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4 年 4 月 1 日. 116. 0. 面對逆境、面對瓶頸,相信是每個人都曾經歷過的事情,但是賠上巨額資金,人生跌進谷底,還能夠重新翻身做出一番事業,這樣的經歷恐怕沒有多少人曾經遇過。 網路售票活動平臺ACCUPASS創辦人謝耀輝,便是擁有這般經歷的其中一人。 艱苦的創業階段,因為心中有夢而甘之如飴;決策錯誤導致資金耗盡,他們選擇背水一戰,嘗試轉型。 最後,他得到一個結論──只有真正聚焦在重要的價值上,才有辦法提高「成功機率」。 專注地做一件事,才有成功的可能. 退伍後在鴻海集團做了一段時間的工程師後,2009年,謝耀輝毅然決然選擇自主創業。

  2. 2021年12月1日 · 「誰是接班人? 」是我經常在對企業主演講資產傳承的相關主題,通常在講課中,我都會說:「事業永續經營要有人接班,財產接班也是如此。 財富傳承向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在2008年突然病逝後,他的長子要求重新分產與分權,造成後代子女爭執不休;已故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當時有感而發,離世前曾在書中說:「不留財產免得子女爭產……。 」甚至也有傳聞,他早就把大部分的財產,捐給「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及其他慈善機構。 以合理且合法的方式節稅,針對個人財產移轉方式,可以總結出5大重要策略:移轉、壓縮、遞延、凍結、分散。 而資產金額愈高、複雜程度也愈高,運用的工具也會愈多。

  3. 2019年9月1日 · - 2019 年 9 月 1 日. 0. 3110. 面對低潮,就像成長中的孩子生病一樣,是團隊、家庭與個人必定經歷的情境。 富邦人壽富鈺通訊處處經理游沛宸認為,保險事業就是幫助客戶勇敢面對低潮,堅定核心觀念與價值,讓所有的危機成為豐富人生的一部分。 優秀的保險團隊領導者,也應這樣帶領夥伴,讓創意、趣味、體驗成為事業生涯的焦點,讓危機成為轉機! 許多人離開保險業的理由,不外乎被拒絕、被否定、無業績,然而這也是許多保險從業人員成功的起點。 事實上,許多行業先進都曾經表示,他們的成就、熱情、肯定,其實就是從習以為常的挫折之中萌芽的。

  4. 2023年2月1日 · 791.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若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0%,就是所謂「超高齡社會」。 而從臺灣高齡化與少子化的嚴峻現況來看,國發會預估到了2025年臺灣就將走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說,屆時社會上每5人就有1人是老年人。 平均壽命延長、高齡化嚴峻的狀況下,就愈不能忽視老後可能產生的經濟風險,舉凡身體健康惡化、認知判斷能力下降、罹患失智症、退休後資金不足、資產轉移等都會是老後的經濟問題。 那麼,民眾又該如何以保險妥善規劃老後退休生活? 本文透過台灣人壽商品一部部長/協理陳逸萍的專業見解,一同瞭解老後經濟風險的解方,以及未來針對高齡化社會可能推出的商品創新方向。 Q:老年人在退休後可能遇上哪些經濟風險? 第1,低估通貨膨脹及投資市場的不確定性。

  5. 2023年8月1日 · 視逆境為挑戰,發揮堅持的力量. 從業難免會遇到挑戰,但蘇婉薇認為,逆境本來就是常有的事,而當克服這些困難之後,反而會有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 因此,她從來不懼怕挑戰,能夠平常心以對。. 大部分會遇到的困難,其實都有跡可循,業務員可以透過 ...

  6. 2020年10月1日 · 她表示,大陸在2014年頒布《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國家保險業未來的方向,涵蓋了3大定位和2大指標,並著重於把商業保險建構成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支柱。 截至2018年底,大陸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的12%,老年人口撫養比為17%,即代表每100位勞動人口需負擔17位老人。 她瞭解到,大陸在未來養老市場需求將會不斷擴大,規劃退休及養老生活已成為每一個人的必須。 對趙茜來說,選擇ChRP也代表著對保險行銷集團課程證照的認可。 她在2012年授證成為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RFC)之後,個人的績效和業績都獲得顯著的成長,進而讓她在學習ChRP時充滿了自信心。 在ChRP裡,她收穫了對養老議題的認知,「人可以不生養、不疾病,但卻不能不老去」,因此「有規劃,就不怕老」。

  7. 2021年10月1日 · 6大原則讓客戶聽進退休建議. 文 編輯部.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1 年 10 月 1 日. 0. 1151. 原則1:瞭解客戶的退休願景. 瞭解客戶的退休願景是退休規劃的第一步,也是決定客戶是否接受你的退休規劃方案的關鍵。 每個人對生活的追求不相同,對未來退休的期待也各不相同。 有的人退休願景是繼續為事業燃燒自我、奉獻價值,對物質層面只求基本生活保障;有的人則覺得自己辛辛苦苦一輩子,退休後不但要老有所養,還想環遊世界。 不同的退休願景,所對應的退休準備也截然不同。 業務人員在與客戶談退休規劃之前,要先瞭解客戶的退休願景。 倘若業務人員自作主張,給予客戶一個不是他想要的退休夢想,以此來談退休規劃,客戶自然不會感興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