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22日 · 漢雅軒(Hanart TZ Gallery)在本屆聚焦於「山水」此一傳統主題,呈現曹曉陽、陳福善、在東、邱世華、王冬齡、徐龍森、力等藝術家何以從不同角度與手法詮釋山水。

  2. 2023年3月20日 · 藝術觀點. 鄭成功肖像之謎:從上官周《晚笑堂畫傳》人物畫像談起. 歷來流傳甚廣的一幅「成功之肖像」,披頭散髮、手持雙劍,造型十分特殊,與文臣或武官形象的鄭成功像差異甚大。. 過去即有學者質疑其恐非鄭成功之形象。. 事實上,這幅「披髮仗劍 ...

  3. 2022年6月13日 · 這片春意也吹到國立新美術館、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與東京國立博物館當中,透過畫作一探自然與精神交織的粉白世界。. 禹彤. 2022.06.13. 它是夏日躁動前的一片純淨,是二戰激發民族情緒的催化劑,是新年新希望的寄託儀式。. 櫻花,瀰漫在春天各個 ...

    • 鄭伊健1
    • 鄭伊健2
    • 鄭伊健3
    • 鄭伊健4
    • 鄭伊健5
  4. NT$1380. Grilled USDA Angus Rib Eye Steak and Anchovy Cream served Balsamic Vinegar Salad and Fresh Fries. New. ※ 主餐加價升級$240. 典藏手工麵包 / 主廚湯品 / 鮮脆沙拉 / 典藏手工甜點 /飲品 (5選一) 咖啡、紅茶、奶茶、蜂蜜蘋果醋、可口可樂.

    • 「『未知』的狀態,是我持續創作與冒險的動機。」——菲利達・巴洛(Phyllida Barlow)
    • 「挑戰即是適者生存」—— 安娜・貝拉・蓋革(Anna Bella Geiger)
    • 「我想傾吐出什麼,不從嘴,而是從腦中與心中。」——Nunung WS
    • 「我等了很久了。俗話說:『如果你等待巴士的話,巴士一定會來』我等了這個巴士將近一個世紀了」——卡門・埃雷拉(Carmen Herrera)
    • 「藝術是一場給藝術家與人們邀請,使我們進入豐富而無法預測的道路」——碧翠絲・岡薩雷斯(Beatriz González)
    • 「我感覺我這一生拼命地玩,因此不斷前行,不以為苦。」——三島喜美代(Mishima Kimiyo)

    踏入展場,傘狀巨型生物般的立體作品《隱蔽 2》(Undercover 2)野心勃勃得與展室比大。立足於21根高度不同的木材,並以鋼鐵支撐,頂部的橘紅布料與水泥土球形成不安定而強烈的俏皮。菲利達・巴洛(Phyllida Barlow)以紙箱、木板、珍珠板、泥土等經濟、易入手的工業原料為題材,暗自批判象徵權威傳統的大理石、鐵製雕像。 巴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焉、經濟尚未復甦的倫敦出生,對空襲後幾近瓦解的建築與瓦礫寄予強烈的感情。即使1960年代盛行觀念藝術、理論偏重的藝術評論,她沉浸在手作的熱情。用接近壓迫的大尺度,讓觀眾走在作品面面不一的作品表情,引發最直接的體驗感受。

    《巴西原住民 – 巴西外星人》(Brasil nativo – Brasil alienígena)作品內的九張明信片為巴西原住民Bororo族的日常生活寫照,與蓋革在自己家中模仿再現的樣子。明信片中的原住民生活安適理想,反而與當時1970年代在軍事獨裁政權下原住民飽受迫害,形成對比,並為征服者述說的故事,和以此奠基的巴西社會、殖民的歷史留下疑問。 蓋革用獨自的觀點創作,將60年以上的地理學、地政學、歷史研究闡明、形象化。她大學學習語言學,並受地理學家的丈夫佩德羅・平恰斯・蓋革Peidro Geiger影響,1960年代以後利用地圖、地形、字體排印的版畫與拼貼,從地理與政治的角度,探討母國巴西的身份。1987年與藝評家費爾南多・柯奇亞拉Fernando Cocchiarale著有《幾何學與無...

    Nunung WS生於印尼虔誠伊斯蘭教家庭,養成了她堅強自主的性格,並在高中畢業後立志成為藝術家。著眼於爪哇島的日常、建築與自然環境,並投身地區風俗、織品工藝、寺廟的研究20餘年。去除1960年代極簡藝術中,否定感情幻想、追求純粹色彩的成分,她定義了自己的色彩次元,注入豐富的情感與精神價值。對她來說,蘇門答臘島西部的米南佳保織物的紅、北部亞齊特區的織物的紅是完全不同的感情。以「色彩即使表現的總體」,在遵守伊斯蘭教禁止偶像崇崇拜的同時,她將他的所有情緒放入色塊裡保管收藏。 宮本和子,1960年代以紐約為活動據點,並擔任索爾・勒維特(Solomon “Sol” LeWitt)的助手。1972年參與由20名女性藝術家設立的非營利空間「A.I.R. Gallery」,是組織內唯一的黃種人女性。 《U...

