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6月29日 · 麥當雄傾力推出兩集《歲月風雲》(《上海皇帝》及《霸天下》)的野心,顯然是企圖藉着歷史格局的擴大(由戰後香港擴至整個中國近代史),為梟片類型注入新血,向政治寓言及史詩的方向過渡。

  2. 2015年9月14日 · 《同命鴛鴦》(1960)是長城出品的名作,由朱石麟導演,長城的當家女星夏夢主演,影片改編自福建莆仙戲《團圚之後》,《同命鴛鴦》是徹頭徹尾的悲劇。 關於本片的藝術成就、 戲劇結構和悲劇意識,可參舒琪先生的章〈《同命鴛鴦》的悲劇成份〉(《戰後國、 粤語片比較研究:朱石麟,秦劍等作品回顧》,頁70-73)。 筆者只就悲劇一點作些許申論。 《同命鴛鴦》的悲劇性一方面來自封建儒家的道德觀念,令一個表面上體現了忠孝節義的家庭落入徹底崩潰的局面,另一方面影片體現了神秘的天意、 命運的無常,正如片名暗示兩代男女面對同一的悲慘命途。 王國維在《〈紅樓夢〉評論》中借用叔本華的悲劇學説,指出悲劇有三種之別,一是極惡之人交構,二是盲目的運命,三是普通之境遇,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

  3. 2017年7月19日 · 回歸早期,社會起伏如坐過山車般,儘管仍有周星馳的《少林足球》、《功夫》給大眾製造由谷底反彈的市井英雄,但整體人心低落,見諸香港電影,更多出現是失落悲絕的英雄(代表作有杜琪峰的《真心英雄》、《非常突然》、《柔道龍虎榜》等 ...

  4. 2015年7月2日 · 主演:許素瑩、王正方、鄭智雄、許培、邱蓮心;出品:香港鳳凰影業公司. 如何拍一套反映時代的電影. 當張松柏(王正方飾)對著阿瑩(許素瑩飾)說:「我想拍一套反映這時代的電影,不然的話,許多年以後,人家都不知我們存在過。 」這句對白當然有點直接露骨,可是導演方育平這部《半邊人》似乎艱難地做到了—哪怕「成功」在此的意思難免有點迂迴。 《半邊人》講述對生活及現實諸多不滿的賣魚女阿瑩,透過跟從張松柏學習戲劇,受到藝術洗滌和提升,到最後既實現對自身的要求,亦能與一直以來羞於啟齒的身份和解。 驟眼看,故事簡單一如電影的風格本身—低度的戲劇性、靜態的鏡頭運動及場面調度、大量街市、公共屋邨、街頭漫步等實景。

  5. 2020年8月31日 · 鄭伊健與馮德倫主演的《天行者》,卻恰巧似在呼應龍剛的《英雄本色》。《天行者》的序幕,是黑幫人物葉秋刑滿出獄;而《英雄本色》的故事就以慣匪李卓雄假釋開始。李卓雄出獄後,決定不再涉足江湖,可是呂探長卻認定他賊性難改。

  6. 《麻雀王》是要跟自己的師弟鬥,杜汶澤贏了第一屆,之後多屆都是師弟贏。 兩再對決時,杜汶澤抱著讓給師弟的心態,雖然在賭檯上輸了,但他重新贏得自己老婆、女兒、女婿,並顯示對方是資本主義的怪物,重新定義甚麼是人生的贏,怎樣才是真正的賭王。 這在香港的賭片及價值觀中很難出現,講出來都不會有人相信。 但在這個小鎮,一個沒那麼物質化的城市,講杜汶澤的千帆過盡,由他講出「輸就是贏」,我又覺得電影能做到,而不會太過虛假。 回應紀陶,華語電影下一條出路,是用儒家面對主旋律的時候,以前香港是中原「禮失而求諸野」中的「野」,現在馬來西亞那邊導演的創作思維才是那個「野」。

  7. 2011年6月8日 · 影評人談《怪談》之三:眼看、耳聞、未完之完. 作者 editor 2011-06-08. 紀(紀陶,說影再生花《怪談》策劃、資深創作人及影評人). 政恆,說影再生花《同流者》策劃、作家及影評人). 登(登徒,說影再生花《寂寞的妻子》策劃). 整理:單志民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