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今天军武菌就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荷兰海军上将的传奇人生. 荷兰海军战神勒伊特. 1、初出茅庐:从小水手到船长. 勒伊特原名米歇尔·阿德里安松,1607年生于荷兰的弗利泽恩,父亲是贩卖啤酒的商人,经常随船出海。 勒伊特11岁就成为商船水手,1622年,他加入了大名鼎鼎的荷兰执政“拿骚的莫里斯”统辖的舰队,跟随舰队多次与西班牙海军交战,并立下战功,由于作战勇猛又足智多谋,他获得了“勒伊特”的雅号(荷兰语的含义是“突袭”)。 勒伊特的家乡弗里泽恩(画于1662年) 荷兰政治家和军事家拿骚的莫里斯. 1637年,勒伊特成为私掠船船长,在地中海一带联合葡萄牙舰队打击西班牙海军。 1641年,勒伊特首次指挥荷兰舰队,在圣文森特岛附近海域击败西班牙海军。

    • 概览
    • 背景介绍
    • 碑刻铭文

    蒙古国呼舒柴达木湖畔出土文物

    “阙”是人名,“特勤”是突厥贵族子弟的称号。19世纪末俄国学者发现于今蒙古国呼舒柴达木湖畔。碑文记述后突厥汗国创立者毗伽可汗与其弟阙特勤的事迹。阙特勤碑是突厥与唐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存于今蒙古国鄂尔浑河流域的和硕柴达木湖畔。

    阙特勤碑Stele of Kl-tegin

    唐朝时期,活跃在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突厥人,曾于公元7-10世纪在漠北竖起多座石碑以记功铭业。其中,内容最丰富和影响最大的即是本文所述的《阙特勤碑》与《毗伽可汗碑》。阙特勤与毗伽可汗为兄弟,在新、旧《唐书》中有记载。《阙特勤碑》立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是毗伽可汗为纪念其弟阙特勤所立。

    碑正面及左右侧刻突厥文,背面为中国唐代玄宗皇帝亲书的汉文,汉文内容为唐玄宗悼念已故突厥可汗阙特勤的悼文。史载毗伽可汗在位期间,与唐修好,尊唐玄宗为父亲。唐玄宗也遵已故的突厥可汗阙特勤为儿子。突厥与唐有大规模互市贸易。

    《阙特勤碑》的突厥和汉文的铭文前所未有的戏剧性对比,真实反映了当时突厥统治者与中原王朝和平时期的诡谲关系。

    汉文部分

    故阙特勤碑 御制御书 彼苍者天,罔不覆焘。天人相合,寰宇大同。以其气隔阴阳,是用别为君长。彼君长者,本□ □四(按:曾植录本 “四”字傍加乙,盖原碑之第一行也) 裔也。首自中国,雄飞北荒。来朝甘泉 ,愿保光禄,则恩好之深旧矣。洎 我高祖,肇兴皇业(按:曾植乙在此。以字救计,第二行当止 于 “太”字 。太宗之遂荒帝载,文教施于八方,武功成于七德。彼或变故相革,荣号迭称。终能 代咩□□,□(按:录本作“行化□”,曾植乙去后,复于“行化”两字旁加角,不知何故,姑阙 待证)。□□□,按:曾植乙在此。依字数计,第三行当止于第一阙匡)各(按:此字曾植乙去, 别钞本有)修边贡,爰逮朕躬,结为父子,使寇患不作,弓矢载 ?。尔无我虞,我无尔诈。边鄙□ 不□□□之(按:曾植乙在此。依字数计,第四行当止于第三阙字)赖欤?君讳阙特勤,骨咄禄可 汗之次子,今苾伽可汗令弟也。孝友闻于远方,威□(曾植自注:下半微露石形,疑略字)摄□□ 俗(曾植于此加乙,为第五行)。斯岂由曾祖伊地米驼匐积厚德于上,而身克终之,祖骨咄禄颉斤 行深仁于下,而子□□之(按:曾植于此加乙,为第六行),不然,何以生此贤也?故能承顺友爱 ,辅成规略,北爕眩靁之境,西邻处月之郊,尊撑棃之□□(按:曾植于此加乙,为第七行),受 屠耆之宏任,以亲我有唐也。我是用嘉尔诚绩,大开恩信。而遥图不骞,促景俄尽,永言悼惜(按 :曾植于此加乙,为第八行),疚于朕心。且特勤,可汗之弟也,可汗,犹朕之子也。父子之义, 既在敦崇;兄弟之亲,得无连类。俱为子(按:曾植乙在此。依字数计,第九行多止于俱字)爱, 再感深情。是用故制作丰碑,发挥遐徼,使千古之下,休光日新。词曰: 沙塞之国,丁零之乡。雄武郁起,于尔先□。尔君克长,载赫殊方。尔道克顺,谋亲我唐。孰谓若 人(按:曾植于此加乙,为第十一行),罔保延长。高碑山立,垂裕无疆。 大唐开元廿年岁次壬申十二月辛丑朔七日丁未建。

