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馬文··明斯基 (英語: Marvin Lee Minsky ,1927年8月9日—2016年1月24日),生於美國紐約州 紐約市 ,美國科學家,專長於 認知科學 與 人工智慧 領域, 麻省理工學院 人工智慧實驗室的創始人之一,著有幾部人工智慧和哲學方面的作品。 1969年,因為在人工智慧領域的貢獻,獲得 圖靈獎 。 生平 [ 編輯] 生於 猶太人 家庭中,高中就讀 菲利普斯學院 。 高中畢業後,在1944年至1945年間,服役於 美國海軍 ,參與 第二次世界大戰 。 1950年於 哈佛大學 獲得數學學士學位,1954年於 普林斯頓大學 獲得數學博士學位。

  2. 马文·李·明斯基 (英語: Marvin Lee Minsky ,1927年8月9日—2016年1月24日),生於美国紐約州 紐約市 ,美国科學家,專長於 認知科學 與 人工智能 领域, 麻省理工学院 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创始人之一,著有几部人工智能和哲学方面的作品。 1969年,因為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貢獻,獲得 图灵奖 。 生平. 生於 猶太人 家庭中,高中就讀 菲利普斯学院 。 高中畢業後,在1944年至1945年間,服役于 美国海军 ,參與 第二次世界大戰 。 1950年于 哈佛大学 获得数学学士学位,1954年于 普林斯顿大学 获得数学博士学位。

  3. 2021年1月27日 · 馬文·明斯基1927年8月9日-2016年1月24日),,“ 人工智能 之父”和 框架理論 的創立者。 和麥卡錫 (JMcCarthy)一起在1956年發起達特茅斯會議並提出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概念的計算機科學家馬文·明斯基 (Marvin Lee Minsky)被授予了1969年度 圖靈獎 ,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人工智能學者。 其後,麥卡錫 (1971年),西蒙 (H.A.Simon)和紐厄爾 (A.Newell.1975年),費根鮑姆 (E.A.Feigenbaum)和勞伊·雷迪 (Raj Reddy,1994年)等5名人工智能學者先後獲獎,在至今獲圖獎的40名學者中佔了近1/6,可見 人工智能學科 影響之深遠。

    • 概觀
    • 基本介紹
    • 人物生平
    • 主要成就
    • 典型事例
    • 主要著作
    • 人物評價

    馬文·閔斯基一般指本詞條

    馬文·明斯基是“人工智慧之父”和框架理論的創立者。和麥卡錫(J.McCarthy)一起在1956年發起“達特茅斯會議”並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概念的計算機科學家馬文·明斯基(Marvin Lee Minsky)被授予了1969年度圖靈獎,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人工智慧學者。其後,麥卡錫(1971年),西蒙(H.A.Simon)和紐厄爾(A.Newell.1975年),費根鮑姆(E.A.Feigenbaum)和勞伊·雷迪(Raj Reddy,1994年)等5名人工智慧學者先後獲獎,在至今獲圖獎的40名學者中占了近1/6,可見人工智慧學科影響之深遠。明斯基的代表作包括《情感機器》《心智社會》等著作。

    •中文名:馬文·明斯基

    •外文名:Marvin Lee Minsky

    •國籍:美國

    •出生地:紐約市

    •出生日期:1927年8月9日

    •逝世日期:2016年1月24日

    明斯基1927年8月9日生於紐約市。他的父親是一名眼科醫生,同時又是一位藝術家。他的母親則是一個活躍的猶太復國主義者(真是有趣的巧合:麥卡錫的母親是來自立陶宛的猶太人,活躍的女權主義者)。國小和中學,明斯基上的是私立學校,對電子學和化學表現出興趣。他的活動範圍中基本上是知識分子階層。1945年高中畢業後明斯基應徵入伍,在芝加哥北邊的大湖海軍培訓中心(Great Lakes Naval training Center)和其他約120名新兵一起接受了訓練。按明斯基本人後來的說法,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和非學術界的人員混在一起。退伍後,1946年他進入哈佛大學主修物理,但他選修的課程相當廣泛,從電氣工程,數學,到遺傳學等涉及多個學科專業,有一段時間他還在心理學系參加過課題研究。當時流行的一些關...

