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18日 · 近日網上流傳一段短片,一名女乘客支付的士車資時,獲司機找贖一張寫滿字句的20元紙幣,當場表示不接受並要求司機換過一張,惟司機拒絕更換且稱非自己所寫,斥該名乘客不得拒收,二人遂於車廂內發生口角。 的士司機︰「關我咩事,又唔係我寫落去」 根據影片內容,對於女乘客拒收 塗污的鈔票時,的士司機 激動地表示對方無理取鬧,稱「關我咩事,又唔係我寫落去」、「妳係冇權拒絕接受我呢張銀紙」、「係冇法律依據」等等;女乘客則企硬不接受,強調:「你找畀我㗎喎,梗係唔接受! 最終二人均聲稱要報案處理,而片中亦聽到有人一度撥打999,但換來的竟是︰「 現時線路非常繁忙 ,中心人員會盡快接聽來電。 市民有需要時,亦可致電就近警署熱線……」 影片上傳後,廣受網民熱烈討論。

  2. 2021年5月26日 · 友人匯君兄早前分享美國通脹升至4.2%聯儲局加息壓力增加息率令整個環境變化年青人還不睇路」(或不懂睇路),這類新聞相信會愈來愈多。 Elon Musk點石成金,今天出個twitter推這隻幣,後天出個twitter推倒它,市場就跟着炒。 他說入了,大升,你追買,之後他說走了,大跌,大家還在封他是神。 此刻想到《寒戰》梁家輝對ICAC調查員說了一句:「你老闆……心地唔好呀」。 【本文獲作者 止凡 授權轉載】 =====.

  3. 2023年5月17日 · 1.憤怒情緒轉換成引擎. 書中提到,當人們生氣時,往往沒有辦法冷靜地思考,學會控制情緒。 但事實上,生氣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要學會辨別自己的情緒,並通過適當的方式表達出來。 有些人可能會將不安、憤怒、焦慮等情緒混為一談,這樣會讓自己更加困惑,要學會區分這些情緒,才能找到真正想表達的情緒,實現更好的溝通和自我表達。 亦注意不要掉入「生個氣就心想事成的陷阱」,以情緒威迫其他人順從。 當遇上無法理解的人,他們做事的方法令人看似錯誤,但別人做事其實不是「不對」,只是和自己不同,亦不要指出別人必須怎樣做。 把憤怒情緒轉換成引擎,才能讓自己脫離整天無謂地的生氣局面。 轉化為推動自己實現目標的力量。 2.養成「不怒體質」的方法. 從生理上而言,要先解決睡眠不足、為事情加上優先順序、多做運動、吃飯找回動力等。

  4. 2019年2月10日 · 理財資訊. 發布時間: 2019/02/10 15:00. 分享: 理財習慣差,有可能導致破產,甚至與家人關係破裂。 有指本港年輕人理財能力薄弱,破產情況亦趨年輕化! 有理財機構發現,年輕人欠債求助、需申請破產的個案上升,約3成求助屬19至39歲群組。 破產原因:失業、超支及過度信貸. 據破產管理署資料,去年申請破產總人數中,30歲或以下人士佔15.76%。 破產原因首3位分別是失業、超支及過度信貸,分別佔36.1%、32.2%及9.25%。 過度消費及信貸是欠債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年輕的破產個案年僅18歲,除了過度消費而令債台高築、年輕人與家人關係差找不到支援、網上財務及中介公司氾濫,亦是令情況嚴重惡化的原因。

  5. 2018年10月9日 · 數據分析平台Cloudbreakr 就以影響力指數及粉絲總數等為KOL打分,近日在娛樂新聞頻曝光的單文柔也擠身本港五大KOL。 以本港十大KOL計,你又識得幾多個? 根據網紅數據分析平台Cloudbreakr的資料,香港第一名的KOL是Liz 리즈。 相對其他排名的KOL來說,她的粉絲總數不是最多,但影響力則是第一。 而Cloudbreakr的影響力指數是根據KOL與粉絲互動及其增長率和表現計算的。 榜上有名的大多都是藝人如李亞男、單文柔及麥美恩等,他們擁有較高的知名度,粉絲的數目都較普通的KOL多。 其他的KOL主要為YouTuber,利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的事情。 現在大部分的KOL的主要收入是不同品牌的廣告,廣告商會根據粉絲的數量及按讚的數,而去選出適合的KOL。

  6. 2021年8月4日 · 在日常生活中尋找老師. 投資不一定要上坊間數萬元的投資課程,而且對新手而言,一開始付出數萬元上投資課程的成本實在太高。 事實上,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好老師,你可以觀察身邊投資持續獲利或失利的人,觀察及分析他們的投資方法。 在科技發達的年代,要學習投資的相關知識的渠道亦有很多。 3. 因應投資目標 制定投資組合. Mila分享,剛學習投資時由於資金不多,所以當時只有將所有資本投資1隻股票。 但她提醒投資者要了解個人投資特質,例如將所有資金只購買1隻股票,會令你有很大的心理壓力的話,你便不適合投資單一股份。 你可以用ETF或將資金分散在數隻優質股上,其心理壓力會較小。 【靠自己更自在 女性財政獨立好處多 : 按此 】 4. 建立投資筆記 定期檢討.

  7. 2021年12月10日 · J Lou笑言媽媽是個傳統的母親,當初開始拍YouTube時,雖然媽媽沒有反對,但也沒有支持。 由於父母都是生意人,感受過事業不穩定的時候,因此不希望J Lou有一樣的人生。 「在我成長期(媽媽)不斷提醒我長大後要做醫生或律師,要找一些穩定的工作做。 YouTuber工作不穩定,有機會沒有收入,需要靠做副業維持,但亦有機會薪酬可達6位數字。 J Lou直言,在網上可以找到醫生薪酬的統計數字,但做YouTube或Instagram是一個新職業,網上不會有這些數字,所以有時她也要說服媽媽自己現在做的工作也是一份「正當」職業。 未畢業已儲錢搬出來住. 香港租金昂貴,打工仔都未必人人有能力搬出來自住,何況是個大學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