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5日 ·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的提問,王充《論衡.道虛篇》載有項曼都學仙升天、在月宮旁居住三年,「不知去幾何年月。 」而牛僧孺《周秦行記》有詩云:「香風引到大羅天,月地雲階拜洞仙。 共道人間惆悵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句,有列子御風而行之仙意。 另李賀《蘭香神女廟》有句:「踏霧乘風歸,撼玉山上聞。 關於「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2. 2006年4月20日 ·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倫文敘戲妻 難成眷屬.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4-20] 韋基舜. 黃大仙籤第七十五籤為「下下 — 倫文敘戲妻」。 倫文敘生於明朝正德年間,廣東省南海縣佛山坭涌鄉人,自幼喪父,寡母含辛茹苦,撫養成人。 倫文敘少失父教,惟天生聰敏,常往西禪寺嬉戲。 西禪寺主持見他天生異相,頭大如斗,將來必大貴,便授以詩書,至七歲時才入私塾。 歲月流逝,倫文敘步入少年,當時家貧母病,他侍母至孝,白天賣菜養母,晚間讀詩書,已顯露出他的才華。 一日,倫文敘擔著兩籮菜上街販賣,行經西關多寶大殿,此為財主闊佬聚居之此地,大宅鱗次櫛比。

  3. 2017年12月13日 · 不過,大家又是否知道中秋節的起源? 嫦娥吞靈藥 奔月成神仙. 有關中秋節的故事有好幾個版本,較常聽到的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據說嫦娥為射日英雄后羿的妻子,以美麗善良見稱。 後來后羿得到王母娘娘賞賜一包不死藥,服下便能飛天成仙。 后羿把不死藥交給嫦娥保管,不料被小人蓬蒙偷偷看見,更想伺機把不死藥據為己有。 某天蓬蒙趁后羿外出打獵,竟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情急之下,把不死藥一口吞下。 嫦娥服藥後,身子立時變得輕飄飄,身不由己地一直向天上飄去。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而嫦娥亦成了月亮上的神仙。 吳剛伐桂樹 永遠是白忙. 除了嫦娥的故事,亦有另一個關於中秋節的傳說。

  4. 2019年2月19日 · 2019-02-19. 正月十五鬧花燈。 作者提供. 馬 佳. 古語稱「一」為「元」、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圓月之夜--所以被稱為元宵節。 作為春節佳期又一高潮和收官之作,元宵節的隆重熱烈程度不亞於大年初一。 元宵節歷史悠久,最早源於遠古時民間在正月十五點燃火把、驅趕獸患蟲害、祈禱豐年的習俗。 西漢時期佛教傳入中國,漢明帝劉莊下令每年元宵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元宵燃燈逐漸演繹為一種新民俗。 隋、唐以降,這一習俗發揚光大,民眾扶老攜幼點亮燈籠、高擎火把,載歌載舞喜迎新春,元宵節遂演變成熱火朝天的「燈節」。 毋寧說,元宵節是一場大型群體公益活動,更是一部迎春祈福的華彩樂章。

  5. 2010年9月3日 · 那是一種雲和鐘的荒謬感。 陳映真的《雲—華盛頓大樓.第一部》裡,有一篇《雲》,寫的是美資機構裡華人的命運,像時刻變幻的雲那樣不可預測,主題倒是指向鐘一樣的「決定論」:外資企業及其資本霸權的必然本質。 除了上述兩個巧合得近乎信手拈來的例子以外,雲和鐘的辯證命題,其實有助於我們認識兩者互相滲透、互相發生連鎖關係的世界—就像馬格列特以繪畫回應哲學論題那樣,作家也可以透過觀看和發現,對文學原理作出反省和反證。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網是香港文匯報全資附屬網站,面向全球華人,溝通兩岸三地,每日提供大量及時準確的新聞及資訊。

  6. 2018年2月24日 · 2018-02-24. 元代高僧釋英(之一) 半啟柴扉曉, 東風昨夜狂, 樹頭花落盡, 滿地白雲香。 元代高僧釋英詩(之一) 素仲配畫. 甲午秋日. 釋英(生卒不詳)著作有《白雲集》三卷,收錄詩作一百五十首。 高僧釋英肯定是一個愛花之人。 此詩中的「樹頭花落盡,滿地白雲香」,是如此美麗的落花詩。 另外一首又有「風吹花落地」之句可見詩人愛花、惜花、憐花。 對滿地落花懷着深情,即使花落了,但仍留滿地香。 頗有陸游詞「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之意境。 但禪詩一定別有含意,即使落花也能給我們開悟,有用的生命即使完結了仍奉獻餘香。 但這「滿地白雲香」的白花是什麼花? 是白梅花吧! 啟悟隨筆. 時常聽人說,有的人去世了,但仍活着;有的人仍生存,但如已死。 生命倘能在離開仍留下餘香,那就不枉此生了。

  7. 2015年4月22日 · 【推薦】 【關閉】 俗語有段故:認識中國倫理關係「五倫」「六親」「九族」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5-04-22] 放大圖片. 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和朋友是為五倫,是尊卑長幼的次序問題,所以拍照時晚輩應站在長輩之後。 資料圖片. 中國傳統社會注重人倫,人倫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而人的關係中最重要者五種,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和朋友,稱為「五倫」,又稱為「五常」。 五倫之道,就是國家、社會和家庭的基本秩序。 「五倫」的概念是中國人生活和道德思想不可分割的部分,「五倫」一詞起始何時現在已不可考,但與「五倫」相似的「六親」,不同的古書有不同的說法。 《漢書.賈誼傳》中說「以奉六親」,指父、母、兄、弟、妻、子。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