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4月17日報道根據香港聯交所4月17日披露的文件李捷於4月11日以每股均價9.3457美元售出$阿里影業 (01060.HK)$的相聯法團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3.31萬股股份價值約30.97萬美元售出後李捷對該相聯法團最新持股數目爲57.54萬股股份好倉

  2. 2020年11月17日 · 穆迪副總裁/高級信用評級主任李煒樂稱:“評級確認反映了中石化入股完成之後濱海投資與本月底到期的 3 億美元債券相關的再融資風險下降。 2020 年 9 月 24 日,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中石化,A1/穩定) 完成了對濱海投資 29.99%股權的投資,成為濱海投資第二大股東。 最大股東天津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泰達控股) 的持股比例從 60.19%降至 35.43%。 穆迪認為交易的完成將會改善濱海投資的資本市場融資渠道,使其獲得更多元化、成本更低的融資選擇。 尤其是,穆迪目前預計中石化將向濱海投資 11 月 30 日到期債券的再融資提供直接資金支持。 這一預期的支持因素包括中石化作為中國油氣行業大型國企所具有的雄厚財務實力以及廣泛的融資渠道。

  3. 讚好. 中國生態旅遊 (前稱華彩控股) (01371.HK)公布,聯交所對其及七位董事採取紀律行動。 聯交所批評公司,向其執董吳京偉、前執董、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陳丹娜及前執董劉婷作出損害投資者權益聲明,認為三人留任及繼續出任董事,均會損害投資者的權益。 另外,亦譴責公司前執董子饋、獨立非執董陳明輝、前獨立非執董崔書明及前獨立非執董黃勝藍。 聯交所指,公司在2014年至2018年間向9人借出共3.63億港元及9,10.

  4. 2017年11月11日 · 房地產業. 香港房地產業在70年代到80年代初出現了一個小高潮。 1982年由於中英談判,香港出現了一個移民潮,地產也跌入低谷 。 中英談判期間,一些英資公司相繼從香港撤資。 有些有政治智慧的香港本地地產商,例如嘉誠等,卻逆勢擴張。 在整個80年代,長實集團先後共完成60多項地產發展計劃,除黃埔花園外,尚有城市花園、和富中心、嘉雲合、樂信合、瑞峯花園、銀禧花園,以及麗城花園,所提供的住宅單位超過5.25萬個。 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發佈,香港政治局勢明朗,地產重新步入升勢。 80年代期間,長實集團發展的物業,約佔香港整個物業市場的20%,長實已成為香港地產業的領導者。 金融業. 70年代末到1981年恆生指數出現了一波快速上漲,1981年恆生指數達到1810點的高位。

  5. 2024年4月25日 · 在香港證監會的協助下,所獲得的證據顯示部分貸款的所得款項轉至與陳女士及劉女士有關連的人士及/或實體,而旨在投資的部分認購款項則轉至陳女士的丈夫的私人賬戶。 此等資金流動令人關注涉事的相關董事及借款人之間是否另有安排。 此外: 該公司集團聲稱該貸款是爲了發展其位於中國及菲律賓的博彩業務。 然而,沒有證據顯示貸款所得款項確實用於以上目的,而所有借款人均拖欠還款。 投資原是爲了認購一名康女士所擁有的公司的股份而作出,認購目的是促使該公司在其彩票業務中採用區塊鏈技術。 認購款項並非支付予賣方,而是按康女士的指示支付予第三方。 股份最終並無交付,康女士其後也失去聯絡。 該公司在並無適當的盡職審查、風險分析或信貸評估的情況下授出貸款並進行相關投資,損害了該公司的利益,也危害了其資產安全。

  6. 在這一波AI大模型浪潮當中出門問問創始人李志飛過去幾年向來沉默的他也開始頻繁對外發聲。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目前李志飛會在自己的微信公衆號飛哥說AI持續更新關於AI的前沿技術和商業模式他把自己定位爲中國大模型創業者持續探索AGI及商業化落地AI創業12年而後正式進入大模型賽場趕上當下生成式AI浪潮開啓IPO, 一名互聯網計算機行業分析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分析表示,出門問問給後面的公司提供了一定的參照系,但是需要考慮的風險因素是,隨着科技的進步,類似AI語音產品的專用大模型,會不會被性能更強的通用大模型所取代。 從目前的財務情況來看,出門問問的AIGC業務收入保持着持續增長,2021-2023年的收入分別爲682萬元、3986萬元和1.18億元。

  7. 韋德布什分析師Dan Ives認爲,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新能源汽車公司,有望在2024年加入萬億美元俱樂部。 美國投行伯恩斯坦分析師Toni Sacconaghi則認爲,特斯拉爲提振銷量將不得不繼續降價,利潤率進一步下降,而銷量也將同樣令人失望,特斯拉是“2024最佳做空對象”。 2023年,特斯拉交付181萬輛新車,完成銷量目標。 但由於缺少新車型,降價促銷是它過去一年的主要競爭手段。 這也導致特斯拉在去年Q3淨利潤同比近乎腰斬,毛利率跌破18%,創17個季度新低。 摩根士丹利認爲,特斯拉汽車毛利前景不容樂觀,預計2024年或進一步跌至10%,且不排除特斯拉單季度核心運營利潤率變爲負值的可能性。 2024年,特斯拉產品線單一的問題可能會有所改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