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29日 · 香港經歷十多年經濟增長後,已逐漸富裕起來,部分香港人生活開始富足。 香港經濟神話雖然塑造了「大香港意識」,香港人在中英政府就香港前途作出談判之際,亦體會到不能自主的迷惘,因而在文化上努力建構本土意識,粵語流行曲亦肩負起喚起香港身份認同的文化重任,以製造集體回憶。 當年粵語流行曲廣受歡迎,不少金曲數十年後依然令人印象深刻,如〈獅子山下〉面世至今已有三十年,同樣令人感同身受,樂評人黃志淙更稱之為「港歌」。 〈獅子山下〉原是香港電台電視劇集的主題曲,反映小市民心態,極富於「香港人」的意識,可謂香港粵語流行曲的代表作。 在〈獅子山下〉之前,像粵語流行曲〈狂潮〉、〈家變〉等主要講上流社會的明爭暗鬥,〈獅子山下〉卻講述徙置屋邨老虎岩(即今天的樂富)的生活及香港人奮發向上的精神。

    • 遍路在臺灣已成為年輕人對流浪的渴望符號
    • 宗教少年的感謝之旅
    • 遍路的感覺,就像是每天都得連上十堂跑八圈的體育課嘛!
    • 只是想走一段很長的路
    • 單車行,如風一般的遍路

    「四國遍路」乃是日本四國地區具有 1,200 年歷史的巡禮文化,相傳源自平安時代初期空海大師(約唐中葉)繞行四國苦修的路徑,其中有 88 座佛寺串聯,步行路徑約 1,200 公里。 我在 2009 年完成徒步遍路後,在部落格上分享了徒步日記,也開設了臉書「四國遍路同好會」,目前在台灣、港澳、新馬,已聚集了數千名中文世界的遍路愛好者。期間也有不少朋友已完成他們的遍路旅行歸來,且已有朋友一去再去,把四國當成第二故鄉。 四國遍路在日本一直被視為是老人家的活動,許多長輩在退休後,時間和生活都有了餘裕空閒,便會踏上這條路,當作對自己人生的反省祈福,或是健身求安康;而據日本 NHK 的報導指出,在近幾年來,一方面是經濟不景氣、就業不順;也有一些企業看好遍路的優點,鼓勵新入社員從事這項辛苦的旅行,日本的遍...

    2014 年夏初,《遍路:1200公里四國徒步記》一書出版後,我曾到北中南的書店舉行新書分享會,記得在台南安平誠品那一場,活動還沒有開始,就有一位穿著制服的高中生拿著兩本《遍路》,有點害羞地來和我說話,他就是柏穎,那時他剛剛高中畢業,他和我說,過兩個星期他就要去走四國遍路了,那一次他一人獨行,因為時間有限,只走了第一番到第十九番。 今年暑假,他邀了好友志邦一同上路,在途中他們遇到了長庚大學的兩位女孩允臻和若庭及若庭的媽媽,五人結伴同行,這段行程想必成為每個人心中的寶物。 於是在今秋 11 月 18 日,現就讀輔大宗教系大二的柏穎,在系上主辦了一場「徒步.分享會」,邀請同行的志邦、允臻、若庭,以及今年春天完成單車遍路的承欣一起和宗教系的學生聊聊他們走過的這條路,而這場活動也開放一般社會人士參加...

    柏穎深信一路上都會有空海大師的相伴庇佑,風雨飢寒都是大師給予的考驗,經常思考著大師當年的處境,並想像著修行者在所謂困境中的自持。相對而言,伙伴志邦則完全是另一種狀態。 目前就讀台南大學公共行政系的志邦說,以往的他暑假最常做的運動,就是從房間走到家裡的電腦桌前,如此而已。這次被邀去走遍路時,根本沒有認真想過徒步 1,200 公里到底是什麼意義。 後來他終於對所謂的距離做了一個高中畢業生可以理解的描述,「學生或許可以用跑操場來理解距離,一圈 400 公尺,一堂體育課跑個八圈就是 3,200 公尺,遍路一天若走 32 公里,那就是連上 10 堂體育課的感覺……」 他與柏穎經常就聖與凡來做討論,「你有你的大師,我有我的身體;我不吃飯可以,但不洗澡不行!」 對於柏穎的自我堅持或修行,志邦總有著更純粹直...