    部分汉译

    •南面 (南 1 )我,象天一般的,以及由天所生的突厥毗伽可汗,此时继承了君主之位。你们得完全听从我的话,首先是你们这些人,我的兄弟们,我的孩子们,以及我的族人和普通民众,还有你们,右方的失毕们、伯克们,左方的达干们、梅录们和伯克们,还有你们,三十…… (南 2 ) 以及你们,九姓乌古斯与普通民众。务必好好地记住我的这些话,专心地听着!向东到达日出之处,向南到达日中之处,向西远抵日落之处,向北到达午夜之处,在此范围之内的所有人们(均臣属于我)。这许多民族, (南 3 ) 我业已将其完全组织起来。这些民族如今并不反叛。只要突厥可汗在于都斤山实施统治,境内便无忧患。我曾向东征伐,直至山东平原,我几乎抵达大洋;我向南征伐,直至九曲,我几乎达到吐蕃;向西方, (南 4 ) 我曾征伐到珍珠河外的铁门;向北方,我则曾征伐到拔野古之居地。我曾率军到达所有这些地方。没有任何地方方比于都斤山更好。能够最有效控制诸部的地方即是于都斤山。正是待在这里,我与汉人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南 5 ) 他们给予我们大量的金子、银子和丝绸。汉人的话语始终甜蜜,汉人的物品始终精美。利用甜蜜的话语和精美的物品进行欺骗,汉人便以这种方式令远方的民族接近他们。当一个部落如此接近他们居住之后,汉人便萌生恶意。 (南 6 ) 汉人不让真正聪明的人和真正勇敢的人获得发展。如若有人犯了错误,汉人决不赦免任何他人,从其直系亲属,直到氏族、部落。你们这些突厥人啊,曾因受其甜蜜话语和精美物品之惑,大批人遭到杀害。啊,突厥人,你们将要死亡!如果你们试图移居到南方的总材山区及吐葛尔统 (南 7 ) 平原,突厥人啊,你们便将死亡!那些恶意的人会作这样有害的劝说:“人们如若远离(汉人)而居,便只供给粗劣物品;人们如若靠近而居,则会供给珍贵物品。”这些恶意之人作出了这种有害的劝说。听了这些话后,愚蠢的人便去接近(汉人),因而遭到大量杀害。 (南 8 ) 如果你们前赴这些地方,突厥人啊,你们便将死亡!如果你们留在于都斤山地区,从此派遣队商,你们便将无忧无虑。如果你们留在于都斤山,便能主宰着诸部,永远生活下去!突厥人啊,你们总认为自己是饱足的!你们从未考虑饥饿或饱足的问题,你们一旦饱足,便不再想到饥饿。正因为如此, (南 9 ) 你们四散开来,而没有征求曾经养育你们的可汗的意见。你们彻底地毁灭在那些地方,幸存下来的人筋疲力尽,流浪四方。由于上天的仁慈,由于我被赋予了幸运,我继承了王位。践祚之后, (南 10) 我将所有穷困潦倒的人招聚起来。我使穷苦人变富,使少数人变多。我的这些话有什么虚假之处吗?突厥的诸首领和普通民众,听着!你们应该如何生活和治理诸部,我已记录在此;你们将如何因不忠诚(于你们的可汗)而遭灭亡,我也记录在此。 (南 11) 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都已记录在此不朽之石上。请阅读这些文字,并从中获得教益!忠诚的突厥大众与首领们,始终服从君主的伯克们,你们会背叛吗?我镌刻了此碑。我遣人从汉人可汗那里招请画师,要他们装饰陵墓。(汉人可汗)并未拒绝我的请求, (南 12) 派来了汉人可汗的宫廷画师。我令他们建造了一座非凡的陵墓,在(陵墓的)内外都装饰了精妙的绘画与雕刻。我使之镌刻此石,我令记录下我的肺腑之言。……你们所有的人,从(十箭部落的)子孙到其塔特人,都应阅读这些文字,并从中获得教益。我令此碑得以 (南 13) 镌刻。由于这里是个(核心?)地区,并是人们往来频繁之处,因此我令此碑建于这一常有人迹之地。阅读此碑,并了解它的内容。我(镌刻?)此石……。铭记这些文字的,是其侄夜落纥特勤。 •东面 (东 1 ) 当上方蓝天、下方褐土初创之时,人类亦在二者之间生成。在众人之上,我的祖先土门可汗与室点密可汗成为君主。他们成为君主之后,便组织和治理着突厥人的国家与体制。 (东 2 ) 天下四方之人均对他们怀有敌意。他们率军远征,讨伐了天下四方的所有民族,从而征服之。他们使高傲的敌人俯首,强大的敌人屈膝。