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3月10日 · 由劉德華飾演的和尚了因,因為朋友小翠之死為而追捕逃犯孫果,在斷崖上極度悲憤而誤殺小鳥,看到因果,因此成了「大隻佬」,展開他的尋找開悟之旅。 其實小翠為和尚療傷時,和尚已動凡心,生了業慾。 而且這個和尚看到的因果,卻只是看到壞的一面,一直執著看不到善的因果,在不見全然的情況下,他的因果律,反而造就一套個人的宿命觀,結果愈纏愈緊,終不能解脫。 《大隻佬》的三種執念隨著《大隻佬》登場演出的業,有三種。 第一種業,是活於當下的這個大隻佬明星,在與杜韋(杜琪峯及韋家輝)合成三位一體時,由《暗戰》(1999)至《瘦身男女》(2001),已種下利用特技化裝來玩「業隨身」之因果遊戲,而且肯定這套《大隻佬》未到果期,只不過是當下輪迴的一個中途站罷了,應該陸續有來,成為他們三位一睇的戲種。

  2. 2020年8月31日 · Google. 據說早陣子馮德倫有意重拍英雄本色》(1967),並已購得龍剛版本的版權只是後來計劃觸礁了由鄭伊健與馮德倫主演的天行者》,卻恰巧似在呼應龍剛的英雄本色》。 《天行者》的序幕,是黑幫人物葉秋刑滿出獄;而《英雄本色》的故事就以慣匪李卓雄假釋開始。 李卓雄出獄後,決定不再涉足江湖,可是呂探長卻認定他賊性難改。 這一點跟《天行者》的宋警司(方中信飾)對葉秋的看法如出一轍。 電影找鄭伊健來飾演葉秋,似有意呼應《古惑仔》系列,或者數年前的《九龍冰室》,說的都是正式告別「古惑仔」身份的故事。 對葉秋來說,黑幫首領雄哥(狄龍飾)某程度上扮演了代父的角色。 如果說他們的關係好像父子,那麼鬼仔(馮德倫飾)亦可視為葉秋的同門義弟。

  3. 2015年6月21日 · 首頁簡介作者. 為九六蠱惑片潮作結. 搜尋. Google. 蠱惑仔風潮過去,一輪衝鋒前仆後繼,九個多月生產了十一齣蠱惑仔片。 一句惡貫滿盈以黑當白,或是正氣凜然地有黑反黑,能否概括這個九六大潮流? 表面蠱惑,暗裡是對電影工業寄托. 《古惑仔》系列的成功,與其說是江湖片題材的突然中興,不如說是一趟市場觸覺勝利:卡士起用正在冒升的青春偶像、題材取自年青人流行讀物、節奏以快打慢、拍攝效率超高速又專業,簡直是青春片的變奏。

  4. 2008年2月1日 · 小狄受欺壓幻想出長江7號」。小狄爸對飛碟及外星狗的視而不見也有了說明 因為一切都是子虛烏有嘛。小狄第一次帶「長江7號」回學校顯威風,是虛;第二次同樣是虛。連小狄爸的死也是一場夢幻,所以一覺醒來他便「活」過了了。

  5. 2022年1月25日 · Google. 自《英雄本色》(1986)開始,香港的所謂英雄,成為了港產片中黑社會頭目的化名。 多年來,鮮明的英雄形象首選周潤發飾演的Mark哥,觀眾從他的野心,他的俠義精神,以至. 他對兄弟的情義,奠定了港產電影中的英雄形象。 吳宇森於《英雄本色》中找來龍當豪哥,這個老大角色極重情義,但已再無野心,只想退隠江湖。 《刺馬》中的馬新貽大相逕庭,龍只是繼續飾演他擅長的大俠角色,貫徹著邵氏時代的形象。 事實上,當年張徹(吳宇森是他的徒弟,也是《刺馬》的副導演)也借用了龍的俠義形象,使馬新貽不致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奸角,要到勾義嫂後才彰顯他的邪惡,明顯地,張徹特意顛覆龍的英雄形象。 現在回看,張徹雖有顛覆的意圖,卻未能盡顯英雄主義的複雜性。

  6. 2006年12月1日 · 在宋警司的反恐邏輯中,葉秋不可能是好人,曾經是黑道,一輩子都是黑道。 葉秋最後為鬼仔安排了救贖,讓他有機會重新做人;而宋警司的反恐思維,卻間接害死了基。 《英雄本色》(1967)的李卓雄最終被判了罪,在法庭之外,呂探長與麥主任分別代表敵視與同情釋囚的兩種觀點,無法達成共識,各自朝著相反的方向離去。 《天行者》的宋警司與「博士」則在醫院門外相遇,宋警司在「博士」手下的槍口下,軟化了敵視的立場,放了葉秋一馬。 葉秋就在「博士」的幫助下,得以成功脫身。 《天行者》儘管不乏臥底與仇殺,也有對狗仔隊的尖刻挖苦(當鬼仔的手下在法院門外遇害時,狗仔隊一擁而上拍照猶如餓狗),但可算是在近年警匪片類型中另闢蹊徑。

  7. 2017年7月7日 · Google. 這部韓國電影的香港中文譯名有點古怪:「燥底」是廣東話脾氣暴躁之意,「師兄」是對警察的俗稱。 譯名雖然奇怪,但意思頗為準確,本片是很紮實的警匪片,飛車及動作場面更見心思。 故事講述暴躁警員徐道哲(黃晸玟飾)與蠻橫富二代趙泰晤(劉亞仁飾)之間的交鋒。 道哲嫉惡如仇,有時查案手法過火。 他調查一名失業司機在某大財團總部跳樓自殺的案件,發現很多疑點,矛頭直指財團總裁兒子趙泰晤。 道哲懷疑泰晤襲擊司機再布局掩飾罪行,但當他欲進一步調查時,遇上很大阻力。 道哲窮追不捨,終於找到案件的重要證人。 泰晤落荒而逃時遇上道哲的追擊,兩人在眾目睽睽的鬧市展開殘酷的搏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