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0月8日 · 這個英文稱為 Open Up 的平台,為青年提供網上的情緒支援服務,鼓勵年輕人以文字訊息分享心事,暢所欲言及解決情緒困擾。 「Open 噏」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及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支持,並由香港明愛、香港青年協會及香港小童群益會共同營運,是一個 24 小時的網上平台,希望為 11 至 35 歲的兒童及青年提供情緒支援服務。 平台鼓勵年青人運用文字訊息,透過社交媒體分享心事,一起面對來自學業、家庭、朋輩相處、工作等引致的情緒困擾;同時希望引起大眾關注年青人面對的壓力,理解他們的處境,給予支持和鼓勵。 「Open 噏」鼓勵年青人運用文字訊息,透過社交媒體分享心事,一起面對來自學業、家庭、朋輩相處、工作等引致的情緒困擾. 【其他報道】

  2. 2022年8月15日 · 近日南韓化學技術研究院(Kor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科學家研發出一種全新「自我修復」塗層材料,在陽光暴露下,就可在 30 分鐘內自動「癒合」。 「自我修復」這概念其實並非首次出現,以前科學家就曾以光熱染料(photothermal dye)開發出修護塗料,能吸收陽光轉化為熱能,再使塗層聚合物當中的化學鍵產生分解重組的反應,消除表面瑕疵。 不過這種方式對汽車刮痕修復的效果不理想,科學家使用不含碳的無機染料,需要大量的光能才能有反應,這種染料的顏色是不透明的,塗在車身上很有可能改變原本的顏色。

  3. 2020年5月25日 · 舒服的視覺享受. 看《歎息橋》確實是視覺的享受,它喜歡將畫面分成一半,男女各佔左右兩邊,看似是親密的關係,但當中又帶著「其實你唔知我諗乜」的控訴,似在訴說每個人其實也是獨立的個體,即使走在一起,也並非如「二合為一」的愛情。 另外,它大膽運用「留白」的視覺效果,每一幕均可當作 wallpaper 般使用。 說了這麼多值得欣賞的地方,也說說要彈的地方吧! 它的選角有少許敗筆,看著讓人難以投入,尤其是 Ken 陳奐仁的少年版(由黃定謙飾演),一個高大靚仔的 Ken,轉眼間變成了「矮一截」的陳奐仁,這反差確實太大了,更令筆者不禁懷疑 Ken 的過去是否有不為人知的秘密,或是受到甚麼酷刑對待過。

  4. 2017年6月19日 · ezone.hk 早前報道過,75 歲朱姓婆婆以 $1 賣紙皮,竟被食環署檢控無牌販賣。一直協助該名婆浪的東區區議員黎志強,除了早前為婆婆撰寫求情信外,今日約中午時份聯同兩位

  5. 2021年3月4日 · 以往也發生過不少因使用正在充電的電子產品之意外,近日,泰國一名獨居女教師疑在洗澡後,疑在手濕的情況下在床上使用充電中的 iPad,導致觸電身亡。 以往也發生過不少因使用正在充電的電子產品的意外. 一名獨居女教師疑在手濕的情況下使用充電中的 iPad 而觸電身亡. 陳屍家中多日才被發現. 據當地媒體報道,死者是一名 48 歲的英文老師,已離婚多年,生前與兩隻狗一同居於武里南府的住宅。 由於該名女教師連日來未有到校上課,校方曾打電話亦無人接聽,於是校方便馬上聯絡其家屬。 家屬接獲消息後,馬上前往其住所查看,發現屋外的木門未有上鎖,不過裡面的門卻緊鎖,最終需要破門而入。 一入內後,便馬上聞到一股腐臭味,便馬上報警。

  6. 2020年4月13日 · 要宣揚新冠肺炎防疫訊息,離不開建議市民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老生常談,但要怎樣表達才能讓人印象難忘呢,烏克蘭文化及資訊政策局就用了一個新舊交融的方法,就是邀得廣告公司 LOOMA 製作一套名為 #ArtOfQuarantine 的防疫廣告,將 9 幅舉世知名的名畫化身抗疫版本,來個二次創作,例如其中一幅是把達文西成名作「最後的晚餐」改為耶穌獨處版本,宣揚保持社交距離的重要性,另外一幅就是將米高安哲羅的「創造亞當」,教人使用洗手液潔手,讓手部及物件常保潔淨,減少沾染病毒及細菌。 至於其他「抗疫名畫」就包括了拉斐爾、馬格利特、達維特等不同年代的名畫家出品,基本上大家一看就會想起原作為何的,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花點時間細看吧。 烏克蘭「抗疫名畫」一覽: 達西文「抱銀鼠的女子」。

  7. 2019年2月18日 · 華為的新手機相信會在 MWC Barcelona 2019展會現身,但承東先向記者展示商用終端 CPE Pro。 它支援 4G 和 5G 雙模式,在 5G 網絡 3 秒便可下載 1GB 的高清影片;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