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9月16日 · 貝沙灣可謂是港星們的心頭好如著名港星古天樂早於2009年砸5億買下貝沙灣5期獨棟別墅自住金馬影帝張家輝亦斥資近億元搬入貝沙灣60餘坪大樓另外香港歌壇天后楊千嬅藝人許冠文等亦是該樓盤業主港島半山區 與達官貴人為鄰 校網冠絕全港

  2. 2019年7月9日 · 前特首董建華恒基集團主席李兆基都是老業主了連影帝張家輝也花費1.3億港幣購入愛宅一梯一夥的低密度設計令業主享有極高私隱難怪一直備受城中名人青睞單位合共120個單位 面積:3,400至3,700平方呎 / 4房雙套設計

    • 1868年:山頂豪宅初現
    • 1985年:金庸入住
    • 6年:1,250萬變1.96億
    • 2004年:「重慶李嘉誠」重啓豪宅光輝

    太平山是香港島最高的山,海拔552米,先前這裡人跡罕至,直到1868年間,第6任港督麥當奴苦於香港天氣炎熱,為了享受太平山頂清涼宜人的居住環境,便在此地興建避暑別墅。 至此以後,移居太平山成為富豪顯赫與名流紳士推崇的風尚,1904年,居住太平山被列為上流社會以及外國使節的專有權利,當時的政府禁止華人在山頂居住,直至混血何東爵士1927年遷入山頂道75號才打破這項禁忌。

    既然要翻開香港超級名宅的篇章,第一個想必是香港島太平山上的山頂道1號,其處於警隊博物館旁,主樓是一幢白色兩層平房橫列山坡上,很特別的是,它鄰近不見其他屋宅建設 ,最遠的只看見其上嘉樂苑。如果你在現場看,第一個感覺便是——此宅離群獨處,頗有點不食人間煙火之態。 想當年,這棟名宅被選為全球最頂尖豪宅前五。 據記載,其在19世紀80年代初屬於美國領事館,後在1982年被香港本土富商買下,直至1985年,被一位「查」姓買家以1,250萬購入。 何許人?金庸。 金庸在山頂道1號的豪宅里住了11年,推算來看,也就是1985-1996年,坊間一直以來都有傳言,說他最一開始認為大宅門前有大路直衝而上,風水上可能不太吉利,所以一直猶豫不決,不知該不該搬進去住。 事實上,當年為這套房子勘測風水的人大有來頭,他叫...

    金庸與山頂道1號的故事在11年後的1996年落幕,其後,品質國際主席李同樂以1.96億將大宅收入囊中。殊不知,那是山頂道1號保存舊貌的最後一年。 李同樂買入後便計劃在原址興建一座全新豪宅,於是隨即將大宅舊有的兩層大屋拆卸。再之後,1997年金融風暴襲來,公司財困,建屋計劃也因此擱置。昔日的全球頂級豪宅、金庸舊居就這樣閒置數年。

    直至2004年,由內地移居本港、有「重慶李嘉誠」之稱的張松橋以1.38億元購入山頂道1號連地皮,令他在商界一舉成名。 據瞭解,該地皮佔地約1.4萬平方呎,可建樓面面積約7000平方呎,張松橋在買入後便申請興建一幢3層高的住宅連康樂設施,建築費為3,260萬元。 建築工程原本已經接近完成,但在2007年屋宇署發現該處有兩項違例建築工程,包括改建游泳池,及未有按照建築圖則在樓宇正門興建樓梯,隨即便發出停工令、清拆令。後來的事,我們不得而知。 據瞭解,該住處至今仍屬張松橋持有,且時過多年,相信昔日大宅也已經重啓光輝。近年他更將「山頂道1號」作品牌搬回重慶,在重慶興建700個公寓單位,命名為「山頂道1號」。 大宅於上世紀誕生,陪伴著香港由一個小漁村變遷成國際大都市,更見證了香港樓市的起伏。成為名門豪...

  3. 2021年7月27日 · Watch on. 林作媽媽王莉妮白手興家,由月入3000至擁有過億物業,全靠獨到嘅投資眼光。. 咁多間物業中,唔知佢最滿意邊次戰續?. 佢下個心水目標又係邊個筍盤?. 即睇林媽媽心水筍盤推介: https://bit.ly/3BGsQN7. 想了解更多置業資訊, 即時Live Chat 查詢 / 客 ...

  4. VR導航. ‌. 淺月灣. 一期. 露輝路28號〈獨立屋〉. location. 汀角路豪宅 露輝路. 恆基兆業. 售. $2,388 萬. 月供 $81,257. 按揭計算. 觀看影片. 王妙婷 Mil Wong. 高級客戶經理 (E-044403) 6974 7069. 實用. 2,006呎. $11,904/呎. 建築. 3,022呎. $7,902/呎. 屋苑平均呎價 $10,285/呎. 4房. (2套房) 間隔. 3個. 工人房/儲物室/ 多用途房. 6個. 浴室/洗手間. 東北. 座向. 66%

  5. 2022年4月24日 · 九龍區新盤競爭激烈,由恒基地產發展的 旺角 利奧坊‧壹隅 ,周日 (24日)首日收票。. 恒基物業代理營業 ()部總經理韓家輝表示項目展銷廳參觀人流不絕秩序良好參觀者當中不乏年輕家庭最快周內落實銷售安排預計下月初作首輪推售 ...

  6. 2022-04-01. 相對港島區,九龍區較少有低密度住宅,除加多利山之外, 九龍塘 是另一個較大型、由洋房別墅組成的低密度 豪宅 小區。 九龍塘位於 界限街 以北,政府於1920年代,將 窩打老道 沿路一帶發展規劃為低密度式花園城市,興建了不少平房別墅,加上環境清幽,吸引不少英國富商進駐於此,造就了九龍塘成為傳統豪宅區。 時至今日,這裏仍能找到不少早年興建的特色洋房建築。 想了解更多置業資訊,即時Live Chat 查詢 / 客服熱線:2311-1200. 由於當時不少英國人聚居於此,為解思鄉之愁,所以街道均以英國郡名命名,包括森麻實道、歌和老街、約道、根德街、律倫街、牛津道、劍橋道等等,充滿了英倫文化氣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