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www.christianweekly.net › 2014 › ta2022543人間懸案

    若干年前九龍城某著名食肆的東主突然人間蒸發,食肆後來關了門。 另又有一位曾做傳道人的女士據云在沙巴神祕失蹤。 這些新聞都曾給廣泛報道,只是乏人跟進,結果不了了之。

  2. www.christianweekly.net › 1995 › ta919950472人間蒸發

    人間蒸發 鄺偉衡 【青苗】 髮同情 白石 《教會插花藝術》 楊漢興 神的學生,不要灰心 同你心

  3. christianweekly.net › 2018 › ta2036801我是生命的糧

    一、神賜永遠的飽足. 神不單只是生命的源頭,將生命賜給我們,而且這生命是永遠的;在祂的豐盛恩典中,更能使我們這生命有永遠的飽足,因為有耶穌親自作保證。 「那從天上來的真糧是我父賜給他們的。 因為神的糧就是那位從天上降下來,並且賜生命給世界的。 」(約六32下-33)耶穌就是父神所賜給世人的真糧,祂從天上降世為人,是要將屬天的生命賜給世上所有罪人。 只要人吃這糧(接受基督的救恩),就不死,相反必永遠活着(參約六51),因為那不是暫時的嗎哪(只在曠野,吃了還是要死)。 同時,耶穌——生命的主本身就是生命的糧,能及時餧養和不斷供應我們生命的一切所需,在祂毫無缺乏,即使我們落在危難和耗盡時(如以利亞)都一樣。 所以,到祂那裏「絕不飢餓」(約六35),乃得永遠的飽足。 二、人要適時的回應.

  4. 人格成長理論的重點. 皮亞傑的「智性成長階段說」按孩童到成年的智性發展分成四個階段,推論十二歲以上的孩童才開始抽象邏輯思維。 艾力遜的「人生八階段學說」著重人在社群關係中自我的正負面發展可能性。 柯柏的「道德判斷成長學說」將人的道德判斷發展分為三個層次六個階段,亦指出在道德層次以外還有超越道德的宗教層次。 馮勒的「信仰成長學說」著重人與環境的互動,由青少年期由群體灌輸信仰上的認同到尋找獨立個人的信仰、進而擴闊視野從全球及多元宗教角度建構信仰。 縱觀這些人格成長理論,都是從現象的層次進行描述,沒有任何規範作用。 因此,我們需要強化靈修學、教牧輔導、基督教教育的聖經及神學基礎,特別在靈修學方面除了嘗試梳理出靈命成長的階段特性外,更需要有神學人觀互相印證。 靈命成長的神學反思.

  5. 耶穌聖容:人性光輝之反射. 首幅基督圖像被稱為「非人手所造的圖像」,原因是因為它的原創者是耶穌基督自己。. 「非人手所造」這辭句讓我們聯想起新約好幾處相關的經文:. 「但現在基督已經來到,作了將來美事的大祭司,經過那更大更全備的帳幕 ...

  6. christianweekly.net › 2021 › ta2040238五個唯獨

    求聖靈幫助我們,堅定相信唯獨聖經是我們信仰的依據與依歸,唯獨信靠基督才能蒙恩得救;更求聖靈幫助我們,行事為人能與所蒙的恩相稱,竭力遵行真理,見證基督,叫別人看見我們因信而有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與上帝。 李鴻標(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出版部委員)

  7. 人類生活的重擔,需要努力謀生,能夠有一計之長來養自己、養家。 心理的重擔有的人會找心理師,找出哪一個心結可以化解。 但是縱然能夠解決生活和心理的重擔,人仍會憂心忡忡,對未來仍有莫名的恐懼,不知甚麼時候會有天災人禍或未來的路會如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