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 引言. 香港在職母親面對的機遇和挑戰. 2019 年7月. 1997-2018 年間,香港的整體工作人口累計增加了567 000 人,當中高達九成是女性,帶動她們在整體工作人口的比例由37%躍升至45%。 新增女性勞動力填補了年長男性勞動力於陸續退休後,導致的人力資源缺口,對本地經濟的貢獻與日俱增。 雖然25-54 歲的壯齡婦女勞動參與率在過去21 年間由59.7%躍升至72.7% ,仍有約458 000名婦女現時並沒有從事經濟活動。 若能鼓勵她們工作,不單可紓緩未來人力供應減少的壓力,亦有助改善基層家庭生計及促進社會流動。 25-39 歲的較年輕母親的勞動參與率,在2007-2018年間倒退,部分由於幼兒照顧服務嚴重不足及服務未能滿足用家要求。

  2. 新增的女性勞動力填補了年長男性勞動力陸續退休後導致的人力資源缺口對本地經濟的貢獻與日俱增雖然25-54歲的壯齡婦女勞動參與率在過去21年間由59.7%躍升至72.7%但在2018年仍有約458000名壯齡婦女沒有投身工作當中八成是因為需要料理家務和照顧子女。 若能鼓勵婦女工作,不單可紓緩未來人力供應減少的壓力,亦有助改善基層家庭生計和促進社會流動。 然而,社會不斷有意見關注到,在職母親獲得的政策支援不足,窒礙了本地婦女就業。 25-39歲的較年輕母親的勞動參與率,在2007-2018年間倒退,部分由於幼兒照顧服務嚴重不足。 此外,幼兒照顧服務未能全然滿足用家要求,包括服務時間過短、收費過高和服務地域錯配。 海外經驗顯示,加強幼兒照顧服務是"提升女性就業"的其中一個最有效方法。

  3. 特區政府因應婦女的需要為基金設定每年的主題。 以今年為例,主題將包括..協助婦女在就業市場轉型,當中會引入面試技巧、工作選擇與培訓等;協助婦女應對在家庭及社會中的不同角色,如教導子女或照顧長者的培訓;協助婦女使用新科技等。 除了一般主題計劃外,基金在本年度亦設有「粵港澳大灣區交流計劃」的專題計劃。 機構可申請資助舉辦前往澳門及內地九個大灣區城市的交流活動,讓婦女擴闊視野、了解國情,從而促進婦女發展。 機構對基金的推出反應踴躍,至7 月7 日申請截止時, 民青局共收到超過150份申請。 增加託兒服務. 5. 為加強日間幼兒照顧服務,社會福利署(社署)一直透過不同發展項目,例如賣地計劃、公共屋邨發展或重建項目、市區重建項目等,增加資助幼兒中心服務名額。

  4. 本期數據集綜述女性參與立法機關、區議會、政府,以及公營架構諮詢及法定組織的情況。 除另有說明外,下文提供截至2018 年9 月底的數據。 甲部 立法機關. 圖1 立法局/ 立法會的女性議員(1965 年至今) 註: (1) 任何不足一年的期間均作一年計算。 (2) 當中42 位議員具大專及以上教育程度,包括8位具博士學位的議員。 資料來源:Hong Kong Yearbook (various years)、Legislative Council Secretariat 及Members' Directory (various years)。 2 立法局/ 立法會內女性議員的數目(1966 年至今)(1) 註: 年度數字指每年年初時的情況。

  5. 就分娩假方面,政府由2018年《施政報告》發表當日起把所有女性政府僱員(包括公務員及非公務員合約僱員)的分娩假由原來的10 星期延長至14 星期4。. 自2018年10 月10 日措施推行起至2023 年9 月30 日,共有8 136宗女性政府僱員放取分娩假的申請獲批准(其中公務員佔7 671 ...

  6. 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 2. 政府一直致力促進本港婦女的福祉和權益,讓女性在政治經濟及社會等各方面都能與男性享有平等的發展機會自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婦女公約》)於一九九六年引入香港以來,政府一直恪守和履行婦女公約所訂的責任,致力促進香港婦女的權益和福祉。 3. 在二零零六年八月,聯合國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審議了香港就《婦女公約》提交的第二次報告,委員會對特區政府在推動香港婦女發展的工作表示肯定。 委員會在其結論意見中,讚揚香港代表團在審議會前及在會上詳盡回應了委員的提問,並在審議會上進行坦誠及建設性對話。 委員會亦歡迎香港的公民社會,尤其是婦女非政府組織,積極參與保障婦女人權。 4. 委員會亦有就報告中的若干範疇提出了關注和建議。

  7. 本資料摘要首先介紹香港婦女就業及相關政策議題的近期發展,繼而簡述全球和內地的主要措施,其後兩節則分別闡述澳洲和新加坡的擴大婦女就業政策措施,並附上列表以便參考( 附錄)。 本摘要引用的香港統計數字,全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 本文跟隨部分先進地方的做法,以25-54 歲壯齡人士的勞動人口參與率,作為就業意欲指標,這亦可撇除15-24 歲在學青年和接近退休年齡的55歲及以上年長人士的影響。 根據2021 年的兩性平等全球排名報告,澳洲和新加坡在171個地方中分別高踞第19 位和第7 位。 該項排名調查並不包括香港。 請參閱United Nations (2022)。 2. 香港的近期政策發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