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7月16日 · 報橘. BBC 花了 49 年跟拍真實人生,告訴我們「階級翻轉」的可能性. Yuan Ling 2015-07-16. 當世人們都說著,透過教育才能讓貧富差距縮短、階級翻轉的可能性才會提高。 Well⋯為了驗證這件事情,英國老字號廣播公司 BBC 花了 49 年的時間,於 2013 年拍成了一部經典紀錄片《56UP》。 導演分別選擇了 14 個不同階層的孩子進行跟拍,每 7 年紀錄一次,從 7 歲開始,14 歲,21 歲,28 歲,35 歲,42 歲,49 歲,一直到前年的 56 歲,製播成 150 分鐘、3 集的紀錄片。 然而在這 150 分鐘內,我們看見濃縮的社會,也看見了我們不願面對的醜陋真相: 「 社會階級是很難跨越的,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而窮人的孩子仍然是窮人。

  2. 2017年2月20日 · 從炸毀南韓班機、服毒自殺到成為南韓暢銷作家,北韓女特務金賢姬傳奇一生比電影還電影. 中央社 2017-02-20.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色誘暗殺樣樣來 北韓女特務惡名昭彰 〉。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北韓素以利用女特務從事秘密任務著稱,像是金賢姬、元正華等女間諜,均曾有過比電影還戲劇化的經歷。 (責任編輯:蔡沛宇) 圖片來源:翻攝 網路 。 北韓向來以使用女性從事秘密任務著稱,有些人被訓練從事色誘、謀殺。 最有名者就是參與1987年大韓航空858班機爆炸案、造成115人喪生的金賢姬(Kim Hyun-hee)。 (中央社)

  3. 2017年7月13日 · 一位視障教師的故事:雖然我看不見,但是我靠「閱讀」拿下了師鐸獎.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本書】. 文中的主角薇雅老師是一名視障患者,但是仍因推廣閱讀有成而獲得師鐸獎。. 大眾一定會好奇,看不見要怎麼教書?. 而且還是教閱讀?. 誰說視障者就不能夠 ...

    • 太太成無法言語的大體老師,丈夫為她曝捐大體心聲
    • 為何認識大體老師的故事這麼重要?
    • 紀錄片裡的丈夫,最後一次見「完整」的老婆淚崩
    • 延伸閱讀

    林惠宗和他的太太徐玉娥結褵 23 年,因為他是特搜救難隊的成員,看多了意外與無常,覺得自己每天平平安安,就是有福氣。至於夫妻倆決定捐大體,主因不想浪費醫療資源。 林惠宗表示,「我太太生前一直很希望當老師,在死後可以圓夢是很難得的緣份,我們夫妻都認為人死了就什麼都不知道了,決定捐大體主因不想浪費醫療資源,也能造就更多好醫生,我覺得很多人把葬禮辦得很鋪張,這些錢如果拿去幫助弱勢,該有多好。」 輔大表示,解剖課程上每個大體老師,都有著動人的生命故事,期待無語良師背後的故事,能讓學生了解尊重與珍惜生命的價值,進而達成莫忘初心「關懷他人的理想」。 紀錄片「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拍攝徐玉娥成為大體老師的過程,在「友信醫療集團」的贊助下,兩年來巡迴全台感動 3000 多名師生,如今回到拍攝地點輔仁大學,邀請...

    輔大生物醫學暨藥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蔡怡汝表示,她會要求學生和大體老師的家屬訪談,讓學生了解大體老師的故事,「大體老師是學生行醫前的第一個病人,是培育好醫生的第一步,學生必須深入認識大體老師,不然跟切豬肉有什麼不同?捐贈者讓學生在我身上千刀萬剮,是為了你當醫生的時候不要劃錯刀、摘錯了臟器」。

    只是徐玉娥死後送到輔大醫學院大體室後要做一整年的防腐,而林惠宗在第 2 年就每月開車 3 小時探望亡妻,紀錄片中可以看到他常來跟太太聊天,內容大致是「我跟老婆說,家裡都很好,兒子、女兒都好,我也很好,你放心」等日常對話,但平淡間可以感受到濃厚的感情和依戀。 林惠宗說:「我太太當這個大體老師,我覺得很好,我可以隨時來看老婆,很不錯!」只是大體解剖前,林惠宗想到最後一次能跟「完整的」老婆聊天,情緒不免崩潰,一坐上高鐵北上時就哭得唏哩嘩啦。 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葉炳強說,紀錄片「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將生命教育推己及人,讓學生了解每一個生命背後都有故事和溫度。科技必須要結合人性,醫學必須要融入仁愛與利他,這樣醫學才會有生命。 林惠宗表示,最後一次見老婆時是想強忍淚水,但淚水就是不爭氣,無論如何用力都止...

    【自己的棺材自己做】死亡不再是禁忌!紐西蘭老人瘋參加「棺材俱樂部」:省下 8 成棺材費還找回「社交」能力 BBC 全程記錄他的安樂死:一個漸凍人,從清醒到死亡的短短七分鐘 【台灣撿動物屍體社團名揚國際】日港馬都想取經台灣「路殺社」,拍動物遺照、製標本有效防治全國疫情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亡妻成大體老師 林惠宗每月開車3小時探望〉。首圖來源:中央社。)

  4. 2018年5月28日 · 台灣冷戰時期詩人洛夫、余光中、周夢蝶、商禽相繼殞落,此時的我們站在一個回首與瞻望的交界點。. 青鳥書店邀請須文蔚教授規劃一系列詩講座讀懂欲言又止的時代台灣現代詩與傳統的聯繫為題目邀請兼具詩人與學者身份的羅智成唐捐 ...

  5. 2020年2月11日 · 南韓電影《寄生上流》成為首部勇奪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的外語片,創影史紀錄,除影藝學院力求革新,劇情本身雅俗共賞,反映全球氛圍,更是本片跨越語言障礙,贏得人心的關鍵。 南韓導演奉俊昊執導的韓語片《寄生上流》(Parasite),在第92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入圍6項大獎,最後除如外界預料拿下最佳國際影片大獎外,還在其他項目擊敗英語片對手。 《寄生上流》不但拿下最佳原創劇本,更成為奧斯卡史上,首部同時獲得最佳導演與最佳影片2項大獎的作品,更勝過2019年西班牙語片《羅馬》(Roma),同樣入圍最佳影片與導演,卻僅拿下導演獎的成績。 打破「一吋高」的字幕障礙! 解密《寄生上流》奪獎的「2關鍵」 獎項揭曉前,外界雖看好《寄生上流》,但仍對美國影壇就外語片的接受程度存疑。

  6. 2020年6月4日 · 1989 年 4 月 27 日,33 歲的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郭於華與同學們在北京的街頭走了差不多整整一天,直到自己腳上的舊傷復發。 但是,她依然覺得很振奮,充滿了希望。 「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振奮,覺得有希望。 覺得哪怕是一個人,哪怕學生的力量很弱,但是也覺得我們盡力了,用盡自己的力量。 」 六四 31 週年後,在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擔任教授的郭於華回顧當年的自己,這樣告訴《美國之音》。 郭於華參加的就是後來被稱為 427 大遊行的行動。 此前一天,1989 年 4 月 26 日,中國官方的《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將學生們 4 月 17 日以來的抗議活動定為「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動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