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閱讀歷史:成化帝與萬貴妃. 憲宗與萬貴妃. 這是一個明朝成化年間真實的宮廷愛情故事。. 女主角是萬貴妃 ,本名 萬貞兒 , 青州 諸城 人氏, 憲宗成化帝 的寵妃。. 生皇長子(未命名)。. 男主角就是明朝第八代皇帝憲宗 ,或作 成化帝 , 為明英宗的長子 ...

  2. 《入行論》中精進的修法有三種特點: ① 易理解,即詞句容易理解; ② 便於修,指所說法義容易憶念受持; ③ 最圓滿,即修習的方法最為完善。 本論主要按寂天菩薩的教授宣說引生精進的方便,此外雖也引用了其他論典,但都是作為前者的補充。 此中分四: ① 捨離障礙精進違緣; ② 修積順緣護助資糧; ③ 依上二緣發勤精進; ④ 由此身心堪能之理。 這四支的次第是決定的,即先修前兩支——捨離障緣、修積順緣,依此而正發精進是第三支,由修精進而身心堪能是第四支。 日常發師開示. 一開始,要先把障礙拿掉,然後積順緣,做到這兩點之後,再根據這個去策發精進,有這樣的精進,就能夠成就我們要的一切事情。 現在依次說明:第一、先捨離障礙,也就是去除違緣。

  3. 2016年3月11日 · 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 (西元1130年~西元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遯翁等,徽州婺源 (今屬江西)人。 十九歲就考上進士,歷任同安主簿、南康軍知州等職。 寧宗時,因直言極諫,被誣去職,此後退居講學以終。 其學主敬以立其本,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乃宋代理學大師,儒學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易本義》、《大學中庸章句》、《論語孟子集註》 (二者合為《四書集注》)、《近思錄》等二十餘部。 語譯. 半畝大的池塘,清澈得像一面打開的鏡子,映照出藍藍的天空,和雪白的雲朵,一起在水中流連蕩漾著。 為什麼能夠保持如此清澈的水呢? 只因有活水源源不斷的注入啊! 賞析: 在這首詩中,他用一個隨處可見的景物,點出雋永的哲理。 詩中寫的是:

  4. 2021年3月10日 · 我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這段本文簡要地闡釋通達勝義慧。 以上林師兄消文. 從勝解行地到佛地之間,有著不同層次的通達勝義慧,其具體內涵將在毗缽捨那章中講述。 (末學建議請詳細恭讀止觀初探) 申二、通達世俗慧分二: ① 五明的內容 ② 學習五明的目的. 第二,通達世俗慧,謂善巧五明處慧。 “明處”:所了知的境或對象,叫“明處”。 所以,“明處”是從所對境的角度而言。 第二、通達世俗慧,就是善巧五種明處的智慧。 酉一、五明的內容. 一、聲明:任何法都要依靠能詮的語言才能獲得瞭解。 對於以字、詞、句為自性的語言所組成的結構以及彼等對應的關係等,進行無顛倒闡述的學科,稱為“聲明”或“語言學”。

  5. 2007年2月13日 · 一四六師並非老蔣嫡系部隊,其前身四十六師是國共內戰後期在粵東與贛南一帶招募並收編的新部隊,來台整訓後在韓戰開始時換發美援新裝備,師長羅揚鞭還是留美派將領,一九五三年派駐大陳,起初也曾風光一時。 但沒多久情勢逆轉,一江山淪陷後,大陳軍民撤來台灣,浙東各島的游擊隊與未投共的民兵也都整編進來。 但這些老芋仔(以部隊為家的外省老兵)與我們印象中的士官長完全不同,他們未曾受過任何正規軍事教育,也沒有任何特業專長(如通信、保修、工兵等)。 因為素質不佳,別的師也不敢收,被撤來台後就一直編制在一四六師。 從一九五四年起,一四六師始終是全國各部隊中老芋仔比例最高的單位。 一四六師是輕裝師,員額僅有三千,老芋仔總數卻超過六百,佔全師五分之一。

  6. 1. 少年莫笑老人頻:另一版本「少年莫笑老人貧」。 2. 太子成道經‧遊觀四門:印度 悉達多太子,十九歲時,出城四遊,在四次出城的遊歷中,分別在東、南、西、北四個城門外,看到生、老、病、死 四者,太子遂決定出家修行,探索人生的真諦。 3. 變文:清朝末年,在敦煌石室裡 發現了一批唐、五代的俗文學寫卷,學者泛稱之為「變文」。 「 變」是改編、改寫的意思;而「變文」就是將佛經或史傳、傳說 改寫為為通俗故事的一種作品。 意譯: 青少年 意氣風發,有時會 目中無人,認為 老人已無大用。 請青少年 不要譏笑 老年人,其實老人 有老人的經驗,老人 有老人多年的智慧,這些都是漫長歲月的結晶。 況且老年人 並沒有阻礙青少年的成長發展,他們甚至 給予青少年關愛與提攜。 年輕人 何必容不下老人呢?

  7. 佛學名詞. 所知障 煩惱障 平等心智 自利利他. 如來. 佛學名詞 宣化上人 講述. 人氣 (3,419) | 回應 (0)| 推薦 ( 0 )| 收藏 ( 0 )|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 (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佛學名詞 |. 此分類下一篇: 心王 心所 解答法師 福智 釋如行. 此分類上一篇: 依止 法相 遮止. 回應 (0) 推薦 ( 0) 收藏 ( 0) 我要回應. 全廣共學第十九講的名詞 金剛經: 以指見月 因指見月 本源法師 · 《金剛經》講解 在《六祖壇經》中有這樣一個記載:無盡藏尼對六祖慧能大師說:「我研讀《涅槃經》多年,仍然有許多不解之處。 希望得到您的指教。 」慧能就對無盡藏尼說道:「我不識.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