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6月9日 · 中新社武漢6月9日電 題:行吟閣前,沿屈腳步「上下求索」. 作者 武一力.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端午臨近,武漢東湖行吟閣下書聲朗朗,國風少年誦《離騷》,憶屈。. 屈與東湖,有繞不開的緣分。. 沿湖前行,經滄浪亭,至行吟閣 ...

  2. 3 天前 · 借助神幫助人與天地溝通,胡陽借《九歌》鏈接上古與當下。創作團隊一致認為,屈不可複,我們無法得知他當時真實的創作心境;巫也不可複,當時的祭禮舞蹈我們也無從得知。但有一樣是我們亙古千年的永恒所在,那就是共通的生命情感。

  3. 2024年6月9日 · 《神魚馱屈》介紹的是著名詩人屈的故事。講述了西陵峽上段有名的“屈沱三漩”——屈原沱。傳說屈王所逐,流落在汨羅江附近,亡,屈投江,神魚背起屈屍體,穿八百里洞庭,溯江而上,戰勝了種種艱難險阻,終於將屈屍體馱回了故鄉——歸州,小心放在一塊礁石上,這是 ...

  4. 3 天前 · 宜昌是中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的故鄉,屈也是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國的大臣。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紀念屈的端午節。 2009年,由宜昌秭歸 「 屈故里端午 」 等習俗共同組成的中國 「 端午節 」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5. 2024年6月9日 · 屈原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是開拓中華詩壇的浪漫主義詩人。”《屈子問天》取自舞台劇《荊楚映像》。節目里,大朱(朱鳳偉)用舞蹈的形式,表現自己心目中的屈原。

  6. 2024年5月8日 · 楚大鼎原件,現存於安徽博物院。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戰國時代,七雄爭霸的號角聲聲不絕。 展廳正中,鎮館之寶「越王者旨於賜劍」就是這一時期合縱連橫的見證。 細細觀察,這把1996年出土於壽縣蔡國貴族3號墓葬的越王劍,劍柄上有兩道凸箍,用綠鬆石鑲嵌出精美的勾連雲紋,在劍格的雙面用綠鬆石鑲嵌出極富美感的空心鳥篆八字銘文:「王(越)王(越)者旨於賜」。 根據銘文,這把劍是越王勾踐之子在位時所鑄造。 越國鑄劍師們高超的鑄劍工藝令人驚歎,而一把越王劍為何會出現在蔡國墓葬中呢? 許建強介紹,公元前506年蔡國隨吳國伐楚,擊敗了向淮河流域擴張的楚軍。

  7. 4 天前 · 在這裏,可以與歷史對話,探尋古城風韻。襄陽有著2800多年的建城史,是文化主要發源地和三國文化集中地之一,也是古城文化和漢水文化的代表地。襄陽有50餘處三國歷史文化遺址。杜預沉碑、丹恩遐斬蛟等眾多典故在襄陽廣為流傳。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