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5日 · 程潛 (1882年—1968年4月5日), 字 頌雲 ,男, 湖南 醴陵 人,中國軍事家、政治家,詩人, 同盟會 元老, 國民革命軍 一級陸軍上將。 北伐戰爭 時 國民革命軍第六軍 軍長, 抗戰 時第一戰區司令長官。 1948年時曾 參選 中華民國副總統 ,但未成當選。 1949年年中在 長沙 向 共產黨 投降,同年出席 北京 全國政協 。 其後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委員, 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 副主席, 全國人大常委會 副委員長, 湖南省人民政府 主席, 湖南省人民委員會 省長、 民革中央 副主席等職。 1968年4月5日病逝北京。 生平 [ 編輯] 早年革命生涯 [ 編輯] 留學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時的程潛. 程潛出身耕讀世家,九歲入私塾。 十六歲(1898年)中 秀才 。

  2. 程潛 (1882年—1968年4月5日), 字 頌雲 ,男, 湖南 醴陵 人,中国军事家、政治家,诗人, 同盟會 元老, 國民革命軍 一級陸軍上將。 北伐战争 時 國民革命軍第六軍 軍長, 抗戰 時第一戰區司令長官。 1948年時曾 參選 中華民國副總統 ,但未成當選。 1949年年中在 長沙 向 共產黨 投降,同年出席 北京 全国政协 。 其後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委員, 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 副主席, 全国人大常委会 副委員長, 湖南省人民政府 主席, 湖南省人民委员会 省長、 民革中央 副主席等職。 1968年4月5日病逝北京。 生平. 早年革命生涯. 留學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時的程潛. 程潛出身耕讀世家,九歲入私塾。 十六歲(1898年)中 秀才 。

  3. 程潛(1882.3.31~1968.4.9),字頌雲,漢族,1882年生於湖南醴陵官莊,清末秀才,同盟會會員,民革成員,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六期畢業,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 國民黨時期歷任廣東大元帥府陸軍次長,非常大總統府陸軍總長,國民革命軍第六軍軍長,第一 ...

  4. 2024年5月5日 · 程潜 (1882年—1968年4月5日), 字 颂云 ,男, 湖南 醴陵 人,中国军事家、政治家,诗人, 同盟会 元老, 国民革命军 一级陆军上将。 北伐战争 时 国民革命军第六军 军长, 抗战 时第一战区司令长官。 1948年时曾 参选 中华民国副总统 ,但未成当选。 1949年年中在 长沙 向 共产党 投降,同年出席 北京 全国政协 。 其后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委员, 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 副主席, 全国人大常委会 副委员长, 湖南省人民政府 主席, 湖南省人民委员会 省长、 民革中央 副主席等职。 1968年4月5日病逝北京。 生平 [ 编辑] 早年革命生涯 [ 编辑] 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时的程潜. 程潜出身耕读世家,九岁入私塾。 十六岁(1898年)中 秀才 。

    • 概览
    • 人物生平
    • 家庭成员
    • 人物纪念
    • 人物评价

    军事将领、政治家

    展开5个同名词条

    程潜(1882.3.31~1968.4.9),字颂云,汉族,1882年生于湖南醴陵官庄,清末秀才,同盟会会员,民革成员,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

    国民党时期历任广东大元帅府陆军次长,非常大总统府陆军总长,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湖南、河南省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解放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兼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省长,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

    早年经历

    湖南省醴陵县北乡长连冲村人。1882年3月31日(清光绪八年二月廿三日)生于一个耕读世家, 祖父程兰林,祖母王氏;父亲程若凤,母亲钟氏。钟氏生子女五人,三子依次叫衣庆(吉如)、衣斯(昭如)、潜(月如),两女叫德贞、细贞,程潜最小。 九岁入私塾,十六岁通过童试成秀才。 十八岁(1900年)进入长沙岳麓书院,开始了解中外时局后,决定放弃科举之途,弃文习武。 1903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湖南武备学堂。 1904年通过考核被保送留学日本,在日本结识黄兴、宋教仁、李烈钧等人,开始倾向革命,并组成革命同志会。 1905年程潜加入刚成立的同盟会。与孙中山面谈即成为孙之追随者。程潜同时加入以军人学生为主的丈夫团。 1907年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炮科。 1908年底毕业后后回国,到四川训练新军。1910年任第十七镇参谋官。 1910年任新式陆军陆军第十七镇参谋官。

    革命反袁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程潜到武昌,助黄兴指挥炮兵反攻汉口。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任湖南军事厅长。 1913年二次革命时组织讨袁,但旋即失败,湖南取消独立,程潜逃亡日本,进入早稻田大学。期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中华革命党,程潜反对入党方法而未加入。 1913年3月13日,长沙发生退伍军人围攻都督府事件,湖南军事厅长张孝准辞职,3月15日程潜接任湖南军事厅长。 1915年袁世凯洪宪帝制后,程潜赴云南加入护国战争,受蔡锷命为湖南招抚使,到湖南召集其旧部反袁,被举为护国湘军总司令,驱逐湖南督军汤芗铭。 1915年2月11日,李根源、林虎、程潜、熊克武、张孝准等人发表通电反对“二十一条”。 1915年11月5日到上海,说服杨玉鹏、廖湘芸回湘西宝庆组织反袁力量。 1916年2月1日唐继尧任命程潜为护国军湖南招抚使,3日程潜带领一营部队启程回湘,23日到贵阳见刘显世,27日离贵阳向镇远进发,3月7日到达镇远。 1916年3月23日,程潜由新晃县出发,向靖县行进,经天柱县于25日抵达靖县,建立护国政权,召集旧部策动反袁驱汤,很快编就了三旅部队。 1916年4月10日止,湘西地区除常德、桃源、沅陵、辰溪、古丈、麻阳6县因驻有袁军未能响应外,其余21县都已宣布独立反帝反袁。

