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明愛 (明愛) 於1953年7月由天主教香港教區創立。 目標是為貧苦大眾提供救濟及康復服務。 明愛因應戰後初期動盪的社會,向弱勢社群提供援助,解燃眉之急。 明愛一直致力協助那些尋求自我發展及自力更生的巿民大眾。 作為一個提供多元化社會服務的機構,明愛與時並進,發展及優化各項服務。 在社會變遷和面對種種挑戰下,明愛仍然不斷追求卓越,完善服務。 明愛服務範圍廣泛,主要包括社會工作、教育、醫療護理、社區發展與賓館及餐飲服務等。 明愛在6,500名全職同工以及逾萬名義工的長期支援下,透過約270個服務單位,在本港約150個地點為巿民提供不同的服務。 明愛每年的經常開支預算超過20億港元。 雖然不少服務均獲得政府的資助,明愛仍需要向參與計劃或使用服務的人士收取費用,補貼不足的經費。

  2. 總裁及助理總裁辦公室. 總裁、助理總裁、醫療服務部長、社會工作服務部長、教育服務部長、行政事務主管、傳訊統籌主管、財務主管、人力資源主管、產業主管、資訊科技主管及內部審計經理組成,負責推行理事會及管理局的決策。 主要負責機構的整體策劃和管理、聯絡及統籌、資源分配、人事管理、行政及財務事項;亦與明愛各部門、服務和中心負責人保持緊密聯繫,與他們協助及推行日常工作。 部門及委員會. 明愛的服務主要分為四個類別:即社會工作、教育、醫療與社區及其他服務,例如地區事務及接待服務。 各部門負責推行機構及所屬服務的政策、協調整體服務和評估部門的工作效益。 各部門均設有由不同專業人士組成的委員會,領導各部門,並提供專業意見。

  3. 當然理事︰ 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 主席︰ 吳榮奎先生, GBS CBE JP 委員︰ 香港教區夏志誠輔理主教 閻德龍神父 陳美潔女士 劉煒堅博士 梁詠詩女士 陸秀雯女士 秘書︰ 李傑偉先生

  4. 我們鼓勵服務使用者參與互助計劃及義務工作,以實踐社會責任。 除組織服務使用者發聲外,亦能就服務質素表達意見。 在社會凝聚方面,我們期望能透過與商界、教會團體,以及公眾人士間之合作,承擔社會責任,建立社群網絡。 在服務推行上,我們會以「社會企業」的模式,開創培訓及就業支援計劃,現進行的包括電腦再生計劃、懷寶坊、天糧麪包工房及包餅店、藝坊、閒情雅敍、城市農夫等,為弱勢社群提供培訓和實習機會。 非常感謝所有與我們彼此互信的支持者,他們給予物質上、靈性上及道德上的支持與鼓勵。 沒有他們,我們絕對無法提供高質素的服務。 展望將來,我們重申我們的承諾,以明愛精神,滿懷愛心地參與建設更美好的香港。

  5. 委員:. 蔡惠民副主教. 麥冠達神父. 鍾妙嫦修女. 陳美潔女士. 鄭曹志安女士, BBS JP. 朱仲華先生. 林展程先生. 劉煒堅博士.

  6. 為照顧年老家庭成員的護老者提供支援服務. 成就. 配合長者及護老者不同的需要,提供不同服務,除非資助服務外,亦營運如非津助安老院和日間護理中心,以填補服務空隙。 每年. 為超過 17,000 名長者提供社區支援及院舍服務. 為有需要的長者提供多達 430,000 份膳食. 為超過 2,700 名護老者提供服務. 每年組織或提供的服務包括. 設立 5,300 個社交發展、康樂及義工小組. 提供 41,000 次個人護理服務予有需要長者. 動員超過14,000名義工為有需要人士提供服務.

  7. 堂區與明愛聯絡委員會. 主席︰. 香港教區夏志誠輔理主教. 委員︰. 陳永超副主教. 甘寶維副主教. 温國光神父. 張明德神父. 吳多祿神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