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3 年 8 月 1 日. 690. 0. 「莫忘初衷」對國泰人壽專招關西通訊處的資深行銷總監萬淑芬而言,似乎是最不需要被提醒的事。 從業21年以來她始終保持相當大的熱忱,疲勞與挫折自然會有,但家庭、客戶、榮譽心都時刻推動著她有著「寧在一思進,莫在一思停」的幹勁。 身為保險業二代的萬淑芬總監早在當年20多歲時,就已被在保險業從業多年的媽媽多次詢問加入保險業的意願,當時的她對保險業既不瞭解也沒興趣。 直到2002年時,31歲的萬淑芬想到長子已經到了愈來愈好動的年紀,且第二胎又即將出生,自己勢必要分出更多的時間來照顧小孩,因此工作時間較為彈性的保險業就成為了最符合她現況的首選。

  2. 2023年9月1日 · 1.瞭解人與人的差異性,因材施教做指導。 每個人性格不同,適用的方式也會不同。 對A來講百分百正確的方式和方法,對B來講卻不可能百分百有用。 面對子路和冉有的同一問題,孔子正是意識到了這一點,他的輔導答案才會不同。 而此一道理在保險業也同樣適用。 每一個屬員的學歷不同、個性不同、客戶群體不同,因此適合他的行銷方式也不同。 因此,師父在輔導徒弟的過程中,一定要意識到這一點:認識到差異性,再因材施教,是科學輔導的第一關。 2.協助部屬找到自己的夢想,激勵他們前行。 每一年來到IDA年會頒獎現場,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感嘆:獲獎者真是千差萬別,但無一例外都獲得了成功。 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當初他們看到國際龍獎IDA後,就把其確定為目標,且為之付出努力,這就是目標的力量,夢想的力量。

  3. 2019年1月1日 · 方法1‧提前計畫:一年之計在於冬,一日之計在於昨晚. 人常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但對於業務人員來說,如果春天才安排一年的計畫、清晨才安排一日的計畫,那就來不及了。 應實行「一年之計在於冬,一日之計在於昨晚」的時間規劃,提前做好規劃,便可集中精力去落實執行。 只要養成堅持做計畫的習慣,就會發現付出做計畫的時間和精力非常值得,並且愈做愈省時省力。 它能確保你第二天信心十足、有條不紊地按計畫進行。 方法2‧定時定事:固定時間做固定的事. 在固定時間做固定的事,有助於提高時間運用效率,原因有二:一是可以提升專注力。 固定一段時間只做一件事情,集中精力把事情一件件處理好,那麼手頭這件事情就能有條不紊地做好。 二是做事情緒可以進入最佳狀態。

  4. 2023年1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3 年 1 月 1 日. 0. 909. 現在正是「站穩腳步,落實基本功,掌握轉型契機」之時,對業務員如此,對保險公司亦是。 保險公司與業務員必須轉型,更貼近現今社會與民眾的整體發展,「未來的轉型會很明顯」馬君碩說,尤其是數位化在新冠疫情的推波助瀾下,數位的發展已經超過我們的想像。 新冠疫情延燒至今已近3年,俄烏戰爭、供應鏈短缺、通膨居高不下,顯見新年度總體經濟不確定因素仍大,多數人對於新年度的經濟情勢有所保留;再從保險公司資金運用面來看,今年美國聯準會持續升息,臺股與美股的表現也不若以往。 臺幣對美元的匯率表現從年初的27.5元左右貶值到32元,又快速回升到30.5元左右,保險公司在資金運用端面臨巨大考驗,連帶也影響到保險業務員的銷售。

  5. 2020年10月1日 · 網路訂購:保險行銷網 https://shop.advisers.com.tw 電話訂購:台北 (02)2792-8557|台中 (04)2254-8325|高雄 (07)222-3096 門市訂購:台北門市(台北市行愛路78巷28號2樓之1)|台中門市(台中市市政北二路282號5樓之7)|高雄門市(高雄市民生一路56號21樓

  6. 2019年11月1日 · 我問她:「您是跟誰講了這麼久的電話? 」她告訴我,這通電話的通話對象就是她剛剛分享的那個成功招攬個案的保戶。 她說,這位保戶原本就答應參加單位客戶聯誼及產品說明會,只是活動舉辦當天中午,當她打電話跟這位客戶再次確認出席時,客戶卻跟她說,她可能沒辦法參加活動了,因為她先生臨時加班,小孩放學沒人接送安親班,又要準備晚餐,好多好多的狀況,只好下次有機會再參加了等。 這位同仁在電話中一方面一樣樣地幫客戶尋求解決之道,同時不斷地說明該次活動的內容、專題精華及該保險商品功能的特性,並誠懇表達希望客戶能如期出席。 就這樣,客戶說小孩放學沒人接送,她跟客戶說她來讓自己先生去幫忙接送;客戶說晚餐沒來得及準備,她說那她就去客戶家協助作好晚餐,再一起載客戶至活動會場。

  7. 2021年5月1日 · 這3差保障著保險公司的利潤。 此次的第六回經驗生命表將會使臺灣保險公司的「死差益」產生變動。 死差益是實際死亡率低於預定死亡率,按預定死亡率收取的純保費支付實際死亡成本後有盈餘而產生的利益。 保險公司過去計算保費時,高估了未來的利率,營運上有「利差損」,因為臺灣過去的死亡率被高估,許多保險公司是採用「死差益」來填補「利差損」,對此,逢甲大學財務工程與精算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陳彥志博士表示:「這就像損害了A的利益,來填補B的缺口,但保險公司應銷售公平定價的產品,保費精算本來就應該精算正確的價值。 逢甲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助理教授梁穎誼也指出:「目前臺灣保險業希望能接軌IFRS 17,就是希望能公平定價,力求符合現狀,追求的價值與第六回經驗生命表不謀而合。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