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南明 永历 十六年(1662年), 永曆帝 朱由榔在 雲南 遇害後,張煌言一度上書朱以海,要求朱以海「爭取閩海勳鎮,速正大號,以求正統」,但因鄭成功和 鄭經 不支持而未成。. 同年鄭成功死後,朱以海一度無人服侍。. 十一月十三(1662年12月23日 ...

  2. 朱以海(1618年7月6日—1662年12月23日),字巨川,号恒山,别号常石子, 兖州府 滋阳县 (今 山东省 济宁市 )人,明太祖 朱元璋 十世孙,鲁荒王 朱檀 九世孙,鲁恭王 朱颐坦 之孙,鲁肃王 朱寿镛 之子,鲁王 朱以派 之弟,明朝第十一代鲁王(1644年—1662年 ...

  3. 朱以海(1618年7月6日—1662年12月23日),字巨川,號恆山,別號常石子, 兗州府 滋陽縣 (今 山東省 濟寧市 )人,明太祖 朱元璋 十世孫,魯荒王 朱檀 九世孫,魯恭王 朱頤坦 之孫,魯肅王 朱壽鏞 之子,魯王 朱以派 之弟,明朝第十一代魯王(1644年—1662年 ...

  4. 2020年6月16日 · 鲁王朱以海,朱元璋第九子荒王朱檀的十世孙。 明朝末年,朱以海以监国的名义在东南沿海高举义旗,与郑成功等人致力抗清复明运动。 康熙元年(1662年)十一月十三日,朱以海在金门去世,死因不明。

  5. 2023年8月1日 · 朱以海(1618—1662),明朝末代魯王,字巨川,十世孫,魯荒王朱檀九世孫,崇禎十五年(1642年)清軍入侵山東,攻破兗州府,朱以海之兄,一毛不拔的魯王朱以派全家遇難,24歲的朱以海藏身在遇難百姓的死屍堆里才逃過清軍的屠殺,兩年之後,他繼承魯

  6. 朱以海 (1618年—1662年),字 巨川 ,號 恆山 ,別號 常石子 , 明朝宗室 ,藩王,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魯王 朱檀 之後。 崇楨十七年(1644年),襲魯王封爵。 次年,清兵陷南京, 張國維 、 錢肅樂 等起兵浙東,擁他在紹興監國。 與在福建稱帝的 唐王政權 相傾軋。 隆武二年(1646年),清兵攻取 浙東 ,流亡海上,走石浦,依附 張名振 ,後至 舟山 。 永曆七年(1653),取消監國名義。 後病故於金門。 基本介紹. :朱以海. 別稱 :魯監國. 字號 :字巨川,號恆山,別號常石子. 所處時代 :南明. :漢族. 出生地 :兗州. 出生時間 :1618年. :1662年. :襲魯王封爵. :義宗. 諡號 :成皇帝. 在位時間 :1645年8月-1655年. 人物生平.

  7. www.wikiwand.com › zh-hk › 朱以海朱以海 - Wikiwand

    南明魯王朱以海(1618年7月6日-1662年12月23日),字巨川,號恆山,又號常石子,明太祖第十子魯荒王朱檀的九世孫,魯肅王朱壽鏞第六子[註 1],魯安王朱以派之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