    相較於柏穎和志邦的信仰與凡人間的衝撞組合,若庭和允臻的遍路目的則是另一種狀況,簡而言之,是一種對於徒步旅行的嚮往。她們兩位都是長庚登山社的成員,連若庭的媽媽也是登山好手,所以負重走遠路,對她們來說不是太大的問題,反倒是學生只能選在高溫的暑假上路,與燠熱的天氣對抗是每日難以揮去的煩惱。 就讀長庚工商管理學系的允臻小時候就渴望有一趟漫長的徒步旅行,有一回她在車上和媽媽說了這個夢想,結果馬上被媽媽趕下車,媽媽說:「什麼?這麼愛走,那現在就下車從這裡走回家!」上了大學,加入登山社,有了伴同行出遠門後,家人比較放心,後來讀了《遍路》,更加深了這次旅行的渴望,便與若庭相約成行。 允臻在同行團體裡自稱「雷隊友」,除了訂了機票之外,其他沒什麼貢獻,每當走到寺裡,簡單參拜完,她就會找個躺椅小睡一下,她說她很喜...

    來自澎湖的承欣和這四位不同,她是今年春天騎單車完成遍路,她畢業於東海歷史系,四年前畢業時,曾在台中某圖書館翻閱《寂寞星球.日本》的〈四國篇〉裡,看到了「四國遍路」這個字眼,一直印在心裡。今年春天決定成行,她考量到自己的時間和預算,決定採用單車來進行遍路。 她覺得單車遍路的缺點是少了和當地人、遍路者們有較深入聊天的機會,也較無法細拍路上的風景,但是比較省時、行程比較有彈性,對於無法請長假又想一次完成的朋友來說,是可以考慮的好方法。 這次的遍路行,承欣得到攝影朋友的贊助,讓她帶了幾十張她故鄉澎湖的明信片,當她得到當地人接待時,就可以回贈明信片致謝,順便宣傳故鄉的美景。而這次單車遍路歸來,她也把行程裡的細節整理在網頁上(「2015 春 單車遍路筆記」),讓有興趣嘗試單車遍路的朋友,有實際的參考。 ...

  2. 2017年6月15日 · 覓東山 Meet Dongshan〉-德國紅點設計獎 「覓東山」品牌命名源自中文發音蜂蜜的蜜、尋覓的覓與英文MEET,加上產地名「東山」,希望人人都能在東山這個地方覓得好滋味。

  3. 2020年2月25日 · 作者. 最新文章. 青鳥 Bleu & Book. 書與青鳥,在複雜紛亂的塵世中,從書本的青鳥進入靈魂獨處的世界,思考書跟現實的連結、人和作者的知識脈絡並深入自我,從中譜成一幅澄澈靈魂的意象。 書店原始建築的三角形窗,傳遞一個人無法獨自生存的,需與大自然孕育共生,青鳥能穿越其中並互補於不同層次裡,在面臨世俗環境中始終堅守信仰。 讓閱讀重新定義自己的靈魂,讓書店因獨立而自由。 文/華正函;照片提供/青鳥書店. 「新聞標題總會在負面事件上貼上性別標籤,像是『女同志情殺』和『女三寶』,我們閱讀時該思考這種標題是不是對的,如果能意識到這是錯誤的,創作上會有很驚人的改變。 」設計師李君慈強調,創作與生活兩者是交織而成的,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考,去探究自己眼前的事物,將有助自己的視角更為宏觀。

  4. 2018年8月6日 · 作者. 最新文章. 青鳥 Bleu & Book. 書與青鳥,在複雜紛亂的塵世中,從書本的青鳥進入靈魂獨處的世界,思考書跟現實的連結、人和作者的知識脈絡並深入自我,從中譜成一幅澄澈靈魂的意象。 書店原始建築的三角形窗,傳遞一個人無法獨自生存的,需與大自然孕育共生,青鳥能穿越其中並互補於不同層次裡,在面臨世俗環境中始終堅守信仰。 讓閱讀重新定義自己的靈魂,讓書店因獨立而自由。 側記/Mitty Wu. 「這個社會文不文明,要看這個社會如何對待他的古代。 羅智成《 諸子之書 》的構想來自他學生時代面對各式穿統典籍的感觸,希望賦予這些久遠的心靈現代化的體悟,不過度依賴真實的歷史或是文化,只要是感到興趣的精采古人,他都會 加以虛構的想像與個人的解讀 ,進而編織成有趣的篇章。

  5. 2016年11月4日 · 採訪、攝影/陳心怡. 2014年9月,香港爆發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民主抗爭行動「雨傘革命」,上個世紀不太會浮上檯面的激進主張,包括「命運自主」、「前途自決」等都在此刻被熱切倡議,獅子山下沉睡許久的人民,彷彿終於醒了,獅吼般地吶喊:我們 ...

  6. 2021年3月17日 · 今年的最佳改編劇本入圍名單中,非小說類改編作品表現亮眼,包括改編自潔西卡.布勞德(Jessica Bruder)同名報導文學作品的 《游牧人生》 (Nomadland)、皆改編自劇作的《邁阿密的一夜》(One Night in Miami)和《父親》(The Father)、《芭樂特電影續集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