他们令突厥人向东移居到卡迪尔汗山林,向西则远至铁门关。他们治理着 (东 3 ) 这两地之间从无部落组织的蓝突厥人。贤明的可汗即是他们,英勇的可汗即是他们。他们的诸梅录确实也是贤明和英勇的。伯克们与普通民众都循规蹈矩。出于这一原因,他们得以将国家置于控制之下,他们建立了国家的统治与法规。他们 (东 5 ) 可汗,以及儿子们继为可汗。但是,弟弟不肖其兄长,儿子不肖其父辈。因此,昏聩的可汗登位,无能的可汗登位。他们的梅录们也昏聩无能。 (东 6 ) 由于伯克及普通民众互相不睦,以及汉人的诡谲奸诈,由于他们狡猾地制造了弟兄们之间的分裂,导致了伯克和大众的相互纷争,突厥人遂使他们先前建立的国家走向毁灭, (东 7 ) 使他们先前拥戴的可汗趋于垮台。原来的老爷成了汉人的奴仆,原来的太太成了汉人的婢女。突厥的伯克们放弃了其突厥官衔。在汉人那里的伯克们拥有了汉人的官衔,并听从于汉人可汗, (东 8 ) 为他服务五十年之久。为了汉人的利益,他们向东,即日出之处,一直征战到莫利可汗之地;向西则远抵铁门。为了汉人可汗的利益,他们征服了许多国家。然后,突厥的普通民众 (东 9 ) 如此清楚地说道:“我们曾是一个拥有独立国家的民族,但如今我们自己的国家在哪里?我们是在为谁的利益征服这些地方?”“我们曾是一个拥有自己可汗的民族,但如今我们自己的可汗在哪里?我们在为哪个可汗效劳?” 他们这样交谈以后,就又成为汉人可汗的敌人。 (东 10) 但是,在与他为敌之后,他们未能将自己很好地组织起来,因此再度屈服。汉人根本没有考虑突厥人曾?为之效力甚多,却说道:“我们将杀死突厥人,令其绝种。”突厥人遂有被歼之虞。然而,突厥的上界天神与下界神圣土、 (东 11) 水之神采取了如下的行动:为了不使突厥民族毁灭,为了再建独立国家,他们簇拥着我的父亲颉跌利施可汗,以及我的母亲颉利毗伽可敦, 高踞天顶,向上抬起。我父可汗与十七个人离开。 (东 12) 在听到(颉跌利施)出发的消息后,城里的人前往山上,山上的人则下山会合,于是聚集了七十个人。由于上天赋予了力量,我父可汗的战士们如狼一般,他的敌人则似绵羊。经过向着前方与后方的征战,他将人们召集起来,总数达到七百人。 (东 13) 达到七百人之后,(我父可汗)遵照祖先规章,组织和号令曾经沦为奴婢,曾经丧失突厥体制的人们。他还组织起突利部人和达头部人, (东 14) 封赐一名叶护与一名设。在南方,汉人是敌人,在北方,匐职可汗与九姓乌古斯是敌人,黠戛斯人、骨利干人、三十姓鞑靼、契丹、奚等等全都与我们为敌。我父可汗(征讨?)所有这些(民族?)。 (东 15) 他征战四十七次,打了二十仗。承蒙上天的恩宠,他夺取了曾经有国之人的国土,俘获了曾经有可汗之人的可汗,他镇服了敌人。他令强大的敌人屈膝,高傲的敌人俯首。(我父可汗) (东 16) 在创建如此强大的国家,取得权力之后,弃世而去。(我们)为我父可汗设立歼敌石,以匐职可汗石列其首。根据国家法规,我叔继承汗位。我叔可汗任为可汗之后,重新组织和养育突厥大众。他使贫者变富,寡者变多。 (东 17) 我叔可汗即位之时,我是达头部的设。与我叔可汗一起,我们向东一直征战到绿河与山东平原,向西征战,则远抵铁门。越过曲漫山,我们曾征战到黠戛斯人之地。 (东 18) 我们总共出征二十五次,打了十三仗。我们夺取了曾经有国之人的国土,俘获了曾经有可汗之人的可汗。我们令强大的敌人屈膝,高傲的敌人俯首。突骑施可汗(及其民众)乃是我们突厥人。(由于他们的愚蠢) (东 19) 以及对于我们的背叛,他们的可汗被杀了,其梅录与伯克们也都被杀。十箭族人遭受极大苦难。为了不让我们祖先曾经统治过的土地与水流没有君主,我们组织起阿热人,使之井然有序。…… (东 20) 即是拔塞伯克。是我们给予了他“可汗”的称衔,并将我妹公主嫁给他。但是,他背叛了我们。结果,可汗被杀,人民也成了奴婢。为了不让曲漫之地继续无君,我们组织了阿热人和黠戛斯人,然后我们回来作战, (东 21) 将(政权?)交还。向东远至卡迪尔汗山以外,我们居住下来,并组织其民众,向西远至康居塔漫,我们居住下来,并组织突厥民众。那时候,奴仆们自己拥有了奴仆,(婢女们自己拥有了婢女。