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1月1日 · 唐肅宗 上元二年(西元675年)進士,少有文華,落魄不拘常格,後為人所害,死時僅28歲,死後葬於 風穴寺 南,現稱 夷園。 劉希夷 善為 從軍閨情 詩,詞藻婉麗,然 意旨悲苦,未為人重。

  2. 2020年11月5日 · 第二代 唐肅宗君不君臣不臣=我們是好朋友. 安史之亂後唐玄宗逃往西蜀成為太上皇太子也即位為唐肅宗這時唐肅宗想到:「快找李泌來幫朕! 」可是找到李泌後李泌卻說:「我幫皇上可以但我不要官職只以賓客身分跟隨即可

  3. “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迄今史學界並沒有一致定論。 關於“安史之亂”的起因歷史觀點大致有五種說法。 其一是府兵敗壞外重於內認為邊鎮節度使將帥久任擁兵自重尾大不掉難以控制唐初的府兵制其勢力內重於外到唐高宗武后時府兵制被破壞。 到玄宗開元中期,府兵總人數僅有十二三萬,而且沒有戰鬥力。 與此同時,邊疆十鎮節度使統兵四十九萬,多為久經戰陣的士兵。 其中安祿山就有兵十八萬三千,外重於內之勢已成。 其二是階級矛盾說,認為玄宗後期朝政腐敗,農民多失去土地,承擔不起深重的賦役而四處逃亡。 農民與統治階級的矛盾日益激化,給安祿山、史思明叛亂提供了可乘之機。 其三民族矛盾爆發說,隋唐以來,河北北部幽州一帶雜居著許多契丹和奚人,唐太宗在贏得對突厥戰爭後,將許多突厥人也遷徙安置在這一帶。

  4. 1. 木蘭院:揚州木蘭院亦稱石塔寺,或稱惠昭寺、慧照寺。 在歷史上寺址迭經變遷,惠照寺在 唐肅宗乾元年間 改名木蘭院。 2. 三十年前此院遊:。 依據明代˙蔣一葵《堯山堂外紀》。 依據五代 漢˙王定保˙《唐摭言》˙卷七為:「二十年前此院遊」。 3. 闍黎;阿闍黎 〈 梵文 Acharya, 巴利文 Acariya〉, 佛教 與 印度教 術語,又譯為闍梨。 意譯為軌範師,是教授弟子,使之行為端正合宜。 相當於一般派門的長老、上師之意。 4. 飯後鐘:王播 微賤時 寄食僧寺,為諸僧 所厭棄,聞鐘而往,已過吃飯時間了。 原來僧人們約定,等吃完飯 再敲鐘。 5. 如今始得碧紗籠:王播顯達後,舊地重遊,發現當年在寺壁題的詩,已用碧紗籠蓋在上面。 意譯:

  5. 肅宗又問: “ 如何才能掌握自己的身心?” 慧忠國師就站起來,問: “ 明白嗎?” 肅宗說: “ 不明白。” 慧忠國師說: “ 那你把凈瓶拿過來。” 肅宗還要再問,慧忠國師不理會他,連看都不看他。肅宗說: “ 我是大唐天子,你膽敢連看都不看我一眼?

  6. 故事敘述唐肅宗朝有一孝子楊宗素為替已病入膏肓的父親祈福延壽有一次在齎飯齋僧的途中誤入山徑中遇一穿褐毛衣的胡僧宗素在和胡僧攀談中得知胡僧素欲效法歌利王割肉飼鷹救鴿太子投崖捨身飼虎的行徑惜至今未遇合適對象。 宗素聞之大喜,立向胡僧求心,謂醫者謂其父病惙,惟食生人之心能救之,期胡僧捨心救父。 胡僧立即允諾。

  7. 唐德宗 建中元年(西元780年),陸羽所著《茶經》一書,在詩僧 皎然的幫助下,得以付梓發行。 在中國茶文化史上,陸羽所創造的一整套茶學、茶藝、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經》,奠定了他成為千古「茶神」的歷史地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