    提出關於思維的基本理論

    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圖靈正是在這裡開始研究機器是否可以思考這個問題的,明斯基也在這裡開始研究同一問題。1951年他提出了關於思維如何萌發並形成的一些基本理論,並建造了一台學習機,名為Snare。Snare是世界上第一個神經網路模擬器,其目的是學習如何穿過迷宮,其組成中包括40個“代理”(agent,國內資料也有把它譯為“主體”、“智慧型體”的)和一個對成功給予獎勵的系統。基於agent的計算和分散式智慧型是當前人工智慧研究中的一個熱點,明斯基也許是最早提出agent概念的學者之一。Snare雖然還比較粗糙和不夠靈活,畢竟是人工智慧研究中最早的嘗試之一。在Snare的基礎上,明斯基綜合利用他多學科的知識,解決了使機器能基於對過去行為的知識預測其當前行為的結果這一問題,並以“神經網路和腦模型問題”(Neural Nets and the Brain Model Problem)為題完成了他的博士論文,1954年取得博士學位。

    組織發起人工智慧會

    學成以後,他留校工作3年,其間他與麥卡錫、香農等人一起發起並組織了成為人工智慧起點的“達特茅斯會議”,在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會議上,明斯基的Snare,麥卡錫的α-β搜尋法,以及西蒙和紐厄爾的“邏輯理論家”(10sicTheorist)是會議的三個亮點。1958年,明斯基從哈佛轉至MIT,同時麥卡錫也由達特茅斯來到MIT與他會合,他們在這裡共同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人工智慧實驗室。

    在人工智慧方面的貢獻

    明斯基在人工智慧方面的貢獻是多方面的。1975年他首創框架理論(frame theory)。框架理論的核心是以框架這種形式來表示知識。框架的頂層是固定的,表示固定的概念、對象或事件。下層由若干槽(slot)組成,其中可填入具體值,以描述具體事物特徵。每個槽可有若干側面(facet),對槽作附加說明,如槽的取值範圍、求值方法等。這樣,框架就可以包含各種各樣的信息,例如描述事物的信息,如何使用框架的信息,對下一步發生什麼的期望,期望如果沒有發生該怎么辦,等等。利用多個有一定關聯的框架組成框架系統,就可以完整而確切地把知識表示出來。

    例如,有一個關於汽車的框架如下:

    name:汽車

    super-class:交通工具

    sub-class:轎車,麵包車,吉普車

    車輪個數:

    value-class:整數

    《計算:有限與無限的機器》(Computation:Finite and Infinite Machines,Prentice-Hall,1967)《語義信息處理》(Semant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MIT Pr.,1968)

    《感知器》(Perceptrons,MIT Pr.,1969;expanded edition,1988)

    《表示知識的框架》(A Framework for Representating Knowledge,McGraw-Hill,1975)

    《心智社會》(The Society of Mind,Simon & Schuster,1986)

    《機器人學》(Robotics,Anchor Pr./Doubleday,1985)

    《情感機器》 (The Emotion Machine: Commonsense Think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Future of the Human Mind,2006)

    明斯基在接受圖靈獎時發表了題為“計算機科學的形式和內容”的演說,刊載於Journal of ACM,1970年4月,197—215頁。也可見(前20年的圖靈獎演說集)(ACM Turing Award Lectures The First20Years:1966—1985,ACM pr.),219—242頁。明斯基在演說中討論了在計算理論、程式設計語言和教育三個方面的所謂“形式和內容的混淆”問題(form-content confusion),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相當篇幅是批評當時的“新數學”(New Mathematics>的。他主張對兒童的數學教育,不但要強調形式,也要注重內容而不應忽略內容。

  4. 馬文··明斯基 (英語: Marvin Lee Minsky ,1927年8月9日—2016年1月24日),生於美國紐約州 紐約市 ,美國科學家,專長於 認知科學 與 人工智慧 領域, 麻省理工學院 人工智慧實驗室的創始人之一,著有幾部人工智慧和哲學方面的作品。. 1969年,因為在人工智慧 ...

  5. 其他人也問了

  6. Marvin Lee Minsky (August 9, 1927 – January 24, 2016) was an American cognitive and computer scientist concerned largely with research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He co-founded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 AI laboratory and wrote several texts concerning AI and philosophy.[12][13][14][15] Minsky received many accolades ...

  7. www.wikiwand.com › zh-hant › 马文·闵斯基馬文·明斯基 - Wikiwand

    馬文··明斯基英語:,1927年8月9日2016年1月24日),生於美國紐約州紐約市美國科學家專長於認知科學與人工智能領域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能實驗室的創始人之一著有幾部人工智能和哲學方面的作品。. 1969年,因為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貢獻,獲得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