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1月10日 · 最後更新: 2019/11/20 19:15. 分享:. 近年有不少港人透過修讀美國的兩年制副學士,以較快的途徑完成大學學位。. 劉一鋒Matthew2017年在美國完成副學士課程後考上當地著名藝術學院但因不適應課程而退學現回港以遙距方法修讀心理學學士課程。. 壓力太 ...

  2. 2023年6月16日 · 今次《你財策劃師》的主角,是38歲的Ben。 兩年前在Ben在我的專欄已進行了一次理財諮詢,今次主動和我聯絡的原因,一方面是讓我知道他的近況,另一方面有些新的理財方案想向我徵詢意見。 他任職電訊公司企業發展部門,這幾年因疫情原因市場對企業通訊服務需求大增,所以他的收入水漲船高,這幾年平均月薪約有10萬元,當中包括6萬元基本薪金及4萬元佣金。 踏入年初,留意到美國不少科技相關龍頭企業都大量裁員,估計其他相關行業都難以倖免,所以相信未來的收入都會減少。 上次商討時Ben已提過考慮將個人名義持有的物業轉給父母,令自己名下沒有物業,可以有空間再購買物業,今次商討時已經完成交易。

  3. 2020年10月29日 · 一間中國大型釀酒商的第二代家族成員表示,父親的合作夥伴曾經問他是否對把業務轉交自己的女兒感到憂慮。 父親的答案是「我親身見證了女兒的成長,因此對她有極大信心」。 女兒隨即敬父親一杯,說他一直扮演導師的角色並信任自己的能力,自己因而享受到暢快「無痛」的傳承業務轉移體驗。 【延伸閱讀】 想打破「富不過三代」的宿命? 溝通與決策成關鍵. 大部分成功管理傳承規劃的家族均展現出這種互信和支持。 創業一代的往績固然是能力的證明;而後輩則熟知當前的消費者市場、緊貼最新發展,對新興領域有更精闢的見解。 在這種知識的引導下,業務便能夠到新的投資方向。 長期策略非一夜「改朝換代」 業務繼承應被視為一項有序的長期策略,而不是一夜之間的「改朝換代」。

  4. 2023年3月28日 · +2. 謬誤一︰投資是零和遊戲. 投資有時候的確是零和遊戲,當大市短線波動、禾雀亂飛之時,有人趁高沽貨,便代表有人在高位買入,這時候,投資是零和遊戲。 但你可以選擇不參與零和遊戲,走向另一個方向,尋找「正和遊戲」。 一間企業只要業績有增長、盈利上升,並把盈利用以派發股息,自然能吸引資金持續流入,大家都可以從中獲利;股息不是從其他投資者手中搶過來的,而是大家共同經歷企業的成長。 謬誤二︰市場如賭場. 如果你非要去博取短期倍升的回報,你同時就要承受短期內損失所有本金的風險,投資市場是否等於賭場,完全由你自己來決定。 JAVLIN Invest聯合創辦人Jeff Tsai曾經提過︰「在投資市場中,時間對投資者有利;在賭博時,時間對賭場有利。 如果你非要去賭博,你自願參與零和遊戲,有人輸才會有人贏。

  5. 2019年4月11日 · 一分鐘短片. 初創投資者:揀蟀要睇3大特質. 初創創辦人信心最重要. 創新科技潮流席捲全球,現時創業不必擁龐大的資本,只要掌握了新科技、創新概念,能為市場帶來驚喜,即可「殺出血路」。 初創要成功說服投資者投資,Alvin認為,初創創辦人的信心最為重要,而創辦人的信心主要來自於3個因素。 首先,他擁有行內的專業知識,如人工智能(AI),他必須掌握到一定相關知識,始會開設AI公司。 其餘為創辦人的溝通能力及銷售技巧,這兩種能力都是助他得合適的生意夥伴、客戶及投資者關鍵。 創業如打機 好隊友不可缺. 創業並非孤軍作戰,Alvin以打機來形容經營做生意的過程,有如角色扮演遊戲一樣,要找到好的隊友,組成一支實力雄厚的軍隊,才能夠「打大佬」。

  6. 2020年5月19日 · CNBC make it專欄作家Dustin McKissen整理了哈佛大學職業服務辦公室的顧問提出有關求職者在撰寫履歷表經常犯的錯誤,想增加錄取機會,就要避免犯下列錯誤! 【延伸閱讀】 【轉工攻略】疫情緩和想轉工? 5個原則助你重新規劃職涯. 1. 拼寫及語法錯誤. 不少求職者會忽略拼寫及語法的重要性,因為很多工作並不涉及文字校對及編輯工作。 不過,拼寫及語法其實對任何工作都非常重要,可以顯示出你是否注意細節及具備溝通能力。 僱主可以從中得知你對工作的態度、是否可以通過口頭和電郵與同事及客戶溝通。 在遞交履歷表前,不妨將履歷表交給信任的朋友檢查。 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請他人幫忙可以補充個人不足,減少出錯的機會。 2. 使用被動句. 一般而言,主動句通常比被動句易理解。

  7. 2018年10月9日 · 根據網紅數據分析平台Cloudbreakr的資料,香港第一名的KOL是Liz 리즈。 相對其他排名的KOL來說,她的粉絲總數不是最多,但影響力則是第一。 而Cloudbreakr的影響力指數是根據KOL與粉絲互動及其增長率和表現計算的。 榜上有名的大多都是藝人如李亞男、單文柔及麥美恩等,他們擁有較高的知名度,粉絲的數目都較普通的KOL多。 其他的KOL主要為YouTuber,利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的事情。 現在大部分的KOL的主要收入是不同品牌的廣告,廣告商會根據粉絲的數量及按讚的數,而去選出適合的KOL。 隨着KOL的數量增加,網紅數據分析平台就提供了綜合的數據給廣告商參考。 【KOL排名】本港10大KOL 你識幾多個? 撰文 : 曹佩鈞 本網記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