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2月5日 · 電腦玩物站長 Esor (異塵行者),在電腦玩物上的文章有別於單純的軟體和服務介紹,而是更強調軟體和服務背後的數位工作思維及方法,並說明實際應用後帶來的生活改變。著有《電腦玩物站長的筆記思考術》、《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用Evernote打造快狠準系統》、《比別人快一步的Google工作術 ...

  2. 2017年5月5日 · 1. 快速添加常用詞彙: 「新酷音輸入法」會自動選字,也會自動記憶我們的常用字,在一般情況下,我們其實不用去管理詞庫,讓新酷音在我們正常使用下自動學習即可。 但是如果有些特殊用字,打了一兩次後發現新酷音還沒有自動記憶,這就是就可快速加入常用詞庫中。 方法很簡單,先打出需要的詞彙並完成正確選字(但還不要按下〔Enter〕),將選字游標移動到詞彙的最後一個位置,然後按住 〔Ctrl〕+〔該詞彙的字數數字〕 ,就能快速儲存這個詞彙。 我先打完新詞彙,並完全選字,尚未按下〔Enter〕。 這時候按下〔Ctrl〕+〔4〕,就會加入前四個字作為常用詞彙。 2. 讓整段話選字更正確的「斷詞法」:

  3. 2020年7月21日 · 今天這篇文章,也整理出來跟大家分享。 01. 摺紙入門網站: Origami Instructions and Diagrams. 第一個介紹的網站,上面的摺紙作品算是比較入門的,但是也很好上手,並且會包含基本常見的動物、植物、紙鶴等等造型。 點進某一個摺紙作品,這個網站的教學方式是拆解成一張一張的步驟照片,讓我們實際看到摺法,大多數也都是清楚易懂。 這個網站有一個獨特的內容,就是「紙飛機評比」,提供了大量紙飛機的摺紙教學,並且還做了評分,說明哪些摺法的飛機可以飛得很快、哪些飛得更遠、哪些可以做特技飛行等等。 02. 解說漂亮清楚的摺紙教學: origami.me. 「origami.me」本身是一個摺紙主題媒體,會報導大量的專業摺紙作品,也有許多專業摺紙書籍。

  4. 2017年11月19日 · 文書處理其實可以有不同的內容建立方式,打字是基本,或是像我之前在電腦玩物研究過的「 五款免費中文 OCR 文字辨識軟體下載,建立強大無紙化辦公室 」、「 Text Scanner 速度超快的免費中文 OCR 文字掃描 Android App 」,則是把圖片直接轉成文字輸入。 而「語音轉成文字」,也會是你文書工作上的一項利器,今天這篇文章,我就以「免費」、「支援中文」這兩個基本標準,加上我都實際使用過一段時間的體驗,來推薦 10 個「語音轉文字工具」。 並且我不會只是列出選擇,我還會跟大家分享我在實際工作應用中,曾經或現在如何利用這些工具,用來滿足哪些特殊的文書工作需求。 1. 訊飛語音輸入法 :手機上用語音寫長文章.

  5. 2018年1月3日 · 這個方法最簡單,而且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每一個計劃與行動的文字細節。 第二種方法,則是我自己使用的方法, 我希望獲得一整張完整的 9 X 9 的大九宮格,在一張紙中就看到我所有的年度計畫細節,這樣要怎麼列印呢? 有幾個細節要注意。 首先,為了讓每一個文字、標題都能清晰顯示,我的建議是:每一格標題用精簡關鍵字(2個字)、每格內任務用精簡文字描述(每行5個字,每格最多4行)。 接著,打開 9 X 9 大九宮格頁面,選擇瀏覽器的列印功能,接著去掉版面的邊界,並且調整一下縮放比例(我調到 85% ),讓其剛好在一張 A4 紙張上就能完整顯示。 這樣就能進行列印囉! 印出來的效果如下。

    • 徐熙媛1
    • 徐熙媛2
    • 徐熙媛3
    • 徐熙媛4
    • 徐熙媛5
  6. 2016年10月13日 · Coggle 最好用免費線上心智圖軟體教學:簡單卻強大. XMind 新增心智圖雲端同步! XMind Cloud 實測心得. 活用 Mindomo ,在清單思考與心智圖思考間自由轉換. 行動工作最佳心智圖 App: Android iOS 心智圖比較. 而在這幾篇文章中,我收到一則讀者留言,提到雖然上述新工具可能介面更新潮,但是他卻喜歡一款介面有點老派,但「目前依然保持更新」,簡潔如當年經典的 Freemind ,但功能卻「強大夠用」,更重要的是老舊電腦也「跑得飛快」的「 Freeplane 」。 我相信很多常年使用心智圖的朋友,或許不少都聽過、用過「 Freeplane 」,今天就讓我來為他寫一篇遲來的教學與推薦。 1. 內建繁體中文,免費下載,速度飛快.

  7. 2019年1月3日 · 最近在研究各種 年度計畫方法 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有趣的規劃表範本,其中有一個很特殊的方法,叫做:「 Your Life in Weeks 」,用每一週為單位,紀錄與規劃自己的一生。 把一生擁有的 4680 週,變成一張紙就能填滿的 4680 個規劃空格。 這個方法我初次見到,是在「 Your Life in Weeks 」這篇文章中。 做出來的表格如下圖範例,這就是我們一生的縮影。 橫排 是從出生開始,以週為單位,每年有 52 週,橫排於是有 52 個格子。 直排 則是自己的年紀,每過 52 週,自己就增加了一歲,先預留好 90 個直排。 而如果以人生有 90 年來計算,我們擁有 4680 週,也就是這張規劃表上,共有 4680 個空格可以填滿。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