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22日 · 前港姐麦明诗及其兄长,早前再以首置身份入市购入长沙湾宇晴轩3座高层C及D室相连单位,悭税逾188万元。 麦明诗两兄妹於前年中购入屯门菁隽3个单位,前者於今年初将前年中所购屯门菁隽单位业权内部转让予其母后,最近便再以首置身份入市,斥810万元买入长沙湾宇晴轩3座高层C室。 其兄所持的菁隽两个单位,於去年底已沽出一个,另一个则内部转让予其父,今次以868万元购入D室单位。 两人今次只须缴付楼价3.75%的印花税,即合近63万元;若果以非首置身份则须付楼价15%的新住宅印花税,即约251.7万元,换言之,两人今次悭税近188.8万元。

  2. 2024年2月14日 · 日前在英国《金融时报》又以一篇“让我痛苦地承认,香港现在已经玩完了(It pains me to say Hong Kong is over)”的文章,以香港股市表现差为由,进而声称基于香港内部政治、内地经济及中美因素三方面因素难以改善,所以他判断“香港已玩完”。 罗奇作为一名经济学家,竟然以充满主观色彩的字眼来预判一个地区的前途,显然与学者应有的专业精神相距太远。 而其所列举的理由和数据,不仅不专业,甚至还不如一些网上“黑粉”。 让我们逐一来看。 国安法巩固提升香港优势. 首先,罗奇称,2019年修例风波导致中央为香港立国安法,削弱了香港的自治。 这个理由完全是建基于其个人的偏见。 两年前,罗奇还称由于国安法“他再也不会踏足香港”,若是一个严谨理性的学者,又岂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3. 2024年5月31日 · 麦樸思言论重点 _大公网. 2024-05-31 04:02:40 大公报. 字号. 图:麦樸思表示,香港具备优势,是他的“真爱”。 •香港优势在于地理位置上具备联通性及全球化特点,通过港股市场接触许多内地上市公司,香港是他的“True Love”(真爱) •港股自底部反弹约26%,但只是小规模复苏,更加关注个别股份. •偏好具有全球品牌力的公司,例如小米. •中国今年5%的GDP增长目标属于合理预期. •内地房地产问题或在今年底前妥善解决. •投资者要对中国有更深度认识,上海将会是很好选择地. 网友观点. 请输入内容... 大公网港股频道.

  4. 2022年6月23日 · 2018年2月,港人陈同佳涉嫌在台湾杀害女友后潜逃回港。 因港台之间没有签订刑事司法协助安排和移交逃犯协议,陈同佳无法被移交至案发地台湾受审。 为维护法治与公义,堵住法律漏洞,香港特区政府提出修订《逃犯条例》和《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协助条例》。 然而,反对派和激进势力“盯”上了这个机会,自2019年6月起推动各种激进抗争。 在特区政府多次表示修例工作已彻底停止后,他们继续以“反修例”为幌子,变本加厉策动暴力且不断升级,直至公然鼓吹“港独”。 从6月开始的游行屡屡演变为暴力冲突,其行动完全超出了和平游行示威的范畴。 激进分子有组织袭击警察事件开始发生,警察总部两度被包围,政府部门受到滋扰,特区立法会大楼更遭到严重冲击和大肆破坏。 被“装修”的城市.

  5. 2022年6月1日 · 1997年7月1日,是香港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天,是中华民族普天同庆的日子。 香港经历了156年的漫长岁月,终于在这个崇高庄严的日子,重投祖国的怀抱,重踏祖国的家门。 6月30日晚,香港夜色正浓,天空下起毛毛细雨,仿佛在洗刷150多年殖民统治的耻辱,又像是在洗礼,准备以崭新的姿态迎接香港的新生。 这一晚,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灯火通明,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这里举行。 约4000名嘉宾出席,包括来自40多个国家和国际性组织的外交部长和知名人士,以及约400名各国传媒代表。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五楼大会堂举行。 (新华社) 根据中英双方商定的协议,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于23时42分准时开始。

  6. 2018年9月29日 · 2018-09-29 03:16:54 大公报. 字号. 如之前所说,我有两个主要的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和文学。 这个研究兴趣的发现,主要还是得益於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六年的本硕连读。 “国学”这个专业设置,避开了西方现代学术的分科方式,也就是说,在这裏,我们进行的是当下很流行的所谓“跨专业”、“跨领域”的学习,毕竟在中国古代,并没有像今天将学术劃分为文学、哲学、历史学等,如此泾渭分明的科目,而是彼此贯通,同时内在自成体系。 硕士一年级的时候,我与同门随导师到天津做田野调查,在参观“饮冰室”之时,留意到梁启超在美学方面的研究,顿生兴趣。 随后,向导师请教,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逐渐确定硕士论文的研究方向,即关於梁启超美学思想的中国古代文化溯源。

  7. 2022年6月6日 · 香港居住环境本就挤迫,若近200万人移居香港将造成沉重人口压力。 (美联社资料图) 很明显,此案明显涉中央与香港的关系。 是次终院在判决前,未有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基本法有关条文,已僭越人大常委会对基本法的解释权。 惟时任特区终院首席法官的李国能以超越宪制秩序的方式,声称“香港终审法院有权审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行为是否符合基本法”,几乎触发宪制危机。 时任香港特区终审法院首席法官的李国能。 (美联社资料图) 5月18日,时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向国务院提交报告,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基本法,这便是第一次释法的由来。 董建华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基本法。 (美联社资料图)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