兄弟不认识兄长,儿子不认识父亲。) (东 22) 我们就这样获得了一个良好组织的国家和体制。你们,突厥与乌古斯的伯克们和普通民众,听着!只要上方之天不塌,下方之地不裂,突厥人啊,还有谁能毁灭你们的国家和体制?突厥人啊,忏悔吧! (东 23) 由于你们的无法无天,你们背叛了始终养育你们的英明可汗,背叛了你们那自由独立的美好国家,导致了极坏的后果。哪里有手执武器者来将你们赶走?哪里有手持长矛者来将你们驱散?是你们,神圣于都斤山的民众,自己离开了。想往东方去的人走了, (东 24) 想往西方去的人走了。在你们所去的地方,你们所得的到的只是血流成河,骨积如山。原会成为老爷的男子变成了奴仆,原会成为太太的女子变成女婢。由于你们的愚昧,由于你们的邪恶,我叔可汗去世了。(东 25) 我(为他)设立歼敌石,以黠戛斯可汗石列其首。为使突厥人的名声不坠,上天曾经抬举我父成为可汗,我母成为可敦,赐予他们国家。为使突厥人的名声不坠, (东 26) (上天)令我成为可汗。我并未成为一个富裕繁荣民族的君主,而是成了一个贫穷凄惨民族的君主,他们内无食物,外无衣衫。我与我弟阙特勤一起商谈,为使我们父、叔为突厥人所嬴得的声誉不坠,(东 27) 以及为了突厥民众的利益,我夜不睡眠,昼不安息。与我弟阙特勤,与我的两位设操劳到几至丧生。我就这样地奋斗,不让民众分裂成水、火(不相容的)两帮。我(即位时,)此前出走四方的民众 (东 28) 精疲力竭,无马无衣地回来了。为了养育人民,我率领大军征战十二次,向北攻击乌古斯人,向东对付契丹人与地豆于人,向南则与汉人为敌,(我战斗……次。) (东 29) 此后,由于上天的恩宠,由于我的好运,我将濒于死亡的民众带回了生地,养育了他们。我使贫穷的人变富,使很少的人变多。我使他们优于拥有强大国家和(卓越君主)的那些民族。 (东 30) 我征服了(世界四方的)所有民族,使之不再为害。他们全部臣服于我,他们始终为我效力。在如此成功地导致国家强盛之后,我弟阙特勤弃世而去。当我父可汗去世时,我弟阙特勤(年方七岁。在……岁时,) (东 31) 托犹如乌迈女神般的我母可敦之福,我弟阙特勤受成丁之名。在十六岁时,为了我叔可汗的国家,他完成了如下的功业:征伐六胡州。汉人的王都督(率领)五(万人马前来,我们交战了。) (东 32) 阙特勤徒步出击。他俘获了手执武器的都督内弟,并不解除其武装地向可汗献俘。我们在那里歼灭了这支军队。当他二十一岁,我们与沙吒将军(的军队)交战。他首先骑灰马塔地克啜(进击。此马在那里) (东 33) 被杀。第二次,他骑灰马沙钵略奄达进击。此马在那里被杀。第三次,他骑披甲栗色马叶勤悉利进击。此马在那里被杀。他们将一百多枝箭射中他的甲胄与战袍,(但是他未让)一箭射中脸部或头部。 (东 34) 突厥的伯克们,你们都知道他们射在他的……。我们在那里歼灭了这支军队。此后,逸拔野古的大俟斤开始反对我们。我们驱散之,并在突吉雅尔贡湖畔击溃了他们。大俟斤带着少量人遁逃而去。当阙特勤(二十六) (东 35) 岁时,我们征讨黠戛斯。在一矛深的积雪中开道前进,我们翻过曲漫山,乘黠戛斯人尚在睡梦中时冲杀下去。我们与其可汗战于松迦山林。 阙特勤骑(花公马)拔曳古 (东 36) 进击。他用箭射杀一人,并刺穿两人的大腿。在那次进攻中,敌人击中花公马拔曳古白马,折断了它的大腿。我们杀死了黠戛斯可汗,征服了其国土。当年,我们进军突骑施,越过金山, (东 37) 并渡过曳咥河。我们袭击尚在睡梦之中的突骑施人。突骑施可汗犹如烈火狂风般地从博勒济赶来,我们交战了。阙特勤骑白头灰马进击。白头灰马…… (东 38) 他自己俘获了两人。又冲入敌阵,亲手抓获了阿热人的都督,是为突骑施可汗的梅录。我们在那里杀死了他们的可汗,夺取了他们的国土。黑姓突骑施人全部臣服于我们,我们将这些人安置在塔巴尔。 (东 39) 为了治理粟特人,我们渡过珍珠河,率军远至铁门。在此之后,黑姓突骑施发生反叛,前往投奔康曷里。我们的军马体弱力竭,军队给养也已告罄,(我们的人)处境很糟…… (东 40) (此外,)攻击我们的人十分骁勇。我们召集(军队),派遣阙特勤率领少量人马前往。他打了一次硬仗。他骑白马乙毗沙勒支进击。他杀死和降服了黑姓突骑施人。征讨…… •北面

