭職追夢,但其實有些時候這群人才是腦袋最清楚的,因為每個人的想法都無法被他人左右,只有自己知道要的是什麼。的確,你可以說目的論者很現實;過...

    聽完這個理論,我試著以我個人的求學經驗,來回顧台灣的教育體制,為何許多人總在批評台灣的教育制度呢?批評現在的學生大多只是追求一張光鮮亮麗的履歷?是否從小到大,社會和家人都一直在灌輸我們一個「真理」,把書讀好、念名校、 GPA 維持 4 以上,你的履歷上就會有個「高材生」認證,但是這些認證,真的有符合未來的產業、趨勢嗎?甚至捫心自問,這是你未來想走的路嗎?還是這些認證,只是因為風險最低,有個好學歷至少將來找份工作不是件難事,倘若想創業、追逐夢想,也請先把學歷拿到,因為即使在創業、逐夢的過程中失敗了,至少還能找份穩當的工作。久而久之,看似最標準的成功捷徑不外乎就是讀好書、在名號響亮的外商公司上班、求個穩定的公職過一輩子,這樣想想,是否台灣從小到大的教育體制,都是在培育一群「目的論者」呢?如果仔細...

    小米創辦人雷軍前輩曾說過一句話:「創業,就是要做一頭站在風口上的豬,風口站對了,豬也可以飛起來。」這句話可真還害慘了一半以上的「豬」,並非每個人都適合創業,創業的初衷也不是在追逐風口,我深信的理論是,不論是目的論者還是過程論者,都應該培養「創業家精神」。 有幸今年去了一趟矽谷學習,在矽谷,不教成功的大道理,而是教如何從失敗、犯錯中學習,培養真正的「創業家精神」,在跌跤後快速地找出下一步,面對失敗,突破失敗。是我認為台灣最該具備,卻最缺少的特質,這也是從現有的學校延伸至業界的教育硬傷。 為什麼每個人都該具備創業家精神?因為成功的背後,總是充滿著無數的挫折和失敗,成功的人會找方法,不怕再次錯誤地去解決;失敗者則是被失敗受限,戰戰兢兢,永遠怨天尤人,等著被時代淘汰。沒有一步登天的成功,只有克服失敗...

    創業的關鍵在於從 0 到 1 的過程,開拓市場好比在駕馭風帆,市場是風,船帆是你的產品,你永遠不會走在通往岸上的直線,而是不停的更改航線(不停地失敗),順著市場調整船帆行進的方向,人生何嘗不是跟創業一樣呢? 失敗的重要性在於,每次航線的修正都要能強化船帆、精進掌舵手的實力。不論是否為創業家,我認為每個人都應培養這樣的思維。 還記得,多年前有位前輩和我說道:「成功從來不是一蹴可幾的,台灣社會漸漸喪失了接受失敗的韌性與挑戰失敗的勇氣。對於國家的整體風氣十分可惜。」再次回想著別有一番感受。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我看來「學」就是學習、嘗試失敗,「思」就是事後的檢討與改善。當你盲目嘗試失敗,窮盡各種方法,卻不曾試著靜下來檢討思考,就是「罔」;若在一次失敗後,不斷檢討自己,卻提不起勇氣再次嘗...

  2. 2016年7月7日 · 梁文傑說明研究這項領域的專家在台灣並不多見因為台灣鮮少舉辦國際大型運動賽事盛行的職業運動發展未成熟學界體育系也不針對奧運或世界盃等運動經濟學研究。 當政府 想要舉辦大型活動 時, 會用華麗的預估數字迷幻世人目光 ,譬如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申辦聽障奧運時,顧問公司稱會有 2、30 萬人觀看、達成 400 億元經濟效果;台中市近期舉辦花博,市府也宣稱有 435 億的經濟效益。 梁文傑指出, 事後應該將所有數據拿來做對比檢證 ,而非在事前用預估或猜測的方式, 否則未經過驗證的數字經由政府一公告 , 也只能由公部門說了算 。 拿錢換名聲:辦奧運就是打腫臉充胖子. 國家舉辦奧運需遵守奧委會規範,例如場館建設、奧運村大小都受限制,梁文傑提出台北市想舉辦奧運的假設,那至少要投入半個中山區這麼大的範圍。

  3. 2021年7月6日 · 老派智慧3:做自己覺得對的事. 「做自己覺得對的事,永遠不會錯。. 圖片來源:《高年級實習生》劇照. 茱兒曾問過班:「為什麼你總是可以在對的時間說對的話?. 」班回答:「做自己覺得對的事情,就絕對不會做錯。. 遇到挫折時,人們大多時候會選擇妥協 ...

  4. 2017年10月25日 · 我們現在給的每一個建議,對三十年前的人們會造成什麼影響? 其實我們都沒有辦法替另外一個人的人生負責。 有時候,對我來說是好的做法,對別人來說卻可能導致最糟的結果。 人生是一趟沒有辦法回頭的旅程,電影裡的主角們和我們一樣,無論是那三位少年,或是三十年前的浪矢爺爺,在替陌生人解憂的時候,都非常懊惱,深怕自己給了錯誤的建議,誤了對方的人生。 可是主角們還是那麼努力地思考,想辦法給出最有幫助的答案,這是一種愛,雖然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是我真心地希望你得到幸福。 信裡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充滿了愛,也乘載了兩個人之間的信任。 人活著的每分每秒,都是選擇. 我們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斥著大大小小的選擇。 早餐要吃吐司還是飯糰,要搭捷運還是公車去上班,或是,我們到底該追求夢想,還是向現實妥協?

  5. 2018年4月3日 · 今天是世界上第一支手機發布的 45 週年紀念日! 自從 2007 年 iPhone 發布以來,整個世界的手機生態遭逢時代轉捩點,大家其實都快要想不起來過去那個 Sony Ericsson 獨佔的情景,到底是什麼樣子了。 世界上第一支手機,出自我們都快要遺忘的 Motorola 世上第一支手機發明於 1973 年,發明者 Martin Cooper ...

  6. 2016年12月22日 · 簡單生活節的策劃人是中子創新執行長張培仁,在流行音樂圈內打滾二十多年,是極為資深的業界大人物。 過去,台灣一直是華人流行音樂的大本營,但唱片業沒落後,地位大為動搖。 他開始思考:當台灣的音樂不再居領頭羊地位,還剩下什麼來和國際競爭? 觀察了兩岸三地的市場後,他得出的結果是:「生活風格」。 他明白,所謂的文化產業經營,是創造出當代、當地的文化特色,進而輸出這種生活風格。 於是,他策劃了簡單生活節,替華山帶來了極佳的人潮和消費量,同時,也看見了華山這個文創園區所蘊含的能量。 身為音樂人,一直以來他推動了許多流行與獨立歌手登上舞台,而今,他想創造出一個能廣納各種音樂風格的展演廳。 張培仁發現再製酒作業場的方正格局、內部挑高8米的設計,以及沒有高大樑柱阻礙視線的規劃,相當適合做為音樂表演場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