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6月14日 · 2017-06-14. 在孔門弟子中,有所謂四聖與十哲,能兼此二譽的,僅顏回一人而已。 顏回,是四聖中的「復聖」,意為「復見聖人」,用現代語言說之,則是「複製的聖人」,可見其譽之高。 顏回又是十哲之首,儒門第一,以德行睿智、沉默如愚、安貧樂道見稱。 三月不違仁 不重複犯錯. 孔子對他的印象是:「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去之後,他懂自我反省,對所學的又能進一步加以發展)。 回也,不愚。 」孔子對魯哀公稱讚顏回:「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子說他從未見過如此學生,三月不違仁,又從不遷怒於人,不犯重複錯誤。 有時,父母在辦公室、子女在學校遇上不快的事,回家後或會找身邊的人出氣,做成家人牽連受害。

  2. 2018年3月14日 · 2018-03-14. 周敦頤的《愛蓮說》,以蓮花比喻君子。 資料圖片. 《愛蓮說》是初中文言文名篇,作者是北宋理學家周敦頤。 「理學」興盛於宋代和明代,故又稱「宋明理學」,這一哲學思想,把傳統的孔孟儒學作了新的發揮,故又稱「新儒學」。 同學大多知道《愛蓮說》是詠物說理,把蓮花比喻為君子,而較少留意此文的背景與理學思想的關係。 《愛蓮說》以蓮花比喻為君子,通過描寫蓮花的特點,突出君子的形象,這是本文的主題。 其中,又以代表世俗人的牡丹和代表隱逸者的菊花作陪襯,以突顯蓮花的君子形象。 「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牡丹代表富貴,所以為世人所好,又自隋唐以來最盛。 唐代詩人劉禹錫《賞牡丹》一詩「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蓮花為佛教象徵.

  3. 2020年7月22日 · 2020-07-22. 《不定名》由《明報》月刊出版社出版。 作者供圖. 彥 火. 「李天命出書了。 這句話對香港出版界有點石破天驚。 有道是10年磨一劍。 李天命這把「寶劍」,磨了14年,比成語所說的多磨了4年。 說什麼「千呼萬喚」、「10年磨一劍」,都不管用。 因為這對李天命完全不起作用。 不然,不會弄出「14年磨一劍」怪乎一句不尋常的話來。 即使是這樣,這本新書的出版過程,比起過去李天命的著作,相對順利得多,相信這與李夫人徐芷儀女士極力主張出版和無時無刻的督促有加不無關係。 當然,主動權還是在李天命手上,也許他對過去出書一再「拖延」出版的徹悟也未可知。 反正這本名叫《不定名》的李天命新書是正式面世了。 這對於所有熱愛李天命的讀者和文友,都是值得額手稱慶的事。

  4. 2006年6月1日 · 琴台客聚:子路拱雉 見機而作.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6-01] 韋基舜. 黃大仙籤第八十一籤為「中吉——子路拱雉」。. 孔子三千弟子,子路經常陪伴 ...

  5. 2017年3月8日 · 2017-03-08. 莊子論「境界」,分「自然之境界」與「人為之境界」。 前者是人應該追求的目標,後者是人往往迷失的地方。 莊子認為,人生在世,與其不自覺地追求世俗的境界,不如求道追求自然的境界。 有關思想,見於《莊子.列禦寇》︰. 莊子曰:「知道易,勿言難。 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古之人天而不人。 」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聖人以必不必,故無兵;眾人以不必必之,故多兵;順於兵,故行有求。 兵,恃之則亡。 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 敝精神乎蹇淺,而欲兼濟道物,太一形虛。 若是者,迷惑於宇宙,形累不知太初。 彼至人者,歸精神乎無始,而甘冥乎無何有之鄉。 水流乎無形,發洩乎太清。 悲乎汝為,知在毫毛,而不知大寧!

  6. 2017年11月8日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 ,毋吾以也。居 則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爾 ,則何以 ?」 子路率爾而對 曰 ...

  7. 2006年1月26日 ·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回也! 」試想一下,只吃一小碗飯;飲一小杯水;住陋巷小屋,任何人也會為此苦憂,但顏回自得其樂,無怪孔子連聲「賢回也! 顏回雖賢,卻有一個愛慕虛榮的父親——顏路,顏路也是孔子學生。 顏家貧困,俗語所謂「冇啖好食」,但顏回樂道安貧,孝心不變,對父親沒有半句怨言。 衛生條件差,食少事煩,顏回二十九歲已捱到滿頭白髮,三十二歲辭世。 顏回去世後,顏路要孔子把車賣掉,替顏回買一副廓(棺材的外棺)。 孔子直斥顏路,說道己兒伯魚去世時,也是有棺無廓,我若賣了車便要行路,跟隨大夫出門時,難道是要跟在大夫車尾行路! 且說黃大仙籤第六十三籤為「中吉——顏回樂道安貧」。 籤文為: 陋巷簞瓢不足愁,旁人見此甚為憂; 不知樂道忘貧乏,亞聖芳名萬古留。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