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3月1日 · 1514. 癲癇不是病,而是一種症狀,是大腦產生不正常的放電現象,最大特徵是許多民眾所熟知的肢體抽搐。 然而根據放電部位與個人體質不同,抽搐的部位、規模與時間長短都有所差異,通常僅有三十秒至一分鐘,甚至可能會造成數秒的意識空白。 根據衛福部統計處資料顯示,二 一七年臺灣共有4,873人罹患頑性(難治型)癲癇症。 根據香港醫院管理局統計,二 一五年香港共計5,105人因癲癇入院,其中26人死亡。 在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中,二 一五年美國共計300萬名成人、47萬名孩童癲癇發作。 據臺灣癲癇醫學會網站資料指出,大約有60%的癲癇找不到原因,而其他找得到原因的癲癇最主要是因為腦部受傷,無論外傷或中風,致使腦部受到傷害,造成大腦異常放電。

  2. 2023年2月1日 · 2014年日本NHK電視臺推出的老人漂流社會——老後破產的現實節目以金錢為主軸講述了一些老後破產或瀕臨破產的老人生活。 日本福利完善,人均壽命高,這應該是幸福社會的象徵,但「高齡化+高福利」卻給政府帶來了巨大壓力。 有的老人只能領取低廉的養老金,連吃一碗麵都要精打細算;有的有醫療保險、護理保險,自付費用卻仍然超出承受能力;有的年輕時事業成功,卻因各種意外而在年邁後過著絕望的生活……這個節目後來被編譯成一本名為《老後破產》的書籍,封面赫然印著書中老人的心聲:「人總有一死,那不如早點死,我根本不想要什麼長命百歲。 誰都害怕退休後殘年暮景,即便是喊著「想立刻退休」的年輕人,儘管自認老年有些遙遠,也依然對晚年抱著一縷說不清道不明的不安及焦慮. 5要素讓長壽變成天賜的禮物.

  3. 2022年4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2 年 4 月 1 日. 0. 3089. 從高齡社會到超高齡社會,臺灣預計只需花費7年的時間,人口老化速度堪稱世界之最,是什麼原因造成臺灣面臨「愈來愈老」的情況? 未來又將帶來哪些影響及挑戰? 21世紀的今天,當我們穿梭在熙攘的街道,或是搭乘交通運輸工具時,時常為了不錯過任何一條最新的訊息或消息,低著頭使用電子產品。 你是否已經很久沒有抬起頭,看看周圍的人群、留意環境的變化? 此刻,你可能會突然驚覺,柱著拐杖、步履維艱的年長者變得更多了,青年父母帶著孩童出遊的場景變少了,而這些「現象」都代表著臺灣當前棘手的難題──人口老化速度不斷攀升。 人口結構的變遷,對國家經濟及社會發展有重大及深遠的影響。

  4. 2019年5月1日 · 0. 1486. 一九九九年美國前商務部長Peter Peterson出版了《老人潮》(Gray Dawn)一書,大聲宣告老人社會的到來。 書中疾呼老年潮是全球要面對的冰山,人類的政經發展、食衣住行生活方式,以及命運等,都將受到這一股無法漠視的浪潮影響。 二 一七年聯合國的全球人口老化報告(World Population Aging)充分揭露老人潮這個現象: 全球60歲以上人口比率將從一九五 年的13%,成長到二 五 年的21%。 圖一可看出,以洲際區分,二 五 年60歲以上人口占比最高的區域在於歐洲,其次為北美洲,亞洲、拉丁國家與大西洋洲高齡人口占比約為25%,非洲預估比例則低於10%。

  5. 2023年6月1日 · 想要得知客戶的痛點,勢必要能夠觸及客戶內心最深處,瞭解其最真實的想法。. 要做到如此,業務員就要拿出真心相待,視其為好友,甚至為家人,而非僅是客戶。. 打開電視,飲品廣告往往是顯示闔家同樂、親朋好友一同暢飲的氛圍;又或是喝了可以變瘦、變 ...

  6. 2020年9月1日 · 「每個人最後一定都會面臨退休。」潘薇薇點出一般民眾對於退休的擔憂。前幾年電視 上滿滿都是各項退休金制度可能破產的新聞,導致現代人都相當重視退休理財規劃,她大部分的客戶都希望,自己能在年輕時就為未來做好準備 ...

  7. 2018年6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18 年 6 月 1 日. 0. 4159. 根據聯合國經濟和社會部人口司的統計,二 一七年全球60歲以上人口約9億6,000萬人,占總人口比率約13%,且每年以3%的增幅成長,預計到二 五 年60歲以上人口將會達到21億,超過總人口的1/5。 儘管此一數據綜合了人口高齡化還不甚顯著的開發中國家,但仍然內含著驚人的事實:未來全球每5個人,就有1個人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數據顯示,臺灣自一九九三年高齡人口7.1%,達高齡化社會門檻,至二 一八年已達14.05%,正式進入高齡社會,由高齡化社會到高齡社會約二十五年。