  2. 奥廖尔布良斯克战役(1941年9月30日—10月23日),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 苏德战争 中, 德国中央集团军群 在 维亚济马 , 奥廖尔 — 布良斯克 地域对苏军 西方面军 、 预备队方面军 和 布良斯克方面军 实施的两次大规模的 围歼战 ,是 莫斯科战役 的组成部分。 名 称. 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 发生时间. 1941年9月30日—10月23日. 地 点. 维亚济马—布良斯克. 参战方. 苏联,德国. 结 果. 德军获胜。 伤亡情况. 德军在此战中共俘虏苏军67.3万人. 主要指挥官. 科涅夫上将,叶廖缅科中将. 德军指挥官. 魏克斯、古德里安. 目录. 1 战役经过. 2 历史影响. 战役经过. 播报. 编辑.

  3. 他们是思想文化界、政治界的一些风流人物。他的老师兼挚友迪布勒伊是位有影响的政治家,他成立了一个独立性较强的左派组织,并把亨利创办的《希望报》纳入到这个组织中。战后两大阵营进入冷战,国际形势紧张,亨利和迪布勒伊发生了分歧。

  4. No:4280830 鲁梅里堡垒-伊斯坦布尔(Rumelihisarı-Istanbul). 这座位于萨耶尔 (Sariyer)地区境内占地3万平方米的城堡也是以其所在的地名命名。. 博物馆建在伊斯坦布尔博斯普鲁斯海峡(Bosphoreus)最窄区段附近,正好面对阿那多卢堡垒(Anadoluhisari)。. 尽管众所周知 ...

  5. 指出情感、联想和意志障碍是本病的原发性症状,而中心问题是人格的分裂。. 同时指出本病并非皆以衰退为结局。. 因此,建议将早发性痴呆改称为精神分裂症。. 1911年发表《精神分裂症中的早发性痴呆型》。. 他支持S.弗洛伊德的 精神分析学说 ,认为弗洛伊德 ...

  6. 《柏林日记》2020年11月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威廉·夏伊勒(著)、张若涵(译)。这本书主要包含夏伊勒对欧洲局势和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记录与思考,并在日后孕育出《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这部经典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