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4月19日 · 高麗太祖王建鑒於契丹嘗與渤海連和忽生疑貳背盟殄滅此甚無道不足遠結為鄰遂絕交聘」,意即王建認為契丹曾與渤海結盟後來又背信棄義將其滅國不值得交往遂與契丹絕交故當契丹於942年送來50匹駱駝時王建不僅將駱駝餓死 ...

  2. 2022年6月19日 · 出版: 2022-06-19 00:00 更新:2022-06-21 15:31. 4. 【01哲學編按】自唐代初步建立與東亞周邊國家的封貢關係,成為往後「東亞世界」的雛型後,歷來多就此議題展開漢唐、宋明清為主的東亞國際秩序研究,然而位處十至十二世紀的遼朝卻乏人問津。. 本文節錄 ...

  3. 2022年3月16日 ·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張登及教授。 (香港01) 01俄烏衝突發展至今可謂是多重矛盾交織之果不知您如何看待這場戰爭的爆發? 俄羅斯為何決定採取軍事行動? 張登及: 外界有很多聲音都以俄羅斯「擴張」來解釋,但我更想從兩個角度來討論,第一個是烏克蘭的「火藥」,第二個是烏克蘭的「地緣」。 所謂「火藥」,意思是「火藥桶」,即烏克蘭內部的不穩因素,也指親烏與親俄的民族斷層線。 我的另一個比喻是,前蘇聯的東歐地區,其實是歐洲的另一個「巴爾幹」。 2014年烏克蘭爆發「廣場革命」,推倒了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這對俄羅斯來說是非法政變,但對西方來說則是「民主革命」。 這場劇變隨後也引發了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以及烏東武裝獨立的問題。

  4. 2022年3月4日 · 藝文格物. 哲學. 戰爭啟示重讀廣島》:普通人能經歷的戰爭只有血與肉. 撰文:朱珏瑾. 出版: 2022-03-04 18:09 更新:2022-03-04 18:09. 圖為廣島原爆圓頂屋遺址(視覺中國) 1946年二戰結束後,美國記者John Hersey受雜誌《The New Yorker》的委託前往日本做戰後調查。 8月31日,《The New Yorker》全本刊登了他的報道,這也成為雜誌近百年歷史中,最為成功的一期。 那期雜誌的腰封上印著——「《廣島》:全本講述了一個關於原子彈如何摧毀一座城市的故事」。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 臨危受命當戰時首相
    • 慘成戰俘 回國後變戰爭英雄
    • 自由黨保守黨 兩邊不是人
    • 三段演講振奮全英國

    《黑暗對峙》固然是以邱吉爾的經歷為主角,但在他一生多段傳奇經歷裡,導演挑選了最「驚險」的一個時期,就是他在戰時接任首相的前夕和經過。故事講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邱吉爾被委任為英國首相,如果一上任便要作出人生中最困難的抉擇,包括決定對納粹黨希特拉的取態,到底要尋求和平協議,抑或堅定為民主自由作戰?直到二戰開戰,納粹德軍橫掃西歐,面對內憂外患多重夾擊下,邱吉爾必須沉著應戰,用「文人」的方式渡過最黑暗時刻。

    這位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政治家,邱吉爾其實年少時是個反叛青年,身為貴族的他,入讀貴族學校「哈羅公學」,但他的成績一直非常差,只有英文科和歷史科的成績不俗。他之所以展開仕途,始於其父親死後的一個月,他在哈羅公學退學了,投考上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後來更成為女皇第四輕騎兵團。雖然邱吉爾與父親關係疏離,但其父的身份卻間接令他成為「戰爭英雄」。其父是一名勳爵,正正因為勳爵之子這個身份,令當年打算到古巴遊樂及體驗的邱吉爾,被英國情報部門選中成為情報員,而且更成為隨軍記者。他由當時開始習慣用文字記錄戰爭,成為了半個戰地記者及作家,令他後來落選國會選舉後,被報館派往南非,期間卻被俘虜,最後邱吉爾越獄成功,回國後成為了戰爭英雄,而且更出版了兩本跟當年那場「布爾戰爭」有關的書本。

