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6月26日 · 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仍然居高不下,投資者應該如何把握時機進行資產配置? 本文將介紹一個最經典的理論——「美林投資時鐘」。 美林投資時鐘(Merrill Lynch Investment Clock)是一種把經濟周期、資產及行業輪動串連起來的投資理論,由美林證券於2004年發表。 研究團隊利用1974年至2004年間、約30年的數據進行回測,證實在不同的經濟周期,應該利用不同的資產配置策略,不應該一成不變。 此理論以經濟成長率(GDP)和通脹率(CPI),把經濟劃分成主要4個周期,衰退期(reflation)、復蘇期(recovery)、過熱期(overheat)及停滯期(stagflation)。 每個經濟周期亦有對應跑贏大市的資產類別,包括債券、股票、大宗商品、現金。 1.

  2. 理財, 收息攻略, 財富增值,退休部署, 財務自由, 慳錢大法, 財務目標, 綠色投資 | HKET經濟日報 | 理財 | 理財頻道. 月供股票|低成本入手優質股! 手績費 / 供款計劃 / 投資優勢一文拆解. 近日港股強勢反彈,如果有心水股票,但手頭資金不足,可以考慮月供股票。 今集《理財最前線》就和大家比較一下在各大銀行券商的月供計劃和收費,分析這種定時定額的投資方法在節省成本、分散風險上有何優點,看看是否... 11:30 2024/05/27. 月供股票|低成本入手優質股! 手績費 / 供款計劃 / 投資優勢一文拆解. 「嬰兒潮世代」全踏入退休年齡 《經濟學人》揭秘三大原因:為何富裕一代吝嗇不消費? 今日 18:11.

  3. 2021年7月21日 · 發布時間: 2021/07/21 18:35. 分享:. 這次個案由《富足家庭認證導師》張美潔(Ann Cheung)提供。. 61歲的先生剛退休一年,由於仍有工作能力及想為行業貢獻經驗及知識,選擇以兼職顧問身分繼續工作。. 惟他擔心退休生活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包括昂貴潛在醫療費 ...

  4. 2021年1月8日 · 2020年投資市場波動,各位打工仔的強積金戶口的投資表現是如何呢? 晨星(Morningstar)亞洲公布了2020年10大最佳表現強積金成分基金。 中國及大中華股票基金佔優. 10大最佳表現強積金成分基金中,有一半是中國及大中華股票基金,更包辦三甲,表現最強勁的是中銀保誠強積金的我的強積金計劃—我的中國股票基金,2020回報達51.75%。 另外,安聯亞洲基金是唯一上榜的亞洲(不包括日本股票)股票基金,其T類、B類、A類基金分別排第4至6名,回報分別為46.15%、46.11%及45.78%。 去年美股表現強勁,但上榜的相關美國股票基金只有萬全強積金計劃的美國股票基金,回報為43.08%,排第7名。 責任編輯︰啟昌. 欄名 : MPF理財.

  5. 2021年11月26日 · 善用藝人優勢 開網店幫補收入. 入行不久陳欣茵已在電視台獲得主持節目的機會但她也深知藝人工作收入不穩定而嘗試開展副業幫補收入。 「入行後為裝扮自己與朋友聚會等花費不少難以節流所以就選擇開源。 」由於家人開設花店她便從中學習入貨設計花束等知識並於去年起2自資開設網上花店flossom.hk以超大型的花束作為獨特定位成功打入市場。 加入娛樂圈之前,陳欣茵在社交平台已小有名氣,現時她個人的Instagram更有4萬名追蹤者。 以藝人及網絡紅人的身份開網店,陳欣茵坦言有優勢:「我會用個人的Instagram轉載花店的照片,又會請藝人或KOL朋友幫忙宣傳,對我經營網店有一定幫助。 【「慳妹」游嘉欣月花2千元不覺慳 低物慾減消費儲起9成收入: 按此 】

  6. 2021年2月3日 · 瞭解投資甚麼資產. 投資派息基金前,應要瞭解基金投資甚麼,一些高派息基金的投資組合可能會投資於高收益債券,又或俗稱「垃圾債券」,即投資評級低於標準普爾BBB-級或穆迪Baa3級的債券,以爭取較高回報。 高回報,同樣風險亦高,高收益債券的違約風險亦會較高,債券價格一般亦傾向波動。 投資這類基金一般會有較高的風險。 根據FSM平台資料,該平台上十大最高定期派息基金/債券基金如下︰. 責任編輯︰啟昌. 欄名 : 收息之選. 不少投資者對定期派息的投資產品感興趣,當中包括定期派息的基金。 投資派息基金可以享定期收息的好處,但當中亦有值得留意的事情。 派息不等於回報 派息基金派高息,但這不等於基金回報,基金價格亦會變動,要留意.

  7. 2020年9月21日 · TVB節目《我要做業主》昨晚(20日)播出最後一集,找來屯門屋邨出身的林子善,分享他多年來5度置業的故事。 子善坦言,當中兩次置業是「被置業」,幸好他平時勤奮節儉,才能夠負擔起買樓的開支。 父母為人大方且不懂守財 成理財反面教材. 現年38歲的林子善,早於16歲參演電影《喜劇之王》而正式入行。 自小住在屯門屋邨的他,年輕時每天只得300元收入,從沒想過自己能夠上車買樓。 他笑言,父母不重視金錢,也沒積極地守財,因而成為子善在理財方面的「反面教材」。 父母信佛,他們總覺得只要做好事,上天就會給好路你走。 所以不用儲錢,今日花光、明日再來。 初次置業後「落車」 再被母親「逼上車」 林子善初次置業,是在10多年前與哥哥合資,一家四口由屋邨搬到私人物業。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