    卡門・埃雷拉是本展中最年長的藝術家,出生於1915年古巴。在古巴專攻建築後,1939年因結婚移住紐約習畫。1950年代開始投入抽象繪畫,雖說創作與古巴、拉丁美洲關聯較少,卻對禪意思想感興趣而製作似和服狀的立體繪畫《京都(綠)》,1960年代起重視「作為建築而趨向抽象的雕刻」。埃雷拉鍾愛直線與完美角度,在不斷蛻變的藝術潮流下,她頑固地專求直線,就這樣畫了70餘年。 對她來說,印象最深的阻礙是一位藝廊女老闆跟她說:「妳的畫超越了許多藝術家,但我不能幫妳辦展,因為妳是女性」,她直到1984年舉辦人生第一次的回顧展。作品受評價時已是2005年,當時她已超過90歲,從此她的作品在藝術市場沸騰高漲。於105歲至今,仍活躍發表大型公共藝術。 幼時的米莉安・卡恩(Miriam Cahn)隨猶太人的父母漂泊於...

    岡薩雷斯的作品取材自新聞與雜誌媒體,將關於哥倫比亞的政治社會的文字轉化為圖像。「在底下嘆息」系列作品中,一者那著手機嘆息、一者用手巾掩鼻哀鳴,作品中鮮明意象來自新聞中頻繁報導哥倫比亞內戰,民眾悼念犧牲者的姿態。她將難以用言語表達的國家悲劇,用這種方式試圖摸索死者的記憶。 而在壁紙上反覆出現的剪影人物,肩上似乎乘載著大型行李徒步前進。這亦是經由媒體傳播的事實:2010年代後葉,政治經濟不穩的委瑞內拉人避難至哥倫比亞。他們背著床單或者洗衣機,走過河川與驚險街道。這也同時讓人想起1970年代,他們從內戰逃亡之際被威尼斯政府婉拒的過往。透過剪影,將個人的記憶與感情匿名化成普遍的縮影,亦批判至今懸而未解的國際問題。

    三島喜美代1950年代受抽象繪畫影響,於1960年代開始製作拼貼藝術。她的素材淨是海外雜誌、新聞、棉被、衣服、蚊帳、或者極容易錯過、被當成垃圾的各種物件,在立體物件中導入絹印、油彩、壓克力創作來追尋自我表現。 日本正值高度經濟成長時期時,氾濫的資訊情報令她感到不安慌恐,之後她開始著手製作陶製的新聞紙、電話簿與漫畫⋯⋯,如《作品92-N》,也自嘲自己「一生懸命的製造垃圾」。當時她測試了多重方法,仍無法將陶瓷變成薄薄的紙,直到有天吃烏龍麵時,發現了使用桿麵棍創作的可能並實驗成功,卻引來工藝界的不苟同,然而她依舊堅毅自信得完成屬於他自己的藝術。以陶瓷的重量、硬度與易碎性來表現資訊的稍縱即逝,如此具象、強調新聞資訊之後,或許也讓可以我們反思面對資訊的態度。 或許世界女性藝術家的成長背景與我們完全不同...

  5. 被遺忘的小狗》、《等待》(雙聯作)言說了奈良1990年代創作最核心的「孤獨又堅毅」、「反叛又渴望溫暖」的多重情感。 當中的主角更為日後風靡全球的「失眠夜」、「夢遊」系列的關鍵母體 ,在奈良的創作脈絡上具深遠意義。 作品描繪了身著棕色小狗服裝的孩童所處的兩個情境:一坐在紙盒中向外張望,彷彿以叛逆的眼神回應著外界的目光;另一趴在地面,順從地仰起腦袋,等待著點點關愛。 畫中的「紙盒」為其經典造型元素之一,身處紙盒中的小孩正如19歲因熱愛畫畫而隻身前往東京重考的奈良美智,在看似被遺忘在狹小的空間,倔強不屈地為內在的自我之聲積攢能量,使作品成為他從藝之初真實的心理寫照。

  6. 2020年8月31日 · 內涵美術館與多位藝術家合作的經驗談,如史戴爾(Hito Steyerl)、布萊德(James Bridle)、伊凡斯(Cécile B. Evans)、鄭曦然(Ian Cheng)、斯廷森(Jakob Kudsk Steensen)等,並將觸角持續對外延展,針對多位藝術家與專家學者進行訪談;透過這樣的

  1. 鄭伊健 相關

    廣告
  2. Uplifting Worship Music for Jesus. Worship Jesus together with FREE worship music that bring peace and hope. Sound of Heaven.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