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2月29日 ·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20年02月29日 09:57:31 来自北京市. 明代普通的百姓是如何与国家打交道的? 在服从和反抗之间,明代的普通百姓生产出什么方法来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而明代百姓的这种日常策略,如何形塑了明代的商业化和商品化? 为此,我们采访了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主任宋怡明。 在常见的明史叙述里,随着时间发展,国家的重要性越来越小,市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但是,实际上真的是这样的吗? 宋怡明发现,对于明代的普通人来说,在晚明,国家制度和政策依然作用于他们。 那他们是怎么应对这些政治义务的? 他们应对这些政治义务的方式,与晚明活跃的商业社会有无关联? 近几十年来,有关中国的现代化路径,还有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论述,抑或儒家伦理与商业精神的讨论,许多学者都有不同的解释。

  2. 2022年7月1日 · 今天,就让我们来回顾香港文学这百年间,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 1920s. 鲁迅访港、《铁马》 最早的香港文学. 1921年,文学杂志《双声》创刊,该刊的主编——黄昆仑和黄天石,两人都是新思潮的青年作者。 他们使用被称为“放脚式”的半白话文来写作香港故事,表达反封建、个性解放、自由恋爱的主张,构成了香港早期新文学的一线熹微。 及至六年后,北伐战争阶段性胜利,旧势力、旧军阀被打倒,内地的新文学运动蓬勃发展,各种流派作品,也渐次输入香港。 1927年2月,鲁迅应邀从广州到香港,作两次演讲,题目分别为《无声的中国》和《老调子已经唱完》。 鲁迅在演讲中说到:旧文化让大家用难懂的古文,讲陈旧的老话,大多数人听不懂,这等于无声。 他主张现代人应该说现代的、自己的话,变无声的中国为有声的中国。

  3. 2014年4月21日 · 我不能说马尔克斯是当代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但自上世纪60年代至今,世界上的确没有一本书像《百年孤独》那样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这是59岁的诺奖得主莫言对87岁的诺奖得主马尔克斯的目送。 顺着他,听之任之写下去. 1984年秋,莫言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在恩师著名作家徐怀中的启发指导下,写出了《秋水》、《枯河》、《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一批中短篇小说。 在《秋水》这篇小说里,第一次出现了“高密东北乡”这个字眼,从此,“就如同一个四处游荡的农民有了一片土地,我这样一个文学的流浪汉,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场所。 “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

  4. 2013年11月18日 · 瑞典文学院授予多丽丝莱辛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她用怀疑、热情、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她的史诗性的女性经历。莱辛爱猫可以说到了痴狂的地步,从波斯(莱辛3 岁时养了第一只猫)到伦敦,她一辈子都在养猫。

  5. 4 天前 · 是她清贞决绝的写作及生活姿态,还是她凌厉细腻的笔下功夫? 是她对照参差,“不彻底”的美学观照,还是她苍凉却华丽的末世视野? 在这些“惘惘的威胁”下,年轻的作家在纸上与张爱玲遥相对话(或喊话)。 他(她)们的作品,成为见证张爱玲影响的重要文献,但谈“影响”是件吊诡的事。 有的作者一心追随大师,却落得东施效颦;有的刻意回避大师,反而越发逼近其人的风格。 更有作者懵懂开笔,写来写去,才赫然发觉竟与“祖师奶奶”灵犀一点通。 不管是先见或后见之明,“影响的焦虑”还是影响的欢喜,张爱玲的魅力,可见一斑。 60年代私淑张爱玲而最有成就者,当推白先勇与施叔青。 王祯和虽有幸陪同张爱玲游访花莲,在创作脾胃上毕竟另有所好。 白先勇与施叔青都以雕琢文字、模拟世情著称。

  6. 2014年4月18日 · 拉丁美洲的孤独 ——马尔克斯1982年诺贝尔奖获奖演说 安东尼奥·皮加费塔,一位曾陪同麦哲伦进行首次环球航行的佛罗伦萨航海家,在经过我们南美洲时写了一本严谨的编年史。然而它却像一部凭空臆想的历险记。他说他见过一些肚脐儿长在背上的猪,见过一些没有爪子的鸟儿,母的卧在公的背上 ...

  7. 2014年4月18日 · 余华认为,“大师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他看来,当代作家接受前辈作家的影响,“这种影响应该是以树木的方式在成长,而不是以阳光的方式。. 这才是影响的本质。. ”余华说:“我对那些伟大的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会被他们带走。. 我就像是一个胆怯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