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6日 · 同一間公司工作86年 101歲世界紀錄保持者 4大理由仍未言休.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4/03/06 18:00. 最後更新: 2024/03/06 18:00. 分享:. 退休規劃|同一間公司工作86年 101歲人瑞經理成健力士世界紀錄保持者 因4大理由仍未言休. 相信大部份打工仔都想響應近年時興的 ...

  2. 2024年4月26日 · 美國退休人員協會(AARP)的最新調查顯示,50歲以上受訪者中,20%沒有退休儲蓄,逾6成則懷疑自己的儲蓄不夠退休使用。 儲蓄不見起色,但通貨膨脹卻依然嚴峻。 有專家表示:「美國正面臨著嚴重的退休危機。 26%受訪者恐怕自己「永不能退休」; 61%受訪者擔心沒足夠儲蓄支持退休; 不只是美國,退休危機已成全球問題。 2成美國老人無退休儲蓄 逾6成錢不夠用. 美國退休人員協會(AARP)的最新調查顯示,20%的50歲以上受訪者沒有退休儲蓄,61%的受訪者擔心自己是否有足夠的儲蓄支撐自己退休。 此外,男性的整體財務安全感也有所下降,42%的受訪男性評價自己的財務現狀為「一般」或「貧窮」,2022年年初該數據為34%。

  3. 2024年5月1日 · 4%規則詳解 一招避免臨老破產. 4%是一項知名的退休開支準則,對於退休人士而言一個魔術數字(magic number),規定他們可以在第一年安全地從投資組合提取儲蓄的4%,然後每年根據通脹,以4%為基礎,調整提款金額。 此方法旨在降低退休儲蓄在30年內花光的機會。 換言之,假設投資組合保持4%的年回報,儲蓄便能用之不竭。 然而儘管4%提款率曾經很受歡迎,這項本來被奉為「金科玉律」的規則亦漸受到批評,當然亦有商榷餘地: 近年由於高脹、經濟放緩,投資回報率較低; 退休人士的安全提款率都跌穿了4%; 不過,包括晨星(Morningstar)在內的一些財金專家 表示 ,由於債券孳息率上升,4%提款率可能重回安全網。 本文簡單回顧一下4%安全提款率的原理和實際操作例子。 為何使用提款率策略?

  4. 2024年2月2日 · 發布時間: 2024/02/02 13:35. 最後更新: 2024/02/02 15:24. 分享:. 私立大學教授小山龍太(化名)在退休4年内「敗」光了自己2000萬日圓退休儲蓄(約106萬元)的四分之三,瀕臨破產。. 高校教師,本應是高收入人群,風光無限,卻能在退休後瀕臨破產?. 近日,日本 ...

  5. 2024年3月29日 · 美國人的養老儲蓄與真正需求之間的錯配——Fink形容這是「一個極其嚴重和緊急的問題,政府與企業領導需要停止以往的做法,走出彼此的成見,共同商討並尋找答案。 貝萊管理的100億美元資產中有超過一半都是退休儲蓄︰包括機構養老基金、公司固定繳納計劃即401(k)以及個人賬戶。 關注退休問題的並非只有Fink一個人。 國會在過去幾年曾通過了兩項改革方案,旨在使401(k)和其他退休計劃更加全面和有效。 退休服務提供商TIAA的首席執行官Thasunda Brown Duckett這些年來一直在談論美國人的養老儲蓄和需求之間存在40億美元的缺口。 她強調所有公司應該要求員工參加儲蓄計劃,並以此建立一個可觀的養老儲備,而不是由個人選擇是否參加。 年輕人極度絕望 急需採取措施.

  6. Alpha值在投資指標中,是股票的回報率相對於股市指數的表現比較值,不過亦可應用於分析基金經理的投資表現相對股市表現的差距。 Hulbert指出,對於一名平均Alpha值為5%、年均回報率標準差為20%(略高於市場,但量級相同)的基金經理, 跑贏大市所需的年數為64年 。 他歡迎對以上假設提出異議,但認為很難使用其他合理的假設來得出遠低於64年的年數。 因為財務顧問在CFA培訓中會認識到,隨着投資經理的 Alpha值降低 、 回報標準差上升 ,他們跑贏大市所需的年數 也會增加 。 他續稱,在大多數情況下,即使是在長期績效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基金經理,也具有較低的Alpha值和較高的回報標準差。 要逾百年業績紀錄才能論定基金能否跑贏大市.

  7. 2023年8月24日 · 「財務自由、提早退休」是每位打工仔女的目標和夢想,但大家數人以為這就是終極目標,因此往往沒有考慮再下一步,原來提早退休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影響。 來自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的教授Bala Vissa和副教授Winnie Jiang最新發表一項研究,發現實現財務自由後的生活並不像人們想像的幸福,反而會面對不同挑戰。 這項研究通過採訪已實現財務獨立的成功企業家,發現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遇到了矛盾的情緒,儘管他們感受到快樂和自由的感覺,但他們亦面臨著空虛和焦慮的感覺。 例如當被問到「你在做甚麼? 」的時候。 其實,跟刻板印象相反,提早退休後的生活並不只有「躺平」,實現財務自由的人往往會繼續工作,選擇從事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和項目,從中尋找到生活的目的和意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