    邱吉爾當年回國後,終於正式展開其仕途,代表保守黨參選後勝出,成為最年輕的下議院議員。曾經加入保守黨的他,在一戰後因為批准海軍攻打達達尼爾海峽的計劃但最終失敗而被黨內人抨擊,最終他選擇辭職。但後來的達達尼爾海峽戰事調查委員會發表的報告又認為,邱吉爾在事件中責任不大,得以重返政府擔任軍需部長,當時的他已加入自由黨;不過他後來又因為自由黨失勢而宣稱自己是獨立憲制派人士。

    邱吉爾在歷史上最有關連的,就是一二戰期間,他臨危受命當中首相,而原因就是因為,在一戰前後奉行綏靖政策的張伯倫而無力再當首相。這段歷史是《黑》片的主線,當年奉行綏靖政策的英國張伯倫早已盡失民心,而一戰後的英國亦充斥反戰思想,人民都希望得到和平。但二戰最終還是爆發,張伯倫最後邀請邱吉爾組織內閣成為首相,後來更憑3段演講成為最為人稱頌的英國首相。 1940年5月13日,在邱吉爾成為首相後,他首次以首相身份出席下議院會議,發表了第一段著名講話: 「我沒有別的,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獻給大家……你們問:我們的目的是什麼?我可以用一個詞來答覆:勝利,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勝利,無論多麼恐怖也要爭取勝利,無論道路多麼遙遠艱難,也要爭取勝利,因為沒有勝利就無法生存。」 1940年6月4日,邱吉爾上任後,二戰...

  5. 2021年2月5日 · 即時娛樂. 【燕雲台】蕭太后榮寵一生死後屍骨無存 同韓德讓結婚只係虛構. 撰文:陳浩賢. 出版: 2021-02-05 19:00 更新:2021-02-16 14:49. 107. 內地劇《燕雲台》,由唐嫣和佘詩曼主演,講述遼國一代賢后蕭綽 (燕燕)的故事,劇中出現的人物歷史上確有其人,包括韓德讓、耶律休哥、耶律斜軫等,劇中以燕燕的視點出發,擔任攝政皇后期間,多次擊敗宋軍,更簽訂了「澶淵之盟」,為遼國建立了百年的和平盛世,不過原來蕭太后57歲病故,死後卻不得安寧,墓地至少三次被盜,屍骨不存,而她留下一件現估值34億的金絲壽衣,見證蕭太后榮寵一生。 燕燕收回兵權,將大姊胡輦囚禁。 (影片截圖)

  6. 2021年1月19日 · / 載入完畢 0% 撰文:周咏詩. 出版: 2021-01-19 22:12 更新:2021-01-22 20:20. 12. 【燕雲台】唐嫣、竇驍、佘詩曼主演的《燕雲台》引起不少討論,唐嫣的蕭燕燕嫁入宮中成為貴妃,更會成為遼國皇后。 後因丈夫遼景宗體弱無法執政,因而下放執政權給蕭燕燕,並可讓她自稱「朕」。 與韓德讓在劇中,更可再續前緣? 真實的蕭太后,與韓德讓關係卻是撲朔迷離? 《燕雲台》佘詩曼角色悲慘 唐嫣角色蕭太后權傾遼國. 《燕雲台》中最使人動容莫過於是佘詩曼所飾蕭胡輦的故事,她在劇中為了家族利益被逼嫁給譚凱飾演的太平王,當漸漸對丈夫產生感情後,又經歷喪子、喪夫之痛,成為全劇最悲慘角色。 反之,唐嫣成為遼國皇后,因丈夫遼景宗體弱無法執政,因而下放執政權給蕭燕燕,並可讓她自稱「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