    进入中央

    1917年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程潜联络旧部支持,被任为湖南护法军司令,在湘南大败南下进攻广东之北洋政府部队,一度进攻至长沙。后因与谭延闿之争,再被迫离职。 1920年孙中山第二次在广州护法,程被任为陆军次长。在第二次护法时的北伐,与陈炯明冲突中皆支持孙中山,因而颇受器重。孙中山得以于1923年回广州第三次护法,亦得助于程潜平定广州。程更曾在广州建立军校,自任校长培养军事人材。 1923年3月2日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大本营军政部长。 1923年8月23日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大本营军法裁判官。 1924年1月20日,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礼堂隆重开幕,程潜作为湖南代表与会 1924年4月孙中山任命军政部长程潜兼校长,1925年1月12日程潜率师长驱直入,进驻韶关马坝。 1926年1月6日,国民党政治委员会议决定程潜任第六军军长。 1926年1月16日当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继续执行孙中山先生确定的“三大政策”。 1926年遂毅然改变原截断南浔路的战略计划,命令第六军第十九师转向生米街兼程前进,暗袭南昌。 1927年1月1日在南昌参加军事善后会议,10日程潜继贺耀祖为九江卫戍总司令。 1927年1月25日蒋介石以程潜为中路军江右军总指挥,率第二、第六军及独立第二师由赣北进取南京,2月8日抵秋浦。 1928年1月,程潜又进兵湖南,剿抚兼施,下岳阳,占长沙,2月连克湘南各地,程任湖南省主席。3月,李宗仁至武汉任中央政治会议武汉分会主席,旋以程不尊其领导、不向其上缴税收,而于5月21日以“跋扈飞扬,把持湘政”的罪名加以拘禁,免除程之本兼各职,其第六军则被遣散。程被拘禁半年之久,于11月28日始被解除“监视”。此后寓居上海,聊以诗词自娱。 1929年3月,蒋李反目,桂系孤立无援,被蒋介石逐回广西,程潜仍以大局为重,从民族存亡出发,以德报怨,奔走其间,力主对桂和平解决。 1931年12月28日,程潜受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之邀,重任国民政府委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1935年11月22日选为国民党第五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2月2日当选为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12月18日特任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再入军政。 1936年1月11日任为陆军上将,叙第二级。 1936年11月12日给与一等宝鼎勋章。 12月12日蒋介石被扣于西安,中央常务会议及政治会议决议加推程潜等六人为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

    程潜的夫人郭翼青比自己足足小了37岁,她与程潜结婚时,年仅17岁,而程潜当时则年近花甲。

    儿子程元是上海警备区原副军职顾问、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2008年11月12日6时在上海逝世,享年87岁。

    三女儿博德、四女儿博智、六女儿博信、八女儿程瑜。

    程熙在兄妹中排行第七,中央文史馆馆员、国画家。

    纪念大会

    1982年6月29日,民革中央在政协礼堂举行大会,隆重纪念程潜、邵力子诞辰一百周年。

    公馆

    程潜公馆位于芙蓉区白果园。程潜一家曾居住在白果园,搬离后房屋被一家单位购买用于职工宿舍。几十年后,老房子已变得破旧不堪。 2005年程潜公馆被长沙列入第一批23处历史旧宅保护维修改造名录,2011年1月,其被认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长沙市政府和芙蓉区政府启动对程潜公馆的修复工作,根据修旧如旧的原则,外观和内饰基本保留了老公馆原有的设计,特别是砖瓦、房内的扶手栏杆等,很大一部分都是老公馆原有的。

    颂公搞了几十年,几起几落,始终没有被打倒,不简单。——毛泽东点评程潜。

    程潜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卓越领导人,是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的著名爱国人士,是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彭真

    深郁而永扬,无异阮嗣宗。风华而天秀,实与大谢同。赵叟非谀者,评语出至公。良由所立大,风操劲且崇。典雅而敦厚,进退为世隆。英华掞积久,豁尔能贯通。谁知三军帅,诗亦一代雄!——赵朴初为《程潜诗集》题记。

    程潜同志一生不断前进,从参加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投身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他走过曲折迂回的道路,终于找到了光荣的归宿,为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的一生是“爱国的、革命的一生”。——屈武

  5. 程潛的夫人郭翼青比自己足足小了37歲,她與程潛結婚時,年僅17歲,而程潛當時則年近花甲。 兒子 程元 是上海警備區原副軍職顧問、黃埔軍校同學會副會長、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常務理事。

  6. www.wikiwand.com › zh-hk › 程潛程潛 - Wikiwand

    程潛(1882年—1968年4月5日),字頌雲,男,湖南醴陵人,中國軍事家、政治家,詩人,同盟會元老,國民革命軍一級陸軍上將。 北伐戰爭時國民革命軍第六軍軍長,抗戰時第一戰區司令長官。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