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貿易困局出路何在? 高級經濟研究員 王春新. 一. 深陷持續衰退困局. 當前香港貿易正陷入持續衰退的困境自去年5月起至今年7月,已連續收縮15個月,不但超越2008-2009年全球金融海嘯時的衰退長度,也刷新了亞洲金融風暴期間創下的紀錄從目前內外環境看,本港貿易打破最長衰退紀錄,將不會有任何懸念。 儘管衰退深度尚未及前兩次,但貿易超長期時間低迷不振對本港服務輸出、貨物運輸、金融服務、勞動就業乃至經濟發展的影響,則是有過而無不及。 這是近期香港貿易的一個重要特點。 香港貿易面對困局的另一個特點,是貿易表現遜於全球整體水準。

  2. 雄厚背景. 儘管面對2008年金融風暴的挑戰中銀香港依然保持雄厚的財務實力核心業務不斷穩定增長2011年中銀香港的長期信貸評級獲標準普爾提升兩級由A-提升至A+級別足以證明中銀香港的強大根基獲得的同業及市場的認同。 中銀香港的控股公司中銀香港 (控股)自2002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我們以穩健的財務實力、堅實的基礎和雄厚的資產,為客戶實踐專業、誠信和精益求精的服務承諾。 我們與客戶緊密合作,攜手為您裁量貼心專屬的財富管理服務,助您成就豐盛的未來。

  3. 亞洲金融風暴是這一不可能三角的好教材,香港港元聯繫匯率則是其典型應用,至於近期人民幣承受較大貶值壓力,也可以從該理論上得到解釋亞洲金融風暴的經驗教訓直觀上是僵化的匯率制度加上過度的外債在投機衝擊之下無以為繼在危機之前,後來受到重創的亞洲貨幣如泰銖印尼盾菲律賓Peso馬來西亞Ringgit等兌美元匯率幾乎是直綫一線,相當於固定匯率。 當時這些亞洲貨幣的利率都持續高於美元,即它們都實行獨立的貨幣政策。 由於固定匯率降低了投資風險,本幣高利率又增加了投資回報,遂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來投資,其外債比例快速攀升。 資本管制的放寬有利於這樣的投資/外債。 這時,不可能的三角似乎成爲可能的三角。

  4. 從國際競爭力排名看香港未來努力方向. 香港回歸祖國26年以來雖歷經97亞洲金融風暴03 非典侵襲08全球金融危機和COVID-19疫情等種種挑戰但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經濟保持繁榮穩定國際競爭力 排名穩居全球前列。 隨着疫情影響的消散,預計香港未來幾年 國際競爭力排名將有所回升。 建議社會各界協同合作,全力推 進科創基礎設施建設,共同提升香港的營商效率,並對高物 價、老齡化等問題及早採取應對措施,從而不斷提升香港的國 際競爭力。 一、香港的總體排名. 國際競爭力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世界經濟的大環境下, 其創造增加值和國民財富持續增長的能力。

  5. 香港住宅樓價再創新高。 2017 年11 月,住宅樓價較2016年底上升12.9% ,並分別較1997 年10 月亞洲金融風暴和2008 年6月全球金融危機前的高位上升101% 及174%。 由於香港住宅樓價持續上升,升幅遠超名義經濟和市民收入的增幅,令不少人士經常批評香港住宅樓價高企,負擔比率偏高,升至市民大眾難以負擔的水平。 然而,也要注意到香港樓價高企既有外圍,也在本地因素。 首先,多年來環球主要央行實施量化寬鬆,利率長期低企,造成全球主要城市樓價,以至金融資產價格高企的現象。 即使聯儲局自2015年12 月起加息5次,香港銀行因資金環境充裕仍尚未跟隨上調最優惠利率,利率相對低企,利好樓市表現。 其次,香港資金進出和投資房地產市場均沒有限制,並發展為國際金融、專業和商業服務業中心。

  6. 過去25 年,香港金融業年增長率約為6% ,佔GDP 比重從1997 年的10.3% 增加到2021年的23.3% ,已成為香港最大的支柱產業。. 股票市場方面,過去25年,香港新股發行市場火熱,多年IPO 集資額全球奪冠,上市公司的數目由1997 年的619 家增至2021年的2,500 多家,增幅逾3 倍;上市公司總 ...

  7. 僅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猛擊香港2001年全球資訊科技泡沫破滅,以及2009年全球金融海嘯爆發期間出現過。 進入第二季度,香港總體經濟表現並無明顯好轉的跡象,4月份貨物出口和市場零售分別下跌2.6% 和4.5% ,收縮程度更甚於第一季度的-2.4% 和-1.2% ,估計5-6月也難以迅速翻身,上半年香港經濟超低速增長似已成定局。 二是內外需求雙雙放緩。 受到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外部需求放緩,以及部分產品避免關稅提早“搶出貨”等影響,今年1-4月本港整體出口按年下跌2.5% ,較去年四季度的小幅上升2.2%進一步放慢,且是連續六個月出現負增. 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判斷,不反映所在機構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5% 2.5% 2. 2.2% % 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