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1日 · 2023 年 7 月 1 日. 0. 457. ★Goodwill World執行長. ★榮獲8屆國際龍獎IDA傑出業務白金獎. ★19歲成為美國百萬圓桌MDRT會員,28歲成為最年輕的MDRT終身會員. ★2021年完成496個IDA,總計成交251件保單,FYC換算新臺幣約6億3,800萬元. ★擁有2個學士學位、3個碩士學位,2018年 ...

  2. 2022年10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2 年 10 月 1 日. 0. 464. 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影響了許多保險業務員,但是對香港宏利人壽區域總監潘雪玲來說,不但沒有受到太多影響,反而讓業績逆勢成長,不僅創造國際龍獎IDA傑出業務白金獎的優異成績,甚至還帶著超過12位團隊夥伴一同成功挑戰IDA,並以此獲得IDA優秀主管白金獎。 2022年潘雪玲以超過200件以上的件數,帶領團隊中15位IDA會員,成為香港當年唯一的國際龍獎IDA雙白金獎得主。 潘雪玲總結,其實關鍵在於以身作則所帶來的感染力──讓客戶感染不懼疫情的自信,讓夥伴感染從業的積極。 別讓疫情成為「無作為」的藉口.

  3. 2022年6月1日 · 以下分享一個案例供啟發借鑒。 首年IDA業務白金背後的故事. 張培幸有位近花甲之年的客戶X先生,向她購買了一張小額的意外險。 對於這樣的小單,保險公司通常不提供紙本保單,只提供電子保單。 此時,張培幸未按客戶繳費多寡衡量對方是高淨值還是普通客戶,反而站在對方角度思考:「X先生上了年紀,自己又不會查詢電子保單,要是的發生意外,如何理賠? 我必須親自送一份紙本保單給他。 得知張培幸要送保單,X先生在電話中說道:「不必啦,就幾百塊錢而已,我知道自己買了一份保險就好啦……」但張培幸還是堅持去送,哪怕來回車程需要3小時也毫不吝惜。 在送保單前,她還為X先生準備了一個漂亮的保單資料夾;送到後,她還仔細地講解這份保單的責任範圍,令X先生感動不已。

  4. 2022年11月1日 · 1226. 女星筱蕾在2018年宣布罹患聽神經瘤,也就是腦瘤的一種,雖然經過治療有所康復,在2021年卻又爆出復發。 她近期分享自己的抗癌經歷,包括使用「速鋒刀(Edge)」與自費標靶藥物的經驗,雖然腫瘤還沒有立即縮小,但是身體的不舒服在拔針之後立刻得到明顯改善。 根據衛福部資料,2021年臺灣共計589人因腦瘤過世,位列當年度癌症死因第18位;而根據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19年臺灣新增腦瘤病例共計718人,佔據中樞神經系統癌症的90.2%,若將腦膜、脊髓及神經系統癌症也列入,總新增人數則為796人。 而依據美國國家癌症中心資料,預估2022年美國將增加2萬5,050名腦癌患者,預估死亡人數為1萬8,280人,5年存活率為32.5%。

  5. 2018年3月19日 · 由杜拜商業及旅遊業推廣局首席執行官Issam Kazim(左二)、中國駐阿聯酋大使常華(中)、浙江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創辦人王建煊(右一)、國際龍獎IDA創會主席梁天龍(右二),國際龍獎IDA大會主席吳伯揚(左一)的共同見證下,舉行IDA年會揭幕儀式。. 開幕 ...

  6. 2021年3月1日 · 「勤奮」是一名優秀壽險業務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平時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並透過積極努力學習,才能夠在職場上發揮自身潛能,為自己創造最高價值。 香港保誠保險分行經理陳紫云在保險業12個年頭裡,從業態度和精神不但成為眾人榜樣,還榮獲多次國際龍獎IDA,對她來說,有一個清晰的目標在眼前,做事情時一定會更加努力。 設定明確目標,做好自我管理. 「獲得國際龍獎IDA終身會員,是我入行時的夢想。 」早年參加國際龍獎IDA盛會,陳紫云在台下聆聽IDA終身會員分享事業經營的成就及自身故事經歷,深深感受到他們對這份事業的投入、令人敬佩的從業歷程,因而向他們看齊,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達到這樣的成就。

  7. 2018年7月1日 · 1418. 在保險業裡,關注的是人的「資產」,既然是資產就有減少甚至損失的風險。 無論是有形的資產,抑或是無形的資產,保險都能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從點、線、面全方位的為資產做好把關,轉移風險所可能造成的損失。 常言道:「書到用時方恨少。 」保險也是一樣,在買之前對保費總是斤斤計較,然而當風險來臨時,卻發現生命無價,怎麼理賠都不夠。 林意珍用了鵝卵石的小故事比喻,保險看似無用,是一種額外的開銷,很多人甚至認為是浪費,可是等真正需要它之時,會發現其實那些鵝卵石都是鑽石。 保險,生命經濟學的體現. 每個人一生皆會經歷生老病死,而人的生命就等同於自身的「資產變化」:身體是「固定資產」、健康是「銀行存款」、疾病是「金融危機」、死亡則是「徹底破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