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0月14日 · 1. 跨平台、跨裝置協同合作編輯. 你可以在任何裝置用瀏覽器打開「 HackMD 」網頁,就可以在不同系統、不同螢幕上進行筆記了,在電腦、平板甚至是手機都適用。 你不一定需要登入,可以直接在「 HackMD 」新增筆記進行編輯,而編輯完成後會留下記錄在瀏覽器,你也可以記下網址,都能在以後回頭修改。 當然你也可以用自己的 Google、 Dropbox 等不同帳戶登入「 HackMD 」,登入後,可以獲得完整設定權限等功能。 2. 快速編輯,上手 Markdown 語法. 「 HackMD 」在編輯時完全看不到傳統的編輯工具列,所有的編輯效果都用 Markdown 語法來完成。 如果你不熟悉 Markdown 語法,可以試試看打開左上方的[?

  2. 2016年8月23日 · 1. 用「玩」幫妳做到,特別適合 低動力 的日常任務. 我不會說任何事情一定要遊戲化才做得到,我也不會說遊戲化就是更好的學習方法,因為要達成目標本來就可以有很多方式,例如你真的有「強大心理動機」時,不需要遊戲化你一樣會充滿動力去做。 就像我之前討論時間管理技巧時,談到理性朋友適合的「 1-3-5 時間管理方法 」,或是感性朋友適合的「 自動聚焦時間管理法 」,方法本來有很多樣,最重要的是「可以做得到」。 而「玩」這件事,就我這一年來的經驗,特別適合用來解決下面這樣的日常任務: 「低動力」 「低成就感」 「有點討人厭但知道必須去做」 例如「 知道要早起但有點討厭 」、「 需要減肥但每日的成就感很低 」、「 想要讀點書但動力不高 」,這時候,遊戲化一下,會把討厭的事情變得不是那麼討厭。

  3. 2021年2月2日 · 三步驟將 YouTube 影片轉換成好學習的文字筆記,給閱讀更有效率的你. 作者: Esor Huang 2月 02, 2021. 操作型步驟在影片中看實作會很清楚,但知識性的內容,對我來說直接閱讀、處理文字的效率更高。 其實即使是實作的影片,我也通常想要跳到關鍵的實作段落做對照,其他部分就會看字幕快轉。 你覺得閱讀處理文字更有效率? 還是看影片更快呢? 每個人的學習喜好不同,需求也不同,不過如果你也像我一樣,或者跟我有類似需求。 那麼或許也嘗試過「將 YouTube 影片轉換成好學習的文字筆記」的方法。 這樣做可以解決下面兩種需求: 比起「觀看」影片,更想「直接閱讀」內容時。 想要把影片的講說內容,變成文字筆記時。 不知道你的方法為何? 歡迎你跟我分享。

  4. 2018年5月31日 · 「一套系統與方法論」,才能讓人實際跟著練習。 而能把原本看似神秘的寫作直覺與內容靈感,轉變成可以操作就得到的步驟,更是不簡單。 我不想看只有案例故事的書,因為看再多成功案例,我們也不一定能自己歸納出方法。 而泛科學上雖然有許多成功案例,但最難得的是,總編國威可以把泛科學上許多成功的文章,以及許多成功的個人知識品牌經營者,作出深入而統整的分析,然後歸納出他所謂的「知識寫作九宮格」、「熱門專業文章寫作套路」、「吸引人閱讀的內容要素」等等系統。 這讓本書的架構是我最喜歡的形式,不是一篇一篇案例故事的排列,而是 從一開始就直接切入「到底要怎麼做」的系統架構 ,然後一步一步教你寫出有效的知識內容,是具體可練習的「教學書」。 我認為這會非常適合「不是天生作家」的專業者來練習。

  5. 2017年12月26日 · 這一份只列上少數最有價值事情的真正待辦清單,對我來說是最好的化繁為簡練習,我只要先看到這些事情就好,先專注於創造這些最有價值之事,然後行有餘力,再回到現實的雜亂中處理剩下的事。 你可以有很多方式去列出這少數最有價值的事情,例如我的方法寫在這篇文章裡:「 做得到的每日待辦清單:1-3-5 專注法則 」。 但他的關鍵原則不一定是要 135 ,而是真正選擇出對自己最有價值的事情。 而另外一個關鍵則是,每週先列好接下來一週的真正待辦清單(可參考: 只要週末一小時的計畫,完全改變你的未來一週 ),這是確保我自己一進入上班日,不會被接二連三出現的雜事干擾,結果讓有價值的事情都沒有完成。 如果能禮拜日先列好,那麼禮拜一到五的工作日,我就能保持簡單專注。

  6. 2017年5月5日 · 電腦玩物站長 Esor (異塵行者),在電腦玩物上的文章有別於單純的軟體和服務介紹,而是更強調軟體和服務背後的數位工作思維及方法,並說明實際應用後帶來的生活改變。 著有《電腦玩物站長的筆記思考術》、《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用Evernote打造快狠準系統》、《比別人快一步的Google工作術:從職場到人生的100個聰明改造提案》等暢銷書籍。 Unknown 2017年5月5日 晚上11:20.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7. 2018年9月7日 · 《不成功,因為你太快》新書導讀,這一次不談高效率. 作者: Esor Huang 9月 07, 2018. 在幫張永錫老師完成他的第一本著作《早上最重要的3件事》後,我曾經寫下這篇文章:「 為什麼要做一本不輕鬆的時間管理書? 早上最重要的3件事後記 」,那是兩年前的事情了。 從那時候開始,我們就開啟了第二本書的計畫,但這個計畫,似乎也應證了這本書的核心衷旨:「慢慢來,比較快」,磨了兩年,永錫老師與我都經歷了許多變化,書才終於誕生。 新書書名叫做《不成功,因為你太快:練習每日覆盤,不二錯、不瞎忙、年度目標有效達成》,作者是張永錫老師。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