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4月4日 · 電腦玩物站長 Esor (異塵行者),在電腦玩物上的文章有別於單純的軟體和服務介紹,而是更強調軟體和服務背後的數位工作思維及方法,並說明實際應用後帶來的生活改變。著有《電腦玩物站長的筆記思考術》、《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用Evernote打造快狠準系統》、《比別人快一步的Google工作術 ...

  2. 2018年9月7日 · 這八篇故事,正是本書方法論的最佳驗證。 本書的日記方法論: 這本書最終提出了一套獨特的日記方法論。 你可以在章節編排上看到他的結構,但我這裡用不一樣的角度,重新幫大家看到方法論深沈的意蘊。 首先是「SLOW(慢)日記法則的三重性」。 第一重是要怎麼寫出能檢視人生的好日記? 這是本書第一部中所討論的,個人寫日記的SLOW法則。 第二重是如何能夠維持長期的寫日記習慣? 累積得愈久,反饋的能量愈大,這是本書第三部用SLOW法則延伸出來的習慣養成方法。 第三重是永錫令人驚豔的又一個獨創,他將SLOW日記法則擴充到他的企業顧問領域,在真實企業中帶領團隊去每日覆盤,並創造工作上最強大的溝通、目標訊息流,這是本書第四部分的重點。

  3. 2019年3月14日 · 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思考轉換。 一直陷在我為什麼做不到的思考中,過度的自我懷疑,當然對事情沒有幫助。 但如果只是反過來想,覺得「我一定要做到」,可能也不是最佳解法,甚至可能是負面的做法。 「我一定要做到」比較像是單純的心靈激勵方法,難道只要一直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做到、我一定會做到,就能真的做得到嗎? 我並不覺得如此。 甚至,如果在「我為什麼做不到」的懷疑中, 只是逼迫、激勵自己去一直思考「我一定要做到」,反而可能在依然做不到的結果中,產生更大的壓力、更大的自我懷疑 ,是得不償失的方法。 那麼,當面對自我懷疑這樣的情緒時,我會怎麼做呢? 跟大家分享看看我的想法與做法。 這是每一次當我出現自我懷疑的時候,我會採取的作法。 我什麼時候會出現自我懷疑呢? 這發生的頻率大概每天都會出現一兩次!

  4. 2019年11月19日 · 「家庭關係」又如何定義? 一個虛無的目標本身看不出任何想要獲得的具體結果,於是這樣的目標總是只停留在我有這樣想的階段。 有時我們的目標設定太理念化,沒有連結到我們真正的生活實況,於是就算開始實踐目標,也沒辦法獲得有價值的結果。 例如我想學習,也真的讀了很多書,但似乎不知道自己因此獲得什麼。 想學習當然是好事,只是如果沒有去深究想學習背後「要解決的真實問題」,那麼學習就很容易成為一件多出來卻又對自己沒影響的好看目標。 這時候,在生活、家庭管理時,我們可以練習去設定 OKR 提到的「高價值目標」。 所謂的高價值,不是說要把目標設定得多遠大,而是要去設定目標背後能夠為我帶來有挑戰、有價值的結果。 是把目標設定成: 確認「渴望要達到的具體結果」。

  5. 2021年7月4日 · 如果你想製作中文視訊會議的逐字稿,推薦可以試試看:「 視訊會議的即時會議記錄工具,用 Google 文件自動語音轉文字 」這個方法。 更方便的一點是, 「 tl;dv 」提供了「簡單分享會議錄影影片」的功能。 如果想要私密分享,可以指定對方帳號。 如果想要公開分享,那麼只要在影片中利用右上方選單,切換到「 Public 」,就能複製公開分享的影片網址( 對方不需要使用「 tl;dv 」,也能看到我們製作的時間標記影片 )。 作為視訊會議的輔助工具,「 tl;dv 」可以幫助重要會議做好時間標記與錄影存檔,讓事後回放,或是給其他需要的人參考,提供一個簡便的方式。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試試看,或是參考其他視訊會議輔助工具: Google Meet 全自動點名,視訊上課、遠距會議最簡單建立出席名單.

  6. 2021年10月10日 · 最近我在工作上剛好需要整理許多跟高效率會議相關的案例分析與解決方法,其中許多素材都是我花了不少時間研究的心血結晶,今天用比較簡單易懂的方式,也整理如下跟電腦玩物上的讀者們分享。 一,案例:會議失焦,時間超時. 問題點: 會議討論過程中,某一段的討論變成大家各自發揮「感覺想法」,或是忽然岔出到「其他的主題」,討論時間愈拉愈長,內容就愈來愈發散,卻不知道如何拉回來。 議程上只出現模糊議題或發言人順序,沒有時間限定。 每個模糊議題或每位發言者,沒有被限定要討論的目標結論。 關鍵步驟: 一個明確的 「待辦清單導向」議程 ,把會議變成解決任務的現場。 會議一開始就跟所有人說明每一段要確定的任務,並限制每一段的時間。 例如我常常會在會議一開始就說: 今天我們要討論三個問題.

  7. 2017年8月13日 · 1. 信任的演化 (中文翻譯版) Nicky Case 的熱情與設計手法被世界看見,所以他的開源作品也常常被翻譯成多國語言版本,其他也有台灣翻譯者將其製作成中文翻譯版,「信任的演化」就是其中之一。 這個遊戲從流行的「賽局理論」開始,先測試你和電腦的「忠誠與欺騙」賽局會造成什麼利益轉移結果,接著讓你模擬「選擇策略」可能造成的賽局轉變,最後擴大到整個社會的模型中, 怎麼樣的信任策略可以帶來社會正向的發展 。 這個遊戲巧妙之處在於,他透過讓你可以實際操控變數的自動運算模型,提醒我們:完全忠誠的老好人不一定有好下場,但完全欺騙的惡意也會毀壞自身,反而是抱著一點功利思考的選擇,讓群體可以朝向正面發展。 2. 我們變成我們